债转股开启“市场化”模式
2017-05-06
随着政策逐步进入到落实阶段,债转股概念可谓风生水起,近期,其中的龙头股开始蠢蠢欲动。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债转股是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的战略之一。继去年8月16日,首个债转股方案花落中钢集团后(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钢国际和中钢天源),多地债转股工作也加速推进。一些人极力鼓吹,认为其是降低企业杠杆率,化解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风险的“灵丹妙药”。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债权转股权是“换汤不换药”,而且极易成为企业逃废债、银行短期内美化报表的“双赢”工具。
债转股的“市场化”特性
债转股,顾名思义即是将债权转化为股权,是一种债务重组,也是处置不良资产的常用方式之一。债转股使得企业的债务减少,注册资本增加,原债权人不再对企业享有债权,而是成为企业的股东。
“债转股强调两句话,一個是市场化,一个是法治化,不搞行政命令、不搞行政谈判,我们没有指标计划,完全是由当事各方自觉自愿协商谈判。但是,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禁止作为市场化债转股的对象。”2017年3月2日,郭树清在银监会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在这场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任银监会主席三天的郭树清介绍了银行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这也是他履新后的“首秀”。
此次“首秀”,也释放了“强监管”的信号。郭树清曾任职证监会主席18个月,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他推出70余项改革措施,包括完善新股发行改革、退市制度、推进新三板等,几近“7日一新政”,也因此被称为“改革者”。在山东履职4年后,郭树清再回金融系统,被多方解读为中国将更加严肃对待金融改革与监管问题的一个信号。
被视作金融支持“去杠杆”重要举措之一的市场化债转股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潮,预计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市场总规模将达万亿元级。与此同时,作为首个吃螃蟹的银行——建设银行债转股模式获得了市场认可,即银行子公司和被转股企业作为降杠杆基金的一般合伙人(GP),引入社会资本等外部资金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
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这类企业在银行账面上多反映为关注类贷款甚至正常类贷款,而非不良类贷款。因此,此轮债转股,并不支持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参与,同时财政不再兜底。
目前而言有实施意义的行业预计应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制造、多晶硅、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这些也是杠杆率相对比较高、风险集中暴露较多的行业。
各银行自行推进债转股
我国债转股历史始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1999 年,为处理国有银行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我国政府相继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下文简称AMC)分别对口建行、中行、农行和工行四大国有银行,将四大行1.4 万亿坏账剥离。财政部作为唯一股东向四大AMC各注资100 亿元,并担保四大AMC 向央行再贷款融资5700 亿元,四大AMC 再向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共发行8200 亿金融债券,以此作为全部资金按照面值购买四大行的不良资产。
四大AMC 成立后,对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收购和交接,截至2006 年,四大AMC 累计处理不良资产1.21 万亿,占接收总额的83.5%,累计回收现金约2110 亿,回收率约17.4%。
坏账的剥离让银行轻装上阵,随后四大行相继走上财务重组、注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股改上市的改革道路。债转股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但也存在回收周期长、退出通道狭窄等问题。
债转股的实施也成功防范了银行不良资产率过高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避免了国有大型企业因负债沉重大面积倒闭的局面,对维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既然是银行债权转股权,银行家们最为关心的自然是对银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并渴望借此将银行业表内资产尽快实现市场化运作,资产管理也要加快升级,以解决银行业表内资产单一化倾向严重、存量资产流动性弱及银行体系不良贷款迅速上升等问题。也正因为此,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银行业积极参与债转股,助资产质量预期改善。
今年以来,各大银行更是积极布局和推进债转股。比如,此前作为本轮率先试点债转股的建行,已披露的债转股项目企业包括武钢集团、云南锡业、厦门海翼集团、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州交通集团、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能源集团、焦煤集团等大型企业。再看工商银行,据介绍,截至目前已签了7单债转股的框架协议,涉及金额将近600亿。资料显示,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已达4300多亿,实施金额400多亿。另据信达证券预计,本轮债转股不仅限于不良资产,潜在不良和正常类贷款也有望转股,预计规模能达5000亿左右。总体而言,预计本轮债转股的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可以说,市场化债转股潜力巨大。
“债”概念股蓄势待发
市场化银行债转股方案一出,市场热议非凡。对市场化债转股感兴趣的不只是银行,各路资本都在争抢进入AMC领域。进入2017年后,上市公司也加速布局AMC。这样一来,银行业通过债转股加快资产管理升级步伐的设想在实施过程中或充满竞争。
“债转股的启动,标志着企业降杠杆的开始,主要利好以下几类行业板块。”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首席投资顾问符海问认为,那些资产负债相对较高以及周期性较为突出且处于去产能阶段的行业板块,如钢铁、煤炭等,但由于债转股是一种渐进式的做法,因此对上述板块的影响可能也是渐进式的,不大可能立竿见影。但作为处置参与主体之一的资产管理公司(AMC)则不一样,因为这类公司受益最为直接,因此相关概念股的表现短期表现可能更强劲。
“对应债转股的参与者,债转股概念股可以细分为五类:AMC业务、金融交易所、转股获批、转股预期以及银行。”国联证券分析师张晓春指出。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银行将受益债转股,但当前银行股表现并不明显,市场似乎并未将其纳入债转股概念。中国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孙学工日前更表示债转股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但政府已有安排来限制此类风险。
“目前债转股还没有进入实质性操作之中,对于债转股仍然是概念性的投机炒作,除海德股份外,其他大部分概念股的可持续性值得商榷,高度也是有限的。”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说。
刘光桓表示,债转股的最终还是要选择二级市场退出,对二级市场无疑是一轮大扩容、大抽血,而且涉及债转股的公司由于债务巨大,将来巨额的债转股上市流通后,盘子更大、更沉重,股性呆滞,成长性差,投资价值不高,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增加负担,从这一方面来看,对市场是中长期利空。
“整体来看,债转股概念的火爆归结于市场情绪炒作的因素大一些,火爆行情可持续性有限。由于更具体的措施尚未明确,相关概念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的改善还有待观察。”张晓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