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东瑞谈海昏侯墓出土的几件文物

2017-05-06唐邦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期
关键词:海昏侯青铜

唐邦城

2016年5月2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周五下午,时值首都博物馆陈设“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原秘书长刘东瑞先生来到中艺藏文博学院,展开“海昏侯出土文物”专题讲座,为学员们讲解相关文物知识,解答疑惑。笔者有幸參与,倾听先生教诲,收获颇丰。现将讲座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形文如下。

一、青铜染炉

海昏侯刘贺墓主椁室东室南部出土了一件青铜染炉,由承盘、炉具与耳杯三部分组成(见图1)。其用途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用于颜料的加工,因为西汉时矿石和植物颜料的加工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出现了套染等技术。然而,由于染炉的容量有限,对于颜料的加工一说是不合理的。染炉一般为古代贵族使用的生活器具,若是用于颜料加工,效率较为低下,且不便于规模化生产。

刘东瑞先生在讲座中指出,青铜染炉的染字是指染味,而非染料,是古代饮食所用的器物。染炉实际上与一种名为“濡肉”的吃法有关,在青铜承盘上的炉具中添置木炭,耳杯中放置醯醢,通过加热使醯醢散发浓香,然后将提前制作好的肉干蘸着醯醢食用。醯醢与现代的调料定义相似,但包含物相对简单。西汉之时,调料相对单一,醢为酱,醯为醋。濡肉的吃法,与食礼中主人为宾“设酱之仪”、天子“执酱而馈”等说法相合,是表示敬意的一种特殊方式。同时,也是“沾染”一词的来源。先生妙语总结道:“濡肉是凉肉蘸热料食用,而今涮肉是热肉蘸凉料,可见古今之异矣。”

染炉多见于西汉,东汉已少用。其上部安置的耳杯,西汉时期双耳呈上翘状,东汉时期双耳与杯口相平。《秦汉金文录》卷四录了一只汉代铜耳杯,上有自铭“染桮”。“桮、盃”同“杯”。与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相类似的青铜染炉,在长沙识字岭、咸阳富平及马泉翻、陕县后川、浑源毕村、隆化馒头山、太原草尖坪、徐州黑山头等地均有出土(见图2、图3),器物时代都在西汉时期。

二、青铜蒸煮器

在首都博物馆“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的展厅中,一件高大的青铜器格外引人注目。展牌上写着“青铜蒸煮器”,然而此物的用途尚未有确切解答。刘东瑞先生在讲座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先生认为,出土于东藏椁北部酒具库的青铜蒸煮器是一件代表着西汉先进工艺水平的保温加压蒸器。

该器物由三部分构成,上部为一件带柱的盖形器,柱中空,呈桶状,可塞可通,盖面呈弧形下收(见图4)。中部为双层桶形器,桶形器上部口沿处带有一斗,桶身中部饰铜环三只,下部接龙形流一对,内层下端有箅子,与底部相连(见图5)。底部为盆形器,相当于鬲,口部为直口,与中部桶形器内层下端构成子母口,盆形器腰部凸起边棱一圈(见图6)。双层器壁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可防止蒸器的热传导,从而提高器内的温度和压力,便于食物迅速熟烂,是肉类食物加工的先进炊器。

先生提到,觑是商周时期的炊器,一般认为,到汉代已不用了。但这件器物的出土,说明西汉时觑还存在,只是改变了存在形式,人们不敢认它了,因为它改进了、转型了。到西汉时期,觑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保温加压蒸器。将盆形器置于灶上,腰部凸起的圈棱与灶口相合,器内盛水加热,水蒸气上升,通过箅子达桶形器内层。此时将盖上的柱形孔和桶形器的龙形流用塞子堵住,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集于器盖边缘,顺着器盖流下。因底部的龙形流已堵住,蒸馏水无法外泄,随着不断的升温,桶形器外层空气逐渐减少,形成高温高压环境。在操作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改变龙形流的开闭,达到对器物内部压强的调节。若是不堵塞龙形流,则水蒸气在桶形器外层形成循环,起到保温的效果。先生笑言道:“咱们现在的保温锅、高压锅,可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见图7、图8)如今的不锈钢保温瓶、杯,东北的玻璃窗等,同样为双层。

三、车马器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的车马坑和甬道两侧车库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的车马器,并有部分陈列于首都博物馆“五色炫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青铜鎏金、错金银的盖弓帽、轴饰件等器物,令人应接不暇。

古代车马器的结构相对复杂,刘东瑞先生采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具体地为大家讲解了车马器各部件的作用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见图9)。

展厅中一件错金银兽面纹轴饰件引起大家关注,先生笑言:“这其实是秘齧,是车轴处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部件,位于车厢与轮毂内侧之间(毂: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与幞一起构成类似于现代汽车的脱泥板(见图10)。秘齧在西汉时期首部呈椭圆形,后端长扁形装置插入幞中,在车厢底部与车轴间起间隔作用。而幞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伏兔。”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伏兔与毂之间相距较大,为了遮挡泥土,古人在两者之间安置一块长方形铜板,其上有装饰工艺。秦朝时期,全国统一了轴距,伏兔与轮毂之间距离变短。到了汉代,汉承秦制,所以汉代的车也是如此。袐齧亦趋于小巧,呈椭圆形构件,上面饰有错金银兽面纹等。一端露于车厢与轮毂之间,一端插入伏兔中。

关于盖弓和盖弓帽,先生更是平实地归纳道:盖弓就是伞骨,盖弓帽就是伞骨帽子,类似于瓦当。普通盖弓帽为光素的铜铸件,高档的则为鎏金的花瓣形,名称“金华”。盖弓帽中部的凸起爪刺称为“蚤”,用来勾住伞盖上的篷布,使得伞盖更为牢固。“金华”与“蚤”合称“华蚤”(见图11~图14)。汉代车马的盖弓帽大多为“华蚤”,且“金华”与“銎”的方向一致,处于一条直线,位于一条杆上(见图14)。而海昏侯墓出土的盖弓帽中,有一件则不同,其从中部弯曲向上,这种款式称“曲茎华蚤”(见图13),文献《东京赋》中称为“葩骚曲茎”,此件盖弓帽可为实证。

先生根据展厅中陈设的一件青铜包金杠箍,对古代车马器的伞部结构进行了拓展讲解。展览中陈列的青铜包金杠箍,只是伞柄的中间部分。杠箍又被称为俾倪,其上端接有达常,下端接程(见图15)。达常之上为伞盖,盖斗称为部。

汉代车马一般都有伞盖。伞盖作为实用器,可以遮风挡雨,而更重要的用途是古代身份等级的象征。通过伞盖的颜色、装饰工艺的复杂程度,显示其社会地位、品位等级。先生说:“古代乘车主人俸禄在两百石以下的,伞盖为白布。三百石以上的,用黑布。千石以上者,用黑缯(缯,丝织品的总称)。王采用绿缯,而皇帝则使用翠羽,所以皇车被称为‘翠羽黄车,即是将翠羽粘在黄绸子上。”史载东汉刘秀曾赠南匈奴王单于“羽盖车”。

伞盖有柄,名杆。杆分上、下两节,下部名程,上部名达常。上、下节间有铜杠箍相连。汉代时期,在某些场合行车需要取下伞盖。如乘车送葬时或遇到王等高级贵族时,要取下伞盖,此为制度要求。

达常顶端名日“部”,也叫“盖斗”或“宝斗”,犹如今天的伞顶。环斗凿出榫眼,用以装“盖弓”,“盖弓”又称“榇”,将藤条或木条中部和尾部分别打眼,再用绳索连起来,形成固定的伞架子,一般为二十八根,可能与二十八星宿有关。也有些车条数较少,为品级不高的车。

四、青铜“昌邑籍田”鼎

此鼎是标准的汉鼎器形(见图16)。三足,冲式穿带耳,失盖,铭刻“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四十八斤第二”(见图17)。籍,意为隶属,同今天的籍贯。汉代1升是今天的200毫升,1斗是今天的2000毫升。汉代1斤是今天的250克,此鼎约重12000克。

青铜“昌邑籍田”鼎器形完美,锈色真切发润,有包浆,可惜盖已失。

五、青铜蟊(鐎)

这件器物的展品说明牌是盉(见图18)。青铜盉在西周时期较流行,到了汉代,已趋于消失,而演变为“鐎”。盉是酒器,鐎是温酒器。

刘东瑞先生对于大家易混淆的熊、熊斗与刁斗,进行了区别讲解。先生提到,熊前有流,后有柄,上有盖,下设三足,为温酒器。鐎斗则无流无盖,如同有足加柄的铜锅,属炊器(见图19)。故温酒用熊而不是鐎斗。刁斗是平底、无足、无盖、无流的器物,其后只有一柄,俗称“三无”。用于行军过程中,白天做饭,夜晚敲击。《史记·李将军传》载:“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之,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集解:“孟康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日刁斗。”可见刁斗用于行军打仗。在南宋陆游《关山月》一诗中也有体现:“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六、青铜提梁尊(鳟)

鐏是汉代主要的盛酒器,有粗筒形和细筒形两种。这件器物长筒形,三足,有盖,带活环提链,是温酒器(见图20)。这个“温”字与热无关,不是温度的温,而是“醖”的借字。湖南马王堆汉墓的“遣册”中有“温酒”二字,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提出遣册上所记“温酒”应是“醖酒”。

“醖酒”是指经过多次重酿的酒,这种酒也被称为“醇酒”。将先酿出的薄酒,当作水,与新的发酵糟一起再酿,不断重复酿造,酒味愈浓。这种高浓度的酒,称为“醖酒”。汉代将这种酒称为“酎酒”,是敬天祭祀用酒。后来的“好事多谋,酝酿酝酿”,便是借源于此。

鐏装高级醖酒的容器,夏天可放入冰水中,喝“冷饮”,类似于今天的“冰镇啤酒”。

七、青铜雁鱼灯与“昌邑”青铜豆形灯

汉代铜灯分为两大类:油灯与烛灯(膏灯)。顾名思义,一种是用植物油灯,另一种是蜡烛(含动物油灯),其中蜡烛在东汉时期才普遍使用。

唐代欧阳询辑《艺文类聚》载:“取光藏烟,致巧金铜。”“隐以金翳,疏以华笼,融素膏于回盘。”文中提到的就类同此种青铜雁鱼灯(见图21)。其中,金翳指活动挡光板,回盘指有导槽的灯盘,而藏烟指雁鱼灯的功能与特点,即吸烟、无烟垢,清洁环保。

类似雁鱼灯的青铜灯,古称“息烟灯”,也称“烟管灯”“釭灯”。釭,指雁颈部分。此类灯也被做成其他动物形或人形,如长信宫灯(见图22)。这种雁鱼灯在山西平朔、陕西神木均有出土。西汉南昌海昏侯刘贺墓还出土了一件带有“昌邑”年号铭文的青铜豆形灯(见图23、图24)。

《尔雅·释器》中提到:“瓦豆谓之登。”郭璞注:“即膏灯也。”豆形灯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战国时期,灯的样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有陶瓷质地的,也有青铜质地。铜灯上有盘,中部有柱,下有底座,叫做“柑”,自铭为“镫”。豆形灯圆形灯盘中间常见一枚支钉,称为“火主”,也叫“烛钎”。有“火主”的灯,为烛灯。无“火主”的灯为油灯。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青铜豆形灯是油灯,可多装油捻。油灯以点白苏子油最好,油色绿,点燃后有香气。

八、馬蹄金、麟趾金、金饼

汉代金饼重1斤,合250克,值五铢钱一万枚。秦汉时,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战国时期,黄金的计重单位是“镒”,秦汉改为“斤”,并规定“黄金方寸,而重一斤。”汉代时期,16两为1斤。故大号金饼为1斤,约250克,小号金饼为1两,约15克。

蹄形金可分为马蹄金与麟趾金,为什么制成这两种形式呢?据《汉书·武帝纪》载,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汉武帝到郊坛祭天,登上山头,捕获一头白麒麟。与此同时,在敦煌渥洼水出了一匹天马,在泰山发现了大批黄金。汉武帝刘彻大喜,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将年号改为元狩,将黄金铸成马蹄形和麟趾形,赏赐大小诸侯王和有功之臣。

皇帝每年向上天献“酎酒”,各路诸侯在这时需要向皇帝献“酎金”,于是形成了“酎金律”。根据诸侯国的面积、人口数量以及物产情况,决定向皇帝缴纳黄金的数量。必须保质保量,否则会被削减地盘和人口,甚至取消封号。海昏侯墓出土了这么多黄金,可能是刘贺当皇帝时所得,或以海昏侯的名义准备向当朝皇帝献的“酎金”。

这批出土的掐丝和嵌水晶的马蹄金、麟趾金,不会是流通货币,应看成是黄金工艺品,为镇库钱。金饼可看作是用于支付的称量货币,在特定的小范围内流通。蹄形金铸铭上、中、下,可看作是原来(入土前)储存的位置,而不应是质量的上、中、下(见图25、图26)。

九、墨书南海、臣贺、元康金饼

“南海”“臣贺”可以看作是以墨书记其来源(见图27、图28)。元康是汉宣帝刘询所用第三个年号,共用了五年。公元前61年改元康为神爵,刘贺被废黜帝位以后,于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到豫章郡海昏县建立侯国,所以这枚金饼应是元康三年以后所得。刘贺在江西当海昏侯的时候,当朝皇帝是汉宣帝刘询。

猜你喜欢

海昏侯青铜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千锤百炼出精品 《千古悲摧帝王侯——海昏侯刘贺的前世今生》修订版问世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确定
发现海昏侯
青铜古鼎
人瑞辉煌 青铜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