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怀不纯是表象

2017-05-06杨光毅

今日重庆 2017年9期
关键词:詹天佑表象木匠

◇文| 杨光毅

情怀不纯是表象

◇文| 杨光毅

Feelings Are Not Always Super fi cial

因为做“工匠”这个主题,自然想起那本小众的书,叫《旅行回忆的杂货教室》,讲手工制作的。目光穿透书中让人冲动的各式手工作品,我想,那背后应该是一种情怀。

就像每每面对琳琅的手工制品,很多人总挪不动脚步。或许其中有刻意标榜的调性,但“喜欢”似乎是假装不来的。情怀,也不纯属表象。

手工,工匠,这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联想。鲁班的技艺和匠心,成就了后来的“鲁班奖”。同样,与铁路关联的詹天佑,身后有个“詹天佑工程奖”。

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奖项。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对于工匠和工匠精神高度推崇与尊重的积极态度。

在贵州山区的幼年时光,记忆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匠:石匠、铁匠、篾匠(手工编织竹制品)、瓦匠……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补锅匠”和木匠。担着所有行头完全靠双脚走村串寨的“补锅匠”,每到一村,扯开嗓子吼上两声“补锅喽”,择一处空地支起带着风箱的炉子,村里男人女人带着漏了的铁锅、鼎罐就来了。“补锅匠”补锅时的细致与专注,成为幼年记忆的一道刻痕。幼时居住的村里还有好些木匠,那时特别喜欢看木匠们用墨斗弹墨线,那些木匠们的专属行头,什么矬子、刨子、弯尺,至今在脑中都极鲜活。

淡出,隐退,消失。不可逆转地,随着行业本身的不复存在,一些工匠也渐次从我们的日常里消失。就像我再回到贵州老家的村里,再也听不到“补锅匠”的嗓音,因为买一口新锅,早已不是难事。

那是一种无需遗憾的必然。行业的消失与出现,总顺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刻意的挽留毫无意义,也显得苍白无力。尤其,附着在“工匠”角色上的情怀与精神,是无法消逝的,传承并未断代。

幼年记忆里的工匠隐退,在社会进程里新的工匠次第融入我们的日子,架桥的、修路的、给文物看病开药方的、精密制造的……各不相同,却不分高低贵贱。因为,工匠的情怀与精神毫无二致。

有“往”,注定会有“来”。工匠同样如此。工匠从“士工农商”时代狭窄的领域一路行来,当下早已从单纯的古老行业破墙而出,甚至走进了航空航天。

行业在变,手段在变,技艺在变。不变的,是情怀,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述的“工匠精神”。

猜你喜欢

詹天佑表象木匠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同行是冤家
读迷作品
表与里
木匠身影
表与里
同行是冤家
詹天佑还书签
透过表象看公式
詹天佑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