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的初探
2017-05-05蔡雪玲陈志丹
蔡雪玲 陈志丹
【摘要】本文通过对“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的意义、现阶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此授课模式若要长期运行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适应学院运行的机制和管理方案。
【关键词】主讲教师 业务专家 授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13-02
在高校,主讲教师大部分是指具有教师资格证、由学校聘任的、专门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人员,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却缺少实践经验;业务专家是指从事某一行业,在相关业务领域具有专门技能或专业造诣的专业人士。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本科院校,地处全国第一产茶大县,当地茶叶产业链完整,具有茶学,旅游管理、会计和工商管理等领域的业务专家,能为学院提供具有实践经验且较高执教水平的业务专家,从而打破传统的只有主讲教师的单一授课方式,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使专家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融合,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创设条件,构建独具特色的个性授课模式。
1.“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的必要性及意义
从目前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实用型应用型的特点来看,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聘请有实践经验且较高执教水平的业务专家,由于学院属于新办学院,教师普遍年轻化,无实践经验,所以目前实际看,走“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的授课模式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具有一定的意义。
1.1 提高教学质量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的业务专家,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将一线岗位中获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新方法充实到教学中,而这些知识是主讲教师无法提供给学生的,这样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完善学生吸收的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2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传统的主讲教师授课模式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考和应用的能力,部分实践型课程内容聘请业务专家来授课,通过业务专家实战经验来讲解相关知识,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1.3 双主体协同授课增进教学相长
通过聘请业务专家来授课,可以让优质社会资源进课堂,一门课由主讲教师和业务专家来协同授课,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师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沟通,从而产生共识,增进教学相长。
1.4 增进学院与企业的交流
聘请的业务专家多数是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等,这样不仅优化了师资队伍,还增进了学院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学院与企业互动,可以建立了一批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院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以及学生的实习提供了便利。
2.“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初步探索阶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从采取“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授课模式以来,经过每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师学生的座谈调查后发现此种授课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主讲教师采取此授课模式的积极性不强。
2.1 业务专家库难建立
业务专家难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年轻教师现有的校外专家资源有限,无法聘请到跟自己课程相对应的专家,特别是会计专业的业务专家,到目前为止会计专家来授课的课程寥寥无几;二是聘请过的业务专家不稳定,流动性大,基本上一学期一换。三是聘请过的专家有些责任心不强,把授课任务当成是为创收,当本职工作与学校教学安排发生冲突时,往往先顾第一职业。
2.2 业务专家上课效果参差不齐
上课效果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有部分业务专家虽然有实践经验,但是理论表达能力欠缺,缺乏正规的师范技能训练,无法正确的按照理论知识来表达实践中的知识;有部分业务专家教学随意性强,没有按照与主讲教师协调好的教学内容去授课,导致授课内容重复或与课程无关;有部分业务专家对课堂教学理念理解不深,照本宣科,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差。
2.3 学生积极性问题
学生对业务专家认识不够,对于此授课方式仅仅抱着好奇的心态上课,新鲜度一过,就存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与业务专家上课互动不强等问题。
3.“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
想要确保“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的有效进行,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适应学院运行的机制和管理方案。
3.1 业务专家的选择并建立信息库
实施严格的选择制度,把握好业务专家的入职门槛。专家库信息要包括业务专家的简历、学历证明、职称证明、教学工作登记表、学生评价表、督导听课评议表以及相关教学工作材料,使各项工作有案可查。
3.2 业务专家教学能力的提高
业务专家有的来自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如何提高业务专家的教学能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
3.2.1 充分发挥业务专家的长处
在业务专家选用上,只有把每位业务专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才能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我院“礼仪与形体实训”课程,聘请了安溪香奈儿奢华新娘会所高级化妆师来讲授发型与彩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正好是业务专家比较了解的技能,让学生更快的了解了这一方面的技能。
3.2.2 开办业务专家教学能力培训班
业务专家在正式上课之前,学院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是教业务专家如何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以授课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包括师德教育、教学管理规定的学习,教学计划及教学材料的研读,强调课程教学纪律,同时为他们提供交流平台,研究和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3 建立明确的业务专家奖惩制度
目前学院与业务专家基本上只是签订一份聘用合同,有些甚至还没有签订,这样业务专家上课没有压力,对自己的要求就不够严格,没有责任心,得过且过的现象会特别严重,不利于教学能力的提高,更不利于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有必要建立明确的奖罚制度。
3.4 主讲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主讲教师必须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因为主讲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教师,还要对业务专家进行一帮一指导,帮助业务专家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前与业务专家协商授课内容,并协助业务专家做好上课PPT、讲义和教案等相关教学材料;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习业务专家讲授的实践知识以及记录业务专家授课优缺点,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基础性资料。
初步实践证明,实施“主讲教师”与“业务专家”相结合授课模式是学校及学生的“多赢”之举。就目前情况而论,学院在管理制度上还需進一步改善,主讲教师对此授课模式的积极性仍然有待提高,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建立长效机制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和实践,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伯超,付瑶.把外教教学纳入开放式教学体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0(09):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