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017-05-05张永敏
张永敏
【摘 要】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门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技能,更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把握“问题解决”这一核心,注意因材施教,创新方法,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充分锻炼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基础;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数学这门学科其本质是一门应用工具,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让其为解决问题而服务,而不是仅仅为了一纸试卷的成绩。如果教师仅仅重视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有悖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而且有违数学教学的长远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是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和精神的践行,更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常常占据着主导地位[1],因此一般是教师教授什么,学生学习什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原本是学习的主人却成为了学习的奴隶,在这种被动状态下学习,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畏难情绪,不仅学不进,而且学不好。而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能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去自主探究,去尝试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当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问题后,将会更加坚定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提升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吸引学生去认真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也有利于教师的后续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想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只有先读懂问题的内容和要求,才能进行后续的解题步骤。事实上许多数学问题都是将数量关系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因此问题内容大都较多,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通过认真读题、审题,并排除次要信息的影响,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准确地找出来,方便后续的直接解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大学生分析问题环节的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比如小组合作审题、同桌互助审题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遇到类似题干很长的问题的时候,不要产生畏难情绪,要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只要认真分析问题,就一定能够将题目中的关键数据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出来。比如这道题目:做一条裤子需要用掉布料1.2米,做一件衣服却需要用掉布料1.4米,倘若某匹布料一共可以做150条裤子,那么用这匹布料来做衣服,可以做多少件学生在解答这道问题的时候,应将1.2米、1.4米、150条等关键信息摘录出来,这有助于排除题干内容的干扰,从而快速理清问题给出的已知条件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如果将小学数学知识进行大概划分,可以分为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三大类[3],比如各种求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以及运算定律就属于规律性知识,而只要是涉及到规律性知识的问题,往往都涉及到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因此在解答这类型问题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究发现其中的蕴藏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构建一个数学模型,并验证分析所构建的数学模型是否正确合理,最终利用数学模型实现快速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出几组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然后将其中几组具有相等得数的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让学生自行观察并验证这些等式:(7×4)×25=7×(4×25);(15×8)×125=15×(8×125),然后探究这些等式中蕴藏的规律,并尝试自己构建一个数学模型:(A×B)×C=A×(B×C)。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出数学模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行用任意数去检验这个数学模型,从而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明白构建的数学模型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个等式,其他也同样适用。这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的过程,并最终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回顾总结的能力
对于中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已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总结归纳。因此当学生在解答完问题后,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整个解题思路和过程进行回顾,这个回顾的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解答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不仅是问题解答的最后一步,更是学生能够有所得的最关键环节。问题解决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得问题答案,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分析已经解答問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加以总结提炼形成解题策略,当再次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迅速运用解题策略实现问题的快速解答。
三、结束语
小学生由于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程度、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也应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针对中高年级小学生,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回顾总结的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借此给予其他小学教师一定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沈志林.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8):92-93.
[2]张兴胜.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02):18-19.
[3]刘娟.提高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探索[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