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行为
2017-05-05董海宁
董海宁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属于教育目标。“怎样培养人”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它们都围绕培养对象——学生展开,因此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展开利于其发展进步的有效性教育。新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崭新面貌,语文课程教学在阅读方法、写作理念和口语交际上都有重大突破,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讨论式教学都已经在课堂上百花齐放,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但是,仔细观察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我们不得不承认出现了很多新的歧路,新的倾向,这些倾向很多都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误读,不少冠以“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并非对学生有用的有效性教学方式。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缺乏有效性
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然而现在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制定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教学目标已经相当普遍。以《祝福》为例,把教学任务定为“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较之把教学目标定为“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则更具体、更明确、更直接,便于学生通过祥林嫂的结局去理解与认知当时吃人的封建礼教。
(二)课堂教学内容缺失
这里的“内容缺失”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课程教材存在的知识内容缺失。主要体现在写作知识的缺乏,写作教学内容依附于阅读教学,或作为读写结合的材料,或作为读写知识的一部分,但在语文教材中仅占很小的比例。二是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必要的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缺失。这一问题在口语教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口语交际教学只是将日常生活简单地搬进课堂,让学生都参与进来,而缺乏作为一门课程必要的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三是一些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的内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学生对于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难以理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存在固定化、模式化、简单化等弊端
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等特点,它主要受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等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方式也与众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他所需要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因此,不存在恒定不变的、普遍适合于不同学生和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然而现在中小学界大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教师把新课程倡导的“合作、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加以简单理解运用,使本应鲜活、充满创造力的教学上升到了一种课程理念,变得固定化、模式化,使得教学成绩无法达到预期成效。
(四)“教”与“学”转变的误解
“教”就是“备教材”,“学”即“备学生”,备教材指记住教材上的标准答案,备学生则指将学生引导到标准答案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对于那些不符合“标准答案”却经过学生自己思考的有创造性的不同于标准答案的回答予以忽视或是否定。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背诵“标准答案”的过程。
课程改革理念追求人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关注个性差异,课堂教学着眼于发挥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先教后学的复制性学习方式,教师注重的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虽然短期之内也能在有些考试中体现出这种教学的某种有效性,但是从促进学生发展的长远观点来看,这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非常令人怀疑的。这是一种对“教”与“学”的误解,教师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以学定教,而不是以教定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
二、中学语文有效性教学优化措施
(一)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充实有效是完成良好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有效的教学内容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目标的指向,与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第二,教学内容要有课程必需的内在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不能只是单纯地讲课本知识或者是将日常生活生搬硬套进课堂,要通过形象生动的课堂讲解掌握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三,教学内容能对达成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撑,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对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合作式、讨论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复刻式教学方式确实更加有效,但前提是要灵活理解和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地学习不是意味着教师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形形色色的看法教师都加以赞成表扬,更多的应该是教师确定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去学习,鼓励学生发表经过自己深入思考后的答案,不再以标准答案去判别学生的对错,让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创新性思维。
(三)对语文课堂进行有效评价
“评价”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评价会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也可能会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评价存在很多弊病:一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二是过多地注重量化的手段,而忽视对定性评价的研究。三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們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四是教师往往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往往不会评价,从而教师也不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造成有效性教学缺失。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评价行为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评价的领域来看,语文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在评价的手段上要注重多样化和灵活性,要适当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不能只注重量化和结果。同时在评价主体上,要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以前我们往往依靠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是否有效,并不很重视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有效教学几乎等同了学生的高分,这种评价有效教学的方式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而且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师本身出发,注重教学过程,以人为本,采取务实的措施,在教师的行为中体现出学生的发展,把实现有效性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