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7-05-05李春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品析兴趣习惯

李春玲

【摘 要】 本文着力探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如何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推敲品析。

【关键词】 兴趣;习惯;推敲;品析

【中图分类号】 G6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意蕴深刻含蓄,许多语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洞见其精华呢?阅读便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通过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对阅读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学习,直接关系到参与阅读活动的开展,也直接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的环节中,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刚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音,把课文读通顺,再以各种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朗读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用语感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的语感能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生动画面的语言感受。这一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较好,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堂教学环境,进行实物形象的刺激,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运用直观形象思维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黄河魂》这一课,作者主要选取最壮观的瀑布一壶口,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它那惊心动魄的磅礴气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奔腾的场面,并配上《黄河大合唱》片段,让学生深切感受壶口瀑布瞬息万变的奇观,震耳欲聋的轰鸣,无坚不摧所向无敌的气概。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碰撞。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只有让学生养成自觉专心的阅读习惯,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轻松愉悦,才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首先,要让学生在每天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哪怕十分钟也行,只要坚持就好;其次,阅读时不要学《小猫钓鱼》三心二意,要静心静气,专心致志;再次,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含义的目的,还要动手勾上优美的词句,段落,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备注,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然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当对课文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大聲的朗读,让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得以升华;最后,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他们写读后感,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通过以上阅读习惯的培养,会让我们的阅读教学更轻松,更愉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推敲品析,引导合作交流升华

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一篇文章必须多揣摩。”在学生充分阅读,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大胆推敲发言,在课堂上课堂下,都可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比如,我在教学《初冬》一课时,采用了比较法。我觉得“柿子树上挂着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红灯笼”这句话中的“挂”用得特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呢?我采用换词的方法,让学生用“长”,“结”来换“挂”字,反复对比读,反复想象体会。最后,学生纷纷起来谈到,用“挂”字最好。这样更形象,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交流与互动的平台,让学生尽情表达、发言,认真倾听,学会总结,在交流合作的认知空间,延伸思维广度与深度,及时修正偏差,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教学境界。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以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追求去进行教学。教师要结合阅读教学的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品析兴趣习惯
对一道试题的品析与再探究
品析一元二次不等式
品析人物语言,感受美好情感——《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