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2017-05-05张爽
摘要:农村文化对农村经济有着强烈的反作用,丰富而又积极的农村文化会对农村经济建设、人文素养的提升产生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相反,落后的农村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禁锢了农民的思维,使得农村发展在朝着更好更快更稳定的道路中艰难受阻。在当今强调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新文化蕴藏了巨大的能量,若能有效利用并努力发展,则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然而,放眼目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许多片面的考量,甚至很大程度上的标新立异,急功近利的文化建设只会加速原有文化的衰败和没落。本人将着重以新文化建设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明显误区和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梁漱溟先生在乡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一再强调“开民智”的基础性作用,而“开民智”不仅仅是在对于知识的学习上,在思想上,在行为上,在观念上,都需要开化,这就需要文化和氛围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的农村建设过程中,依旧出现了许多农民对于国家政策、发展理念都理解误区,加之文化相对单一和匮乏,精神世界的空虚伴随着空心村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以及老年农民在精神需求方面面临的巨大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简单的文化水平的提升,而是精神层面的扩充,幸福感的提升,同时也是对于农村旧文化的改良,这其中有值得保留和经典的文化,同时也有落后的糟粕的文化。这都需要在新文化建设过程中加以筛选、改良、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人文素养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同时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生产积极性的增强方面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新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结合地区农村特色,开展更加接地气的丰富人文活动,这对于农民的参与度要求甚高,如何调动文化建设的群众配合,还需要不断改良宣传措施,这将是一项长远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坚持不懈的长远工程。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缓慢。
相较于城市文化产业的丰富多样,在文化产品的供给输出方面,农村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就十分缓慢。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统一文化管理体系。相关研究表明,20世纪末,农村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崖式滑坡,一些之前在农村异常火爆的戏院影院、文化书房、文艺活动中心被改作厂房进行商业通途。而以往这些作为农民自发集资筹建的文化场所,是农村文化的交流地,也是农民精神生活的寄托,并且从中也可以看出农民对于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也说明了,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缺乏相关资金政策的支持,在文化建设方面,单靠农民的力量,明显显得薄弱。目前仍有许多县级图书馆没有购书经费,在特贫山区,甚至藏书量达不到100。在农村文化建设这条路上,我们的农村文化产业在产业链上出现了脱节,在规模上依旧欠缺,在体系上仍不够优化。
(二)急功近利的文化发展模式。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农家乐等一系列面向城市人群的农村文化项目,虽然在规模上显著提升,也为农民带来了相对可观的收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过度商业化的农村文化发展必将引发农村文化的整体混乱状况,试想当农家乐这一方式被城市人所厌倦后,农村文化的发展将何去何从,商业化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可以在收益上体现出优势,但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来看,其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依然制约了多样化农村文化的发展,这加快了农村生活节奏,同时也使得农村文化逐渐趋同化,在利益驱使之下,农村文化发展出现了功利化、片面化,这夸大了农村文化的经济作用,迷失在经济发展的丛林之中,使得农村文化发展成为了牟利的傀儡,禁锢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实质上,阻碍了农民精神层面的需求发展。在飞速经济发展的今天,文化发展必须具有其发展的相对独立性,纵使生产力发展仍是第一位的今天,文化发展也必须要坚定发展的方向、充分以农民为本、以农村为根,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和追求片面化的经济效益而忘记了文化发展的初衷。
(三)信息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农村文化没落。
在快节奏发展的今天,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度密集更新,农村也成为了网络发展、网络传播的一块重要领地,尤其是农村青年,对于网络的依赖度远远超出想象。农村文化的没落一直受到各方学者的积极关注,无疑,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一进程,使得更多的农村新生代逐渐迷失在文化的发展漩涡之中,许多农村青年虽然身在农村,却心在网络,毫不关注身边的农村人、农村事、农村发展。对于农村文化的不重视、导致了农村青年在农村文化传播上起不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对于文化的传承更新是极具破坏性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低俗农村文化引人深思。快手APP作为目前主流的视频录制软件,经常会出现大批量的农村恶搞短片,这些主角大部分是来自县城里的青年,他们以此博得关注、甚至以此牟利,这不得不令人唏嘘,作为农村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以这样的形式来解读农村文化,不得不说,一方面源于对农村文化的不了解,另一方面突出目前农村文化在特色发展和更新上的不足。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结合地区特点,发展地方性特色农村新文化。
农村文化是有根基的,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才能将这份血脉相承的文化塑造地更加符合时代,更加具有魅力。文化是随着时代不断迁移变化地,但其中蕴含地精华和核心内涵是不变的,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地特色,每一个农村也都有每一个农村的文化背景。在潮流化的今天,农村文化想要屹立不倒、想要迸发新的活力,想要展示更多好的精彩的内容给农民,就需要体现自身的特色。例如在革命圣地延安,可以开展红色之旅主题文化节,在名人故居可以举办名人回忆展览,这不仅突出了地区的特色,同时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并且增强了当地农民对于本地农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政策上的支持与人文层面的关怀。
一方面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政府制定更多帮扶的计划,在经济上给予更多支持,同时,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需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招商引资方面,需要政府更多给予帮助,这样才能在基础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帮助更多的农民得到更好的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人文层面的关怀也至关重要,唤起农民对于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提高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的重要途径,社会各界若总用有色眼睛评论农村文化,极大程度上会损伤农村群众对于自身文化建设的自信心,社會大众应该更多的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必要时,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与农民共进退,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郝锦花,王先明.《从新学教育看近代农村文化的衰落》[J].社会科学战线.2006
[2]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曹志来.《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政策建议》[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6
作者简介:张爽,女,吉林农业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历: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