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5-05纪春涛
纪春涛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已逐渐走进各大教学课堂,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然成了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们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于学生而言受益颇多。因此,如何高效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依然成为每位化学教师的必学课题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教学运用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初中化学课程的整合运用与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改变初中化学传统教学方式。当我们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丰富感性实验材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往往需要很多的实验材料,学生必须通过对这些实验材料的认识和学习才能较好地掌握新教授的知识,而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接触所有实验材料,但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集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于一体,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实验材料,其生动性、趣味性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往往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我们在教授分子运动相关内容的时候,分子的存在形式可以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分子除具有平移运动外,还存在着分子的转动和分子内原子的各种类型的振动。我们往往没有太多条件让学生掌握不同物质分子的运动轨迹,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FLASH制作动画来进行描述,从而帮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快让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唤醒学生有意注意,从而可以让学生非常想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运用FLASH课件模拟展示微观粒子,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比如我们在教授物质的微粒构成方面的知识的时候,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和内部的排列顺序都是肉眼所无法感知的,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微观结构方面的知识太抽象,无法理解,所以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仅凭口语和课本上几张图片,根本达不到我们所想要的教学效果。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原子内部结构及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我自己利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个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教学课件。在课件的首页,我让学生了解关于视觉暂留现象及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通过FLASH课件把本来非常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过程、特点及描述方法。
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通过非常形象逼真的模拟展示,可以让学生的感官受到全方位的刺激,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自己想通过FLASH软件创作微观粒子的运动过程。
四、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我們往往花费很多时间的理论说教都不及几分钟的实验展示所达到的效果。为了能够让我们每次化学实验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通常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我们的实验教学。
1、放大实验现象:当我们教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的时候,坐在前面的同学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演示过程和实验现象,但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往往就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将实验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就可以放大实验现象,使得原来看不清的实验现象能够比较清晰展示出来,比如产生沉淀、气体、颜色变化等实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全班学生无论坐在什么位置都能看清楚,而且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加深他们对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2、对实验进行分析对比: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我们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只有通过对此,才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和条理化,从而得出规律。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很快对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对比分析,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设计好的实验进行对比演示,从而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五、巧用信息技术解析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往往似是而非或者是一知半解,看起来非常容易记住的概念,结果有很多就是记不住或者是理解错误,给后面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利用信息技术,就能轻而易举地化解这个不是难点的难点,如“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讲究方式方法,那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定义溶解度的几句话剖析开来,其教学效果比直接分析好很多。用信息技术逐次展开对溶解度的理解:其一,“一定温度”是首要的条件;其二,“溶剂的量为100g”,不能是101g也不是102g或者是其他的量;其三,一定是“饱和状态”的溶液;其四,溶质所溶解的克数。如果少了其中哪一句都不能构成溶解度的“定义”。
六、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整合,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开展现代化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景宝顺.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教育学,2012.
[2] 冯燕瑛.培养学生化学自学能力的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12).
[3] 张娟.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教育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