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017-05-05汪锐

未来英才 2017年3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初中生物培养

汪锐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更要充分利用生物教学开展环保教育的独特优势,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本文结合实际,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了探讨,旨在与同行交流,不断提高初中生的环保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环保意识 ;培养

《师说》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与“授业”并列,足以说明教师的职责绝不局限于教授知识,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乃是同等重要之大事。这种“传道”必须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中,以理智、科学的态度,给予学生思想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蕴含着当今人们最为关注也最为欠缺之道――环境保护的道理。本文讨论这方面的传道。

一、确立“保护生物圈”的基本觀点,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在人类越来越提倡环保理念的今天,仍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人是地球的统治者,可以随便破坏生态环境。这些人肆无忌惮地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利用,他们肆意地滥砍乱伐,排放超标的废气、废水,乱倒乱扔垃圾,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这些都严重破坏生态的平衡。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必然会遭受自然界的报复。我们必须确立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保护生物圈(即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体)就是人保护人类与其它生物共同的、唯一的家园。作为生物老师,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圈的重要性,遵守、探索和掌握保护地球环境的规律,将保护生物圈视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只有自身有这样的觉悟,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时刻把这个观念带到课堂,培养更多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让他们将保护环境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充分挖掘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资源,开展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挖掘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认识到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错误及带来的恶果。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大自然缺乏正确的认识,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行为,例如:过度放牧,大量砍伐森林,劫掠性地开采资源,随意捕猎野生动物,引入物种不适当,排放大量废水、废气,随意乱丢固体废弃物等。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环保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却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总体恶化的程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国民经济依旧处于高投入和高耗能的初级发展阶段,浪费资源比较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张,水体污染使得水体资源短缺问题依旧没有改善。生物圈遭到毁灭性破坏的事例更是举不胜举。如日本九州的水俣病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海洋中大量的鱼虾集体中毒死亡等。在生物教学工作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这些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体验和思考,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重视的同时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三、借助环保现状努力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在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足等因素,长期出现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掠夺自然、排放废污等严重破坏生态坏境和生物圈结构平衡的不良行为,直接导致地球环保质量程大幅度下降态势。如我国的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象,还有长江、黄河中上游的水土大量流失现象,洞庭湖面积锐减现象,还有许多野生动物灭绝和半灭绝、水葫芦过量生长以及太空垃圾数量大幅增多、全球气温变暖以及各种污染现象等等。这些由人类自己肆意行为酿就的苦酒,给地球生物造成了良性生存上的严重威胁。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来,震撼人心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口号一直震荡在地球村上空,自然环保已经成为高度重视和强烈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客观说来,尽管地球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性改善,但是诸如大气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以及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在短期内尚未得以有效性遏制。一言以蔽之,通过教育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要从根本上缓解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的时间还很长,任务非常艰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应当从我做起,切实担负起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

四、用亲身经历证明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贯穿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实践教学是重中之重。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各校不同的环境条件选用。比如,生物教师可组织全班同学去城外小河边清扫河道旁边的垃圾,使学生亲眼目睹原本清洁的河流,被无环保意识的人浊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后,河道两旁光秃秃的土地上植物匮乏,脏兮兮的河流中无鱼生存。之后,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当河流被污染后,自然环境将受到怎样的破坏,又将出现怎样的灾难祸及人类。此时学生心中的忧虑之情会油然而生,心里树起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生物教师要抓住环境问题发生的时机,向学生补充生物、环境知识,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引发的严重后果。教学的手段可以采用讲座、辩论会等,专门针对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如前些年的“SARS”、“禽流感”、“H1N1病毒”严重地侵袭人类,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它能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只有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带给人类健康。又如今年突发的日本核泄漏的特大事件,更是讨论学习的好素材,教师应把握时机,组织环境倡议报告会,引导学生就当前日本核泄漏的危害,以及日本对核泄漏事件的处理等做法发表环境倡议。这样,学生就会通过大量收集关于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对人们身体的危害的资料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增长了学生的学识,强化了学生的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的今天,要求全体公民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势在必行。良好的环保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道德是教师极为重要的责任,尤其是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生物教师必须利用学科本身的特点,“传道”于无形之中,为环境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永华.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J].吉林教育,2010,(02).

[2] 刘玉龙.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吉林教育,2010,(23).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初中生物培养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