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组合作探究为核心 提高学生课堂数学思维状态
2017-05-05陈锡文
陈锡文
【摘要】就初中数学以“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课堂运行模式略谈浅见。具体是:为自主学习创设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组织小组实践活动,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教师导学恰到好处;创设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动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生探究 教师导学 体验自主探究过程 数学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97-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作为课堂运行模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重视,并把这种运行模式做为引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解题、探讨和研究的技能。“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课堂运行模式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这种课堂运行模式改变了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不良情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导学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学会倾听,凸现出新课改课堂以“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为核心的课堂运行模式。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例,就初中数学以“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课堂运行模式略谈浅见。具体是:为自主学习创设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组织小组实践活动,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教师导学;创设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动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从以上三方面简要论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课堂运行模式,提升数学课堂中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以期能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使学生发现问题,获得新知识,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不正之处,请同行们指正。
一、为自主学习创设空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
“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方式,转为学生合作学习,积极主动探求,自行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解决问题,掌握事物的原理和规律。“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实现角色转变,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营造出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和老师之间关系融洽,友好合作。课堂氛围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维发挥达到更积极更理想的状态。
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可以让学生面对问题时主动观察,淡定思考,合作交流,最终找到正确的答案,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这种模式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先传授概念,定律,定理,让学生死记硬背,然后运用它们来解题,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课程内容上,要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学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策略选择上为探究式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模式,把重心转移到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上。因此,老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并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自主探索出数学的一片天空。
二、组织小组实践活动,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教师导学恰到好处
初中課本上,有许多概念,定理,公式,有的抽象难懂。对课本上的这些定理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大多数初中学生会产生好奇.探究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理。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进行实践活动,以“发现问题一提出构想一搜集信息一构建模型一合作交流一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体验、领会数学知识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改变以往机械记忆、死搬硬套的学习方式,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数学知识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和决心。在学生有困惑疑难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到位时,教师导学点拨。
通过小组合作剪、拼,探究发现所学的技能对学生而言,更加富有意义,学生通过自身参与小组合作与讨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知识形成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不再觉得数学只是简单枯燥,乏味的数字推理,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坚定了他们学好数学、服务生活的决心。
三、创设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增强“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动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数学中,数和形是两个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数和形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渗透。
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斟酌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性质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获得简便易行的成功方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探究,教师导学”解决问题的效率。
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同时也锻炼了社交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环境发生变化,也让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自主开放的课堂环境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课堂改革中,打造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与习惯;不断研究“小组合作、学生探究、教师导学”提升课堂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新一轮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期待更多的教育同行加入“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课堂模式研究中来!以期解决规范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学生探究式教师导学的课堂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探究、教师导学的课堂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11-41页.
[2]延边教育出版社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中国教师智库——鼎尖教案》126-127页.
[3]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刷厂,《理科考试研究》2015年6月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