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类展品展陈空间特色研究
2017-05-05彭璟
彭璟
摘要:本文从文物物质形态视角着眼,经过对空间布局规划开展系统科学研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博物馆文物藏品空间体系展陈特色,结合国内文物藏品自身特征,对中国博物馆空间布局和规划发展,尤其是文物与展陈空间、观众与展陈空间、展陈空间的形态与特色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促进博物馆展陈设计和博物馆学研究。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 展陈 特色空间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80-03
博物馆的出现最早源于人们开始有了收藏意识,公元前约331年,亚历山大占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统治者们建造了由图书馆与缪斯神庙组合而成的学园,它被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座标准的博物馆。缪斯神庙中珍藏了种类繁多的艺术品,以挖掘传承和保护古典文化为目标,有重点地珍藏科学知识,开创了世界文化史方面带有广泛而有共同性的重要影响机制。
博物馆是以满足社会大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构建社会文化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博物馆的历史文物保护与探究根本是服务于社会长期有序和谐的发展战略,提升整个民族民众文化素养。因此,博物馆转变成为多元需求综合文化空间,并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博物馆早已成为了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地标性建筑。
一、博物馆展品展陈空间剖析
从建筑物内部空间来看,展陈空间艺术设计是博物馆布展的主导因素。博物馆展陈设计以及展陈空间的营造,是博物馆文物展陈的根基和灵魂,在文物展陈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博物馆展品展陈空间主要从文物与展陈空间设计以及观众与展陈空间两方面的因素来剖析。
(一)文物与展陈空间设计
展陈空间的基础是文物展品,文物实物承载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与文明,展陈空间的个性化的气氛创造是以空间为基础的。随着博物馆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发掘出的现有文物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历史让文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表现富有生命力,
历史文化的遗存是当今科技技术无法复制和模仿的。因此,珍贵的历史文化文物需要适当的展陈环境和气氛来表现。展陈空间设计主要可从两方面着手:
1.文物受到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脱离了本来保存时的环境很可能遭受损坏。适宜的温湿度、洁净的环境氛围对文物保护不可缺少。文物的唯一性与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在展陈阶段,应加强对文物展陈的保护,避免被损毁。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文物保护,达到安全保存的目的。
2.建立了适合的展陈环境,先确立一个主题方向,后合理组织文物展品。一定展陳空间中,展陈什么文物、展陈多少、展陈次序,需要精心斟酌。比如四面的玻璃展柜适合瓷器,墙面展陈适合卷轴、钱币等等。
(二)观众与展陈空间设计
随着物质生活的飞速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神生活更趋于内容丰富化、形式多样化。在各种认知实践过程中,人们积极寻找最美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博物馆的设计重心倾向于研究和满足普通大众的心理、生理需求,展陈空间设计表达与呈现更加人性化。人们开始注重内心的需求,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内容的日益复杂化、主题形式更加多样化。公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在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
在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发展上,通过实践慢慢完善,形成适宜的生活方式,博物馆展陈空间的设计,也具体表现出这种变化。在展陈布局展陈文物之时,关注重点在于如何表现文物,挑选陈列适合文物的管理方式。经过对参观的综合与实践效果的进一步研究,博物馆展陈设计逐步开始注重观众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则,研究分析观众的兴趣爱好、精神及生理方面的需要,比如对博物馆展陈主题、展陈形式、展陈空间等方面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日益变成展陈空间设计的客观依据,“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逐渐成为展陈空间设计的重要原则。既能够保证人的感官体验效果,又能够达到教育启迪的目的。
在分析观众的心理活动的展陈空间设计关系之中,除了注重个体的差异与不同,更应当总结归纳个体中的共性,研究其基本需要、心理特征、行为方式。真正要做到以人为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展陈空间布局规划要显出符合个体共性的行为方式,充分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优化空间布局,尽量避免视觉疲劳,提升展陈效果。注意视觉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并依此创造出一个让人难忘的空间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展陈效果。
2.展陈文物要和一些不可或缺的辅助展品比如道具、图标等按照人机工程学原理,依据特定的空间次序层次摆放,满足人的生理活动尺度和视觉识别表现要求。
3.展陈空间设计要满足观众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通过“以人为本”的展陈空间设计方式来树立积极的人文理念,让文物在良好的展陈空间与观众获得更好的心灵沟通。
二、博物馆展陈空间的形态与特色分析
(一)独立展示与中性空间
独立展示根据之前的定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适用在独立展示的展品仅为观赏或创作的艺术品。在独立展示形式之中,展品本身的位置、高低、角度、感光度等影响因素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相对来讲,展品与其他展品之间、展品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则处在非主要地位。独立展示形式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微小,可以在不同性质的展示空间中实行展示,其中,尤以屡见不鲜的中性空间为甚,“中性”在此处的内涵是指对展品价值宣扬不起导向作用,比如艺术展示空间。根据对现有的博物馆中性展示空间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得出,中性空间在建筑表现上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对匀质空间的追求。匀质空间具有不会因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各向同性,有利于展品的陈设。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全部的墙面与隔板均是淡灰色,而博物馆的混凝土顶棚是另一种关连灰色,石板地面对应的是另一种暗灰色。建筑设计师的目的是让展品的展示空间简洁明了,变成展品的背景。
二是对光环境的营造。特别是对自然光的利用,如何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合理的利用自然光,已然变成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风格的一个突出特质。例如瑞士巴塞尔贝耶勒基金会美术馆,将四面平行墙面作为基础构架来区分空间。光线通过美术馆的玻璃顶部,均匀分布在展厅的四周边缘,密度均匀的光线与均匀同一的空间共同营造出中性特质的展示空间。
三是空间具可变性。在综合性国家博物馆与艺术馆之中,通常展品流动性及更迭交替大,每次更新做一次展览,就得对空间形式重新进行改造,主要包括展示柜、展台、展架、灯光控制、参观路线等需要从头再开始进行设计。空间的可变性给博物馆重新设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其宏大的室内空间没有设置一根稳固支柱,全部的隔断部件与临时构件可以快速安装和拆卸。
(二)场景展示与个性空间
从保护空间的视角来看,让展品摆脱原来的空间以及运行状态是卓有成效的方法。在崭新的保护空间里,文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原有的环境关系与存在背景不再具有,使得大部分观众对于其中主题和内涵的理解出现困难。因此,在展品获得充分保护的状况下,尽可能采用场景式的展示方式让展品的形与义产生关联。
场景展示的方法可分为:原状陈列和新空间的再创造。原状陈列是经过再现展品原来的历史风貌与环境,让展品与环境形成一一映射的关系,此时空间已不再是中性空间,而是成为展示信息的局部空间,也就是个性空间。例如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自身即是珍贵文物,与此同时,建筑群内部还珍藏着种类繁多价值极高的文物,建筑对文物的展示起到了阐释作用,因此建筑群成了文物的个性空间。
如果新建博物馆无法像故宫博物院享有真切的古建筑群个性空间,建筑设计者需要运用技术语言创造具有个性的空间。比如美国二战大屠杀纪念馆,纪念馆的外形像逃不出去的监狱,头顶上是模仿监狱的铁架子,让人有一种压抑感。设计师通过使用建筑语言与展示设计相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再現了法西斯大屠杀这段真实的历史。纪念馆的震撼之处在于不以单个展品的展示作为目标,而是采取展品的组合及展品展示空间环境的再创造,实现了从空间深度和广度、空间的材质和形体到记忆、思维与想象的飞跃。建筑物不再是展品的背景格局与遮蔽场景,而是与展品融合和统一,成为凝聚功能和精神的实物载体。
三、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局部展陈空间分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以及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以传统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苏州工艺美术品以及特色家具展等展品为主的综合馆,展陈强调展现苏州丰硕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历史传统。贝聿铭以文物作为切入点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展陈空间设计时,与文物保持一致,提升了文物本身的艺术价值。几个主题展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陈列,从馆藏的珍贵文物视角着眼,精炼浓缩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苏州地方特色。
博物馆中的“吴塔国宝”显著醒目展示出宝藏虎丘云岩寺塔和瑞光寺塔两座标志性佛塔南北两个展室的国宝级佛教文物,仿八角形砖塔的展室格局以及主次简单明了的布局格局直观再现了文物的保存原貌,“秘色瓷莲花碗”与“真珠舍利宝幢”分别陈设在展厅的中心方位,洋溢着庄重圣洁的宗教情怀。“真珠舍利宝幢”的陈设展厅布置非常精妙,空间布局上既与其他展厅同处于一个空间排列,又独立自成一体的小空间,让观众在参加体验文物展示时犹如亲自体会到神圣的宗教情结。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文物展品类展陈空间布局,已经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模式,渐渐发展到运用现代展陈理念以及新奇特别的科技手段,引向以“人”为中心的关切。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布局研究,既是展陈艺术的需求,又是满足观众的生理心理需求。博物馆作为满足社会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机构,展陈特色应该以人为本,从观众的实际体验需求出发,并全方位多层次了解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并加以引导。让观众了解展品文化内涵,激发其参观兴趣,以轻松愉悦的心态,积极主动去接受文物展陈的内涵,是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人员必须要时刻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杜歆.国立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J].世界建筑,1981,(03).
[3]王路.德国当代博物馆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