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历史·现实

2017-05-05付慧

艺术评鉴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台湾人

付慧

摘要:电影在诞生百余年的时间里,为人类记录了一个世纪的历史,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融入历史又贴近现实,作为现代科技外包装下活的“史书”,承袭了《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特质,以最包容的姿态收录社会的方方面面,折射生活的零零总总,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电影 《诗经》 兴 观 群 怨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65-03

电影在诞生百余年的时间,为人类记录了一个世纪的历史。战争片、动作片、纪录片、剧情片、犯罪片……不同的影片类型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抛开电影内容,电影制作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思想情态的反映,电影相较于千百年前成一家之言的史书远远地多了几分真实性。电影这种来自于社会、反映社会的特质更像是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论语·阳货》有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此,本文试通过具体的电影作品,综述“兴、观、群、怨”在电影中的体现,以揭示电影的历史表达和现实作用。

一、兴

兴,主要有启发、鼓舞、感染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在这里,可以将电影的“兴”理解为电影通过其审美作用去实现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影视技巧、影片内容等去感染、教化受众,乃至达到净化整个社会风气的作用。这在中国当代影视创作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以建国初期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为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典型化的、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以其感人的事迹驱使观众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与启发,“从那些可歌可泣的斗争的感召中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信心和热情”。比如革命历史题材类小说往往以优秀的革命者形象感染人们,例如《红岩》中的优秀共产党员江姐、许云峰坚定的革命信仰,《保卫延安》中的革命战士周大勇等形象。再比如被称为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史实的农村题材电影《红旗谱》,也是通过对朱老忠这个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优秀农民形象的塑造传达某种感染、教化作用的。

二、观

“可以观”,在《诗经》中强调的是观察、认识的作用。在电影作品中这种作用一样体现表达出来,具体可以理解为电影能够比较具体、比较准确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不管是建国初期的电影作品还是近年来的电影作品,总有诸多游离于主流创作意识外的作品产生,它们往往能比主流创作更能深刻地体察社会各个层面的问题。例如八十年代谢晋系列电影中的《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牧马人》等,通过对“文革”的艺术再现,反思“文革”造成的巨大灾难,还在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生活进行探索性挖掘,这种影视作品的自觉意识对认识中国政治社会的发展与得失起到了积极的借鉴作用。再比如近些年来,诸多导演都放弃重大题材,把目光投向琐碎的生活和普通的人群,通过电影的真实来再现社会的真实,从而达到观众对社会的一种认知与思考,如《山河故人》《推拿》等。

“观”的更深一层含义表现在了对社会政治和道德认知理解上。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的理解是截然相反的。《海角七号》就是一部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号》成为正式票房统计以来台湾的华语片冠军,在台湾电影历史中创造了一个新的传奇,成为台湾的社会事件。而在中国大陆,却票房欠佳,没有得到认可。从社会的普遍反应来看,有社会观点认为这部电影具有分裂国家的思想,也有观点认为它是一株有害两岸关系的“大毒草”。但是这种观点,既太沉陷于其中,又太置身于事外。

台湾作为一个没有“身份证”的公民,在世界上没有话语权,尽作为一个地区存在;在台湾社会内部,面临的诸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现代化的资本的积累以及社会文明的建设,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必然面临出现的经济发展趋势变慢、资本结构需进一步调整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及其带来的公民难以就业、治安环境差、政府公信力不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台湾的处境是尴尬的,在这种长期尴尬的处境下,台湾选择了对自我的认同,而这种自我的认识通过电影的形式表现在了《海角七号》之中。影片中,让人不得不爱的马拉桑都成了台湾的一张明信片,“送信”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化象征。阿嘉对待送信这件事由不屑一顾到投入其中的一个态度的转变过程实质上代表了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撞中,台湾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一种肯定。此外,两段恋情中男女角色的转变也存在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在双方象征性的权力转换中尤为明显,同是指涉男性强势的角色,过去是日本教师,现在则是台湾人阿嘉,而他们同名的恋爱女性“友子”,也分别进行了日本人和台湾人的微妙身份互换。这里,导演是将台湾以一种自我认可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

台湾民众之所以如此认同以致追捧这部普通的爱情故事电影,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台湾人对于奋斗、努力精神的向往和赞赏,是对“新台湾人意识”的认可。影片的最后,一群有着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遭遇的人,最后竟然可以组成乐队,更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人取得了音乐的成功,这正是相互包容共同生存的“新台湾人意识”的反映,是台湾和台湾人的自我认同。

細读《海角七号》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了台湾、台湾人并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内在的情感冲撞,这就是电影之中的“观”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思想。

三、群

“群”指教化。在电影中可以理解为社会人群交流思想和感情、传递价值观人生观,以此来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的交流和民族团结。谈及电影的“群”,常常会使人想到《董存瑞》此类的影片,通过对一个典型性的英雄人物的塑造,对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进行直接表达。然而,这类的影片往往很难达到“群”的效果。这种情况也恰恰是在中国最为常见的。电影如何达到一种“群”的效果呢?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对比。以同样是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为例,由美国导演比尔.古登泰格执导的影片《南京》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日本右翼势力对该片反映的历史事实难以视而不见,更甚至称该影片中不尊重历史事实,刻意污蔑日本,并且准备斥资两百万美元拍摄新的电影《南京真相》以“正视历史”,为《南京》的放映带给日本的负面影响开脱。相比较而言,中国所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就丧失了这种效果,国人甚至对该片都没有印象。这两种迥异的结果来自于两部影片内容完全不同的构造。《南京》把屠杀演绎成一个人性故事。电影并没有从人们所假想的南京惨痛场面出发,而是用夹杂着英雄与拯救视角出发讲述故事。如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一样,这部影片通过拯救英雄出发,讲述城市被外敌入侵后的满城毁灭惨绝人寰,违背人性,以及变态的杀戮。其中二十二名前来中国的欧美国家的各层次公民对残酷杀戮痛恨,对日军残暴行为的痛恨,从人最本性出发,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高尚的基督解救苍生精神,与残暴的日军展开斗争,建立安全区,拯救二十万中国平民和士兵。而《南京大屠杀》通过电影媒介,把冷冰冰的历史资料重现,力图给世人一个最为真实的故事,让世界人民知道法西斯的残暴,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该影片以档案馆中的资料片和书面档案做佐证,每个画面力求复活历史的原貌,最终这部影片讲述下来却更像最是一部历史教科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永远不缺资料,而电影永远是电影,不要让电影变成历史资料的储存器。电影作为活的“史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群”的教化意义。

四、怨

《诗经》中的“可以怨”主要指的是封建社会中,下层民众由于不满统治阶级,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对其进行的讽刺行为。“怨”在電影之中的表现,通过电影表述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抨击。电影的“怨”与“观”有共通之处。比如,两者都强调以生活为实。但是,相比之下,“观”注重的是反思,而“怨”则偏于批判,情感更加激烈。“怨”在电影中的主要特点是锁定一个小人物,通过讲述这个小人物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所闻、所遇、所感表现社会的黑暗面,从而达到批判的目的。在倡导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今天,这种类型的影片逐渐增多起来。而进入社交媒体时代与之相伴随的是一旦存在有社会热点,各种艺术形式,各种媒体纷涌而上,解读严重过剩。在此之前,只有少数人有这种公开的表达途径和渠道,绝大多数声音只能归于沉默,通过看电影获得情感的宣泄。在媒体之后人们可以简单的随心的表达。而作为新艺术的电影,不能仅仅为了社会热点而去追逐,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探究更深层次的人性伦理,给社会人群启迪。例如由富大龙主演的《天狗》,主要讲述了护林员李天狗为了守护山上的林子与孔家三兄弟展开的斗争。影片反映了人性道德的沦丧和社会公平问题。导演戚健说:“我非常欣喜地发现,中国的国产电影当中以《天狗》为代表的一些影片,正在涌动着一种巨大的感情。其实我在欣喜的同时,我内心有悲哀的层面,就是有一种感情,有一种让我们振奋、让我们觉悟、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感情在中国的电影银幕上可能是久违了。”

电影作为一部永远不会完结的“活史书”融入历史、贴近现实,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特质下,它以最包容的姿态收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折射生活的零零总总,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沈义贞.试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周星.论中国电影教化传统与道德表述特点[J].宁夏社会科学,2004,(07).

[5]陈晓云.教化还是娱乐——对电影功能的一种理解[J].浙江师大学报,1993,(08).

[6]李天赐.重塑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电影艺术[J].美术大观,2015,(07).

[7]贺晓玲.国产电影中草根人物折射的社会现实[J].电影文学,2015,(03).

[8]郭亮亮,段鸣鸣.《海角七号》:台湾身份的认同和确认[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9]袁海燕.从历史记忆到影像述史——对南京大屠杀电影影像叙述的文化反思[J].齐鲁艺苑,2016,(04).

猜你喜欢

台湾人
菲警方逮捕4名台湾人
涉电信诈骗,34名台湾人被扣亚美尼亚
25名台湾人涉嫌贩毒在菲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