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背后的千年大计
2017-05-05
时至今日,雄安迈出的每一步都引人关注,能否创造下一个奇迹?书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故事?令人期待。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1979年的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圆,深圳特区拔地而起。30多年后的今天,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如画卷般在燕赵大地次第铺开——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按照中央部署,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在朋友圈不断被刷屏,“到雄安去”成为无数人当下心中热烈涌动的最强音。
为什么是雄安?
雄安新区如何能担起“千年大计”这样的重任?
首先,交通上来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均在1小时车程距离,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从地图上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形成了一个三叉戟,雄安新区也将为河北找到新的增长极,同时会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窗口,能够高度聚合政策性优势,吸引市场资源,进而拉动河北“洼地”的全面创新发展。
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和京津相比落差很大,根据长三角、珠三角的经验,京津冀要想实现协同发展,必须实现中心区域和相邻区域发展步调上基本同步,设立雄安新区将有利于提振河北经济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
其次,在人口密集、经济密集的城市群地区如何实现优化发展,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从这个角度看,需要有一个重要的引擎。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更重要的是,雄安新区将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發展先行区,这样的发展思路也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为城市发展提供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也将在未来为很多区域疏解、承接起到示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突出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二是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三是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四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五是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六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七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下一个深圳和浦东
雄安的前面,是深圳和浦东。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立;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雄安能否成为下一个深圳和浦东?
三个新区,三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深圳有深圳之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这么多年不断市场化的洗礼,才走到了今天。从某种角度来说,深圳特区的使命是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充当了窗口和桥梁的作用。深圳被视为市场化运作的一个成功案例。这座城市发展十分可圈可点,2016年深圳经济总量增长9%,公共财政收入超过79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36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增速名列全国前茅。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4亿元的税收,在我国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
浦东新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金融发展和国际化。27年间,浦东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浦东新区GDP已达到8732亿元,同比增长8.2%,占上海全市的31.8%。相较于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翻了144倍。
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雄伟、前景美好,但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当年的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所处的区域和历史条件不同。雄安新区如何闯出一条新路?
雄安新区的远期规划面积,与滨海新区的2270平方公里、浦东的1210.41平方公里、深圳的1996.85平方公里相当。目前深圳GDP接近2万亿元,滨海新区在1万亿元左右,浦东在2016年GDP也达8000多亿元。未来雄安新区如果发展到这样的水平,显然会成为新的区域中心。
其发展思路,也像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将会跳出既有的城市发展路径,别开新路,并在补齐河北城市群散、弱、缺乏“极化效应”短板的同时,提升京津冀区域竞合的能力,撬动这一区域固化的发展格局及路径依赖。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正是要打造一个能够与北京、天津相呼应的第三角,构成一个完整的“京三角”结构,对京津冀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新格局
雄安新区不仅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理解雄安新区的定位和职能,需要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大局中来把握。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
“设立雄安新区是打造疏解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必然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说,雄安新区距离北京100公里左右,距离适中,既可以通过交通一体化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又不会一圈圈被动地围着北京“摊大饼”式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雄安新区的“雄起”,将使得区域内河北一极有了一个全新的强支撑点、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窗口,从而既可以在未来承接北京疏解出来的非首都功能,破局“大城市病”,也能够高度聚合政策性优势,吸引市场资源,进而拉动河北“洼地”的全面创新发展。
其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定位和目标要求就是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增长新引擎,而雄安新区的改革创新无疑是全方位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17年,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雄安新区对于协同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的建设大有助益。
雄安新區地处冀中平原和白洋淀水域区域。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这些颇具雄心的“雄安目标”,意味着雄安新区将是一座具有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城、示范之城,也是人们宜居宜业的理想之城、幸福之城。
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总体目标是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雄安新区的建立对于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将会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与世界上其他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存在四个明显短板:一是相比全球主要的世界级城市群,经济总规模不足;二是城市结构布局不合理,北京、天津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过大,缺乏足够数量的各方面实力都比较强的二线城市;三是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冀中南地区,缺乏有足够实力和较强带动力、辐射力的城市;四是河北城市化水平和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理念对于协同解决上述四个突出短板问题和促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都会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时至今日,雄安迈出的每一步都引人关注,能否创造下一个奇迹?书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故事?这是属于2017年徐徐展开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