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之中

2017-05-05杨芬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摘要】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描述,说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从语文教学实际说明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本文能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人修养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教学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39-01

引言

语文是高中教育当中的重点科目,语文教学本身对学生的文化水平以及语文知识水平提高具有直接作用,另外,语文还因教材的便宜性,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个人修养教育。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都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高中生则更喜欢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体验的意识不足,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从根本上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元素和特征,其中有个人修养的描述,也有生活状态、风俗等。这些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在语文教材之中,教师需要做到的是将这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知识水平的进步,还是了解古代中国、了解中国人文思想的一种途径,通过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够对现代的中国社会产生可观的、理性的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能够凸现出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会因此逐渐改善。

2.以教育手段实现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是以教育为手段实现文化传承的过程。从教育角度讲,语文是在教学生如何认识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学习使用哪种方式去传承这种民族精神。有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加入,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之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彩,能够产生一种主动的文化传承意识,能够因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产生优越感和自豪感。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1.营造文化氛围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所以高度发达并代代传承,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处于一个强调个人修养和文化氛围的状态,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仕宦风气、宋代以后求明经讲道学,到清朝专著修史,无一不是由于社会文化氛围导致民众集体价值取向的共同发展。而在当下,高中学生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元素少,西方文化元素纷杂,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多样化,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是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师空白墙壁上轮番悬挂国画、书法作品等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产品,使学生的日常学习环境与传统文化相关;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营造传统文化氛围,例如,在学习古诗、古文的过程中,播放琵琶曲、古琴曲,使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的气氛中;也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震撼力。

2.优化阅读教学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充分的阅读自然能够使读书人理解到书中的真谛。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要素,教师应该从阅读教学角度进行文化融入教育,除了进行古文教学和课文赏析之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教材,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更多的理解。例如,在课内阅读中展开古诗文接龙游戏,以“同类诗”为接龙题目,由教师起头,说一句描写景物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由学生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此类推,学生很容易能够感受到古代诗词的意境美,以及汉语言对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弟子规》的背诵,《弟子规》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已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其教育我们孝敬长辈、尊师重道、友爱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美德。其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还囊括了天文、地理、历史等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3.组织文化活动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古诗文都是名篇,其中既囊括了学生应掌握的文言识词及语法,有全面展现了传统文化不同层面的风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伦理、民俗、审美、价值取向及优秀精神品质。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学生透过那些或含蓄内敛或放浪形骸的文字去触摸、去感知古人的愁与乐,深度,挖掘其身后的文化底蕴,让语文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少一些功利心。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文化活动的组织达成,例如,在端午节的时候组织“包粽子”活动,使学生一边体会包粽子的乐趣,一边回忆“端午节”节日的由来,体验“吃粽子”纪念屈原的忧国忧民精神;在重阳节赏菊,以菊花为题目进行写作,体验思亲怀乡的古人情怀。

三、对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建议

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育活动,从日常教学来看,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有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支持,这意味着高中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阅读典籍、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环境;另外,学校教育结果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巩固,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应该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请家长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强调传统文化表达的重要性,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认知和实践的空间,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才能够发展的更深入,更彻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干瘪、枯燥”的现状,还能够充分展现语文教学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与知识教学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和家长则应大力支持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使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曹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研究[J].中华少年,2016(07):105-106.

[2]孫苏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J].中学语文,2015(07):120-121.

[3]王双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J].新课程(下),2015(08):128-129.

[4]郭潮锋.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创新科技,2014(03):108-109.

[5]李进.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革语文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06):115-116.

作者简介:

杨芬(1979—),女,苗族,本科,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教育和体育局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