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岜沙苗族男性文化在舞蹈作品中的呈现

2017-05-05邓舒文

艺术评鉴 2016年24期

邓舒文

摘要:头上顶着“户棍”,嘴里叼着烟斗,肩头上扛的是长杆火枪,腰间配挂着镰刀和装着火药的布袋,他们是居住在黔东南从江县丙妹镇月亮山麓之中的岜沙汉子。这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的部落,在千百年来的变迁中避免了外界的干扰,依然保留着较为原始又独具特色的岜沙男子形象,成为岜莎男性文化的突出展现。本文是作者深入岜沙苗寨对岜沙男性形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及研究后撰写的,将独特的岜沙男性文化与经过了舞蹈艺术刻画后的舞台呈现进行结合分析,探求岜沙苗族男性文化在舞蹈作品中的呈现。

关键词:岜沙苗族 男性文化 舞蹈表现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56-03

一、岜沙苗族独具特色的男性装扮

岜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的月亮山麓,群居在茫然林海中的大寨、宰戈新寨、大榕坡新寨、王家寨、宰张寨,这5个寨子里。岜沙属于苗族当中黑苗的支系,当地苗语称岜沙为“分颂”,指的是居住在树木繁多之地的涵义。深入岜沙苗寨能感受到,由于居住的村寨远离城区,建造在山林之中,又加上交通的不便利和网络信息的闭塞,导致村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生活的环境明显落后于贵州其他苗族支系居住的地区。还未被旅游业紧紧盯住的岜沙村寨,至今还透着原始生活状态的气味,从历史岁月中走来,使岜沙苗族造就了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充斥着神秘与独特,并完好的保留在了当下,吸引着探寻者追求的步伐。

岜沙男性的装扮是岜沙苗族文化中别具一格的标志,成为他人识别岜沙苗族和区别其他民族的一个符号,从中也透漏着一些岜沙人民的历史痕迹和生活习性,能够成功抓住人们对岜沙文化研究的好奇心本能。下到岜沙苗寨,当地的男性对自己的装扮有个切身的说法,称岜沙男人有“三宝”:一宝是头顶的冲天发髻;二宝是肩头上扛着的长杆火枪;三宝则是腰间系挂的嘴型绣花烟袋,这“三宝”塑造出了岜沙男性顶天立地、一身是胆的男子气概形象。关于岜沙男子头顶续着的冲天发髻,当地的语言称为“户棍”(苗语里对发饰的称呼)。“户棍”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为族群说:在过去的战争时期,岜沙人民为了能够一眼区别出自己的族群,而保留的独特发型。二为信仰说:岜沙人民信仰树神,树木是向着天的方向生长,“户棍”则象征树木,身穿的青布衣则象征树皮。还有一种普遍认同的历史说法是,苗族的祖先在常年的征战逃亡和迁徙中,由于最后体力不支失足跌倒后死于途中,鬼师草卜神断后,称这是因跟随迁徙的苗族祖先头发太多,一旦跌倒抓不住“魂”后落“魂”而死。为了让跌倒的人不在落魂而亡,先祖就按鬼师的指示,剃掉周围的头发,只留下头顶中央的一撮发丝盘起,更容易抓住人魂。“户棍”是岜沙男孩等到年满16岁后,在举行成人仪式时,才会请来寨老或巫师使用镰刀为男孩剃去绑好的冲天发髻以外的其余头发。在剃好的发髻周边绑上一条白色挑花的头帕,最后将头帕打结,定于额头前方的位置。等到周围头发长出后,仍然请长辈帮忙剃除,终身只保留头顶的冲天发髻。而现在生活在苗寨的岜沙人民,将镰刀剃头作为一种对外展示的项目,在每次到访的游客面前进行表演,让游客在镰刀剃头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岜沙苗族男性文化的与众不同,了解发髻对岜沙男性的重要意义。

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芭莎苗寨,对男性来说火枪更是一件不可离身的珍贵武器,男性生活中扛火枪行走在寨子中,在当地是随处可见且被国家允许而存在于这个民族地区的一种现象。只有举行过成年仪式的男性才会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火枪,火枪是岜沙男性的喜爱之物,在岜沙人民眼中有枪是男人的标志之一。在岜沙地区男性的服饰是用青布扎染和编织而成的青布衣裤,整体都给人过于朴素的印象,而系挂在腰间的嘴型绣花烟袋,在此处就成为了男性整体服饰中配色最为丰富的突出亮点。因为岜沙男性有爱抽旱烟的习性,并把抽旱烟视为真正男子汉的标志之一,所以烟袋是成年男子腰间必挂之物,在他们的生活服饰上并没有设计口袋,但为了抽烟方便,家中的女性会为男性亲手制作烟袋,将其系在男性小腹的位置。

二、岜沙苗族男性文化在舞蹈《岜沙枪舞》和《树聆岜沙》中的呈现

在贵州苗族地区,对苗族舞蹈素材的创作,逐渐成为苗族文化跟上时代审美的发展,进行对外传播和展现苗族文化神采的重要媒介之一。貴州省是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手握着丰富绚丽的苗族文化资源,重视开展各地对苗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大力支持舞蹈艺术与苗族文化之间的结合创作,精心打造出了许多苗族舞蹈题材的优秀作品。在舞蹈创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之下,发觉岜沙苗族的男性文化,有着多处可以成为舞蹈创作动机的独特展现。2006年1月22日,在贵阳大剧场上演的大型民族舞蹈史诗《多彩贵州风》中,加入了岜沙苗族元素的男子群舞节目《岜沙枪舞》。这是导演用舞蹈艺术的方式将生活在月亮山麓中带着神秘气质的岜沙苗族文化搬上了舞台,亮相在全国观众的视野中,通过舞蹈作品向众人展现了枪与岜沙苗族男性身份的象征关系。岜沙苗族在过去的历史中曾是一个狩猎民族,岜沙男性有着猎人的身份,他们用自己精准的枪法追赶着山林之中出现的猎物,岜沙人民对男人的认可标准也与狩猎得来的猎物数量相关。火枪是他们用来瞄准猎物最好的武器,也是成年男子身份的重要象征,可见岜沙男子对枪的珍视度。在《岜沙枪舞》的表演中,编导用舞蹈造型的身体语言刻画了舞蹈演员对扮演猎人角色的把握,演员们用歪着脖子斜着脑袋的姿态,扛起长杆的猎枪踩着节奏顿挫的舞步,排成竖排的队形向前行走,成功塑造出岜沙男性幽默风趣的猎人形象。舞蹈中对眼神的追求是编导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最为细腻的处理,要求演员感觉自己在模仿猎人打猎的途中发现了猎物时的犀利眼神,将猎物死死盯住的举动,为舞蹈营造出打猎时追赶猎物的紧张气氛。编导在道具枪杆的运用上,巧妙的借鉴了中国武术中棍棒的耍法,将长杆猎枪融合到肢体动作的编排中进行协调的配合,使道具在舞蹈演员手中得到灵活的展现。舞蹈的高潮段加入了苗族芦笙舞蹈的动律,明朗欢快的节奏,在丰富的队形变化中表现了两支狩猎队伍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乐趣,《岜沙枪舞》向观众诉说了岜沙苗族的枪文化和展现了岜沙男性的汉子气概和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舞蹈《树聆岜沙》是由编导袁媛进行编创的男子三人舞蹈作品,该作品在2007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荷花奖舞蹈大赛。这是以岜沙苗族民俗文化为选材的舞蹈作品,编导根据自身对岜沙苗族民俗文化的了解,选择了岜沙人民对树木崇拜的信仰点,作为整个舞蹈作品创作的主题思想。善用舞蹈思维对肢体动作的开发,在三名舞蹈演员的肢体动作语言中加入了三人舞蹈技法的运用,使三名演员之间通过肢体的接触和舞蹈动作的交织,达到了角色对树木具有特殊情意的表现,使观众感受到岜沙人民对树木和大自然的在情感上的寄托,演员用肢体诉说出岜沙生命之树的文化象征,岜沙人民对树木所寄予的爱护和崇敬之情。笔者深入到岜沙苗寨进行田野调查时,听当地岜沙人民提起对树木崇拜的原由,称每一位岜沙人民都对大自然怀有崇敬之心。他们尤其爱护树木,特别是枫树和香樟树,把其视为生命树或消灾树的象征。观念中认为每一棵树都代表着一个灵魂,越是年限古老的参天树木越具有神性。因此,在每年的各种节庆日或者是祭祀的日子,岜沙人民就会围绕在苗寨中年轮最大的那颗树下,烧柱香来祈愿树神能够保佑人民吉祥、家宅安康。在岜沙有着对死者进行树葬的神秘说法,据说每当有新生命降临,父母就会为新生儿种上一棵树苗,把这颗树木视为孩子的生命树,伴随着小孩的成长,直到死去后进行树葬。也会在坟前为死者种上一棵树苗,象征着生命以另外的方式得以延续。岜沙男性头顶的“户棍”也存在一种与树木有关的说法,认为男性头顶的“户棍”代表着青山,身上穿的青布衣则是代表着树皮的含义,因此岜沙男性头顶的发髻就意味着将青山系于头顶之上,所以岜沙的祖祖辈辈把“户棍”和树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岜沙人民世代都爱林和护林,早年就立下村规民约“禁止乱砍滥伐”,使几百年来全村男女老幼都有着自觉护林惜木的习惯,认为这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和茂密的植被,是岜沙人最为原始的生态崇拜观念,可见岜沙苗族对大自然的崇敬和热爱,使他们至今都能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

在贵州这片纯净大地下生活的岜沙人民,他们带着极具神秘的形象却散发着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灵性,这些都在艺术创作者的眼中储存下来,成为了他们进行创作的源泉。與岜沙人民的沟通中体会到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和骄傲,并期待着与舞蹈艺术形式的结合,通过舞台的形式,渴望得到人们对岜沙文化的认识和欣赏。抱着开放的心态,愿意将岜沙苗族的独特文化在艺术领域中进行更多的尝试,以换来更多的展现机会。期待在时代的审美下,能为他们创作出符合岜沙人民气质的艺术作品,不仅限于在舞蹈艺术领域中的表达。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研究者会踏上这条为探寻岜沙苗族文化魅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代乐.岜沙苗族男性形象与文化形态的解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年.

[2]范生姣.岜沙苗族的民俗文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04):17-20.

[3]许星,廖军.黔东南岜沙苗族服饰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