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交错,力臻完美
2017-05-05李严欢
李严欢
眼下,一批年轻有为的华人音乐家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不断涌现,以至于对乐坛动态还算了解的我,有时难免也会疏漏。2017年4月16日在“星期广播音乐会”中与旅英青年大提琴家何烨联琴声的偶遇,便是一例。
起初之所以选择欣赏这场音乐会,完全是因其丰富的曲目。其中既有贝多芬《C大调第四奏鸣曲》、门德尔松《D大调第二奏鸣曲》这样的“大部头”,也有皮亚佐拉《华丽大探戈》、卡普斯汀(Nikolai Kapustin)《诙谐曲》等炫技之作,又不乏沙汉昆的《牧歌》等抒情小品,或是马克·桑莫(Mark Summer)的《朱莉奥》、斯万特·哈里森(Svante Henryson)的《黑色的奔跑》等富于探索意味的新作。较之如今早已司空见惯的在一场独奏会中接连演奏三四部奏呜曲,虽有分量却多少缺了些情致的安排,如这般充满巧思的曲目设计,演奏者的智慧和品位显而易见。
大提琴家出身的马克·桑莫创作的一曲《朱莉奥》拉开了这场独奏会的序幕。何烨联从一开始就捕捉到这首乐曲颇有些“混搭”的风格。透过他的琴声,我们时而感受到浓郁的苏格兰风隋,时而又体味到爵士乐般的即兴与灵动。从这首小品以及音乐会中另一首同样由大提琴独奏的《黑色的奔跑》中,已不难察觉这位新生代演奏家在专注于经典作品的同时,也有着更广阔的音乐视野。
如果说《朱莉奥》是何烨联带给大家的一道耳目一新的“前菜”的话,那么紧随其后,他演奏的贝多芬《c大调第四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则是全面考验大提琴家艺术水准的“试金石”。这首贝多芬晚期音乐风格的开篇之作不仅内容丰富,且形式十分自由,好似一部幻想曲性质的奏鸣曲。何烨联的演奏始终力求再现作品的“本色”,琴声中不仅有着多变的色彩,且对于内在的情感深度的阐释也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让人沉浸于贝多芬晚期作品那份独特的内省而深邃的意境之中。
这场独奏会的曲目风格反差之大,可谓映射出大提琴音乐在两百年间的发展与演变,对音乐家充满挑战。贝多芬奏呜曲的余音尚未从耳边散去,何烨联又借“探戈之父”皮亚佐拉的《华丽大探戈》带大家一步跨入二十世纪。对于这首作曲家题献给大提琴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名曲,何烨联的演绎很好地平衡了交织内中的复杂情绪,既进发出热情的火花,有时又流露些许感伤的情思,动静相宜,生趣盎然。
音乐会过半,先前通过文字对何烨联留下的点滴印象,渐渐变得更为丰满和真实。这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同时学习大提琴和钢琴这两件乐器,直到大学阶段才决定专攻大提琴的青年才俊,最终不仅以满分获得英国皇家北方音乐学院的硕士学位,还先后在英联邦青年艺术家弦乐比赛和澳大利亚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夺冠,并曾受邀于白金汉宫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其客人演奏。不久前,他又被授予伦敦城市艺术家的称号。这一切收获,在天赋之外,更与他的勤奋密不可分。虽说他曾感叹“学好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难的”,却也从未知难而退,一步步成就了今日舞台上的自我。
几年前,当何烨联在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举行独奏会后,权威的《斯特拉德》杂志对他演奏的门德尔松《D大调第二大提琴与钢琴奏呜曲》褒奖有加,称赞“整个演出充满激情的光芒”。这次回沪,他自然不会遗漏这一拿手曲目。门德尔松的这部作品对公众而言或许不如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的奏鸣曲熟悉,但在大提琴家们眼中,这部于古典的形式中抒发着浪漫情怀的作品独具光彩,托特里耶、斯塔克、哈雷尔、麦斯基等名家都曾留下精彩的录音。何烨联赋予整部奏呜曲以充沛的情感和细腻的风格,演奏一气呵成,充满活力。很多时候,他对于乐声中情绪变化的强调,让音乐形象的呈现变得更为清晰生动。同时,他充分发挥出大提琴的歌唱性特征,如第一乐章婉轉的副部主题、第二乐章悠扬的中段等,在他的弓弦下都化作一曲曲优雅的“无词歌”。在此,钢琴家罗娅敏(Yasmin Rowe)与他的合作也更显紧密,她—方面给予何烨联默契的配合,但又并非亦步亦趋,不时以敏捷的乐思与身边的大提琴家擦出灵感的火花。
作为一位从上海走向世界的音乐家,何烨联总会不失时机地在独奏会中加人中国作品,将祖国的音乐与更多人分享,这次回到故乡也不例外。一曲《牧歌》由他拉来舒展优美,朴实亲切,琴声中寄托着浓浓的乡情。卡特-瓦内(Glen Cartervarney)在中国名曲《赛马》中融人澳大利亚民歌《丛林流浪》抒情的旋律,别具匠心,再度燃起现场听众的热情。
我一直认为,对于一位自己并不熟悉的音乐家,最佳的了解方式莫过于聆听他的现场演奏,因为通常情况下,比之录音,现场犹如一面“明镜”,能更真实地反映音乐家的演奏风貌。正如此番重返故乡舞台的何烨联,确是有备而来,其演奏力臻完美,向听众展现出自己当下最佳的艺术状态。相信假以时日,他定会在乐坛绽放出更闪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