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仰对美国和日本现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7-05-04董丽丽蔡雨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德莱塞文学创作

董丽丽+蔡雨

【摘 要】日本现代著名作家远藤周作和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德莱塞,在各自不同的文學创作中有着相同的隐喻。本文通过对比两位作家的信仰和文学创作经历,探究相同隐喻的根源。尽管他们成长于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由于共同的认知影响,以致其文学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远藤周作;德莱塞;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86-01

根据认知学理论,人们的内在认知会转化为外在表现。作家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家庭背景和个人宗教信仰是影响其创作的最大因素。远藤周作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其文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借用《圣经》里的道德思想观隐喻笔下的人物内心变化历程。德莱塞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了矛盾性,这种善恶相争的内心挣扎也正是作者自身信仰的体现。他们一个来自美国,一个来自日本,在各自的创作中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比较这两位作者的信仰和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现代作家的信仰之路和创作特点。

一、远藤周作与德莱塞的信仰比较

(一)远藤周作的信仰。远藤周作幼年时期和母亲一起加入天主教。1950年,远藤周作进入法国里昂大学学习天主教文学及法国现代天主教文学。1953年,他回到日本并且成为《天主教文摘》的编辑长。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远藤周作深深认识到什么是“罪”,并且开始重新审视基督教内涵。

(二)德莱塞的信仰。德莱塞出生于一个非常贫困的传统天主教家庭,当时的天主教对教徒生活和敬拜形式要求极为苛刻,德莱塞正是成长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信仰的束缚、家庭的贫困,加之父亲的严厉管教,使德莱塞从小就饱受人间疾苦。他渴望自由的生活,在探寻人生真谛、解救自己的路上渐行渐远。晚年,他遇见了自己的爱人海伦,并且在其陪伴下重新建立了宗教信仰。

(三)不同的民族与相同的思想。德莱塞出生于1871年,卒于1945年,生活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物欲横流的社会加大了人们的贫富差距。德莱塞生活贫困,深受天主教信仰束缚,渴望摆脱这一切。远藤周作生于1923年,卒于1996年,幼年时期经历战乱,饱受痛苦,随母亲皈依天主教,并且学习天主教文学。两位作家生长在不同的国家,却都深受天主教信仰的影响,这种信仰的认知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二、远藤周作与德莱塞的文学作品比较

(一)远藤周作文学作品特点。远藤周作的文学作品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在《深河》中,作者刻画的主人公美子津内心充满了破坏性的邪恶,但是也隐藏着解脱邪恶的善心。堕落之后,美津子来到医院照顾病人,以求洗涤自己内心的恶,又去找寻故人大津,追随他一起到世界各地解救人民,终究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获得了新生。

(二)德莱塞文学作品特点。德莱塞早期作品主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金融家》。作者在这几部作品中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展现美国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败坏。德莱塞笔下的人物像丛林中的野兽追逐猎物一样,互相厮杀,不择手段的追求名利享受。但这些人物始终脱离不了道德的谴责,无法逃离善的呼唤。作家晚年出品的《斯多葛》就表达了对挥霍性消费的不满。

(三)不同的语言与相同的灵魂。远藤周作用日语写作,德莱塞用英语创作。虽然两位作家语言不同,但是共同的信仰经历,使他们的作品有着相同的内涵,即所创作的人物都体现了人性的善与恶,表达了人们内心对善的呼唤。

三、结语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将自己的观察输入大脑,在大脑中经过信息加工然后输出。美国作家德莱塞和日本作家远藤周作,因为相近的信仰,尽管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仍然创作出相同内涵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认为,相同的信仰和相同的认知,可以跨越民族和语言的障碍,对作家产生相同的影响,使其创作出相类似的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董丽丽,蔡雨.远藤周作与德莱赛文学创作比较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5):39-40.

[2]蔡雨.浅析高校日本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以远藤周作与村上春树文学作品为例[J].科技风,2016,(2):47-48.

[3]史军.远藤周作对基督教的日本式解读——以《海与毒药》和《沉默》为例[M].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7).

[4]史军.救赎与信仰——论远藤周作的《深深的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董丽丽(1981-),女,汉族,黑龙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西方语言学院讲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理论;

第二作者:蔡 雨(1983-),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东方语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德莱塞文学创作
省时间的办法
省时间的办法
省时间的办法
梅卓文学创作论
省时间的办法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A Naturalistic Reading of Sister Carrie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