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崇尚自然以人为本

2017-05-04王磊王霄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然生态

王磊++王霄

【摘要】:建设城市园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城市污染的必要手段。要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尊重地方文化,尽量提高设计的认同感。发展城市园林必须雅俗共赏、老少皆宜,促进精神文明和道德风尚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自然

1、城市、人与自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利用和改造着环境,改变着地貌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才能够可以维持发展。“城市、人与自然”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城市建设的一种模式,以“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形式”,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方向和人们的共同愿望。建设城市大园林,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城市污染的必要手段,并可绿化、美化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回归自然,清新健康的生存空间,为市民提供游览、休闲和健身的场地,使城市永续利用,建设城市大园林的关键环节是做好规划设计,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在建设城市大园林的过程中,植物配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应强调人性化意识,充分考虑人们的心理需要,做到景为人用。

2、“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设计方法简论

2.1理解人,尊重人

人是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我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而是人们在景观中所得到的体验。规划的目的是使人感觉到方便、舒适与愉快。我们在设计时需要理解人。尊重人的感受,让人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2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尊重自然过程。

自然是景观设计规划的另一个服务对象,在景观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都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的作用的前提下,在规划时必须了解在人类的作用下,自然系统是怎样发挥和演变的;要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崇尚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过程。只有自然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才能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充分利用自然原本的环境和原有的特色,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2.3理解景观设计、尊重人类文化。

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那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哲学取向都会对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景观差异很大,即使相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在不同的时期,设计也会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规划的时候,必须理解环境的景观差异。尊重地方文化,尽量提高设计的认同感。

3、“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设计要点

3.1“绿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绿地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换成有机化学能,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具有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景观等多种生态功能。

3.2城市绿地布局

3.2.1增大城市绿地系统的服务半径

我们知道,根据数学原理,一定率的面积S,由N个绿地组成,N越大,共边长和周长之和Ln(綠地为人们提供服务范围的服务半径)就越大,当N=1时,Ln最小。即如果要建一定面积的绿地系统,分散于不同区域建成几个中型或更多个小型绿地,其服务半径集中建立一个大型绿地所提供服务的服务半径大。因此,我们在规划绿地时,应根据人口密度等情况科学布局,尽量提供最大且合理的服务半径,使附近居民在较短时间内步行即可达到。

3.2.2城市绿地系统中各种类型及内容的使用情况

(1)城市中各类绿地担负的任务不同,各具特色。我们在规划时,应使用各种绿地类型:点,线,面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有机的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小气候,尤其要积极开辟,居住区附近的公共绿地,尽量满足该区居民对绿地的需求。

(2)城市居民对湖面水池,花木草地和亭廊花架的使用频率较高。绿地中亭廊花架等休闲设施,让居民既可休闲娱乐又可享受自然;至于游戏设施,餐厅小卖部,其面积有限及价格上的原因,居民对此不感兴趣。居民使用园林绿地,主要是为了散步休息呼吸新鲜空气,并达到休闲,游憩的目的。园林景观不只是供人观赏的,它必须与人们的休闲活动相匹配,也就是说人可以徜徉其中,实实在在地使用这些景观设施。

3.3绿地系统中水系的配置

水体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园林的灵魂,是园林的生命。它可以调节气温,吸收灰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活力,满足人们的亲水心里。水体分为静(湖、池、塘)、动(河、湾、溪)两种类型不同的类型,给人们以不同的感受。

3.3.1绿地系统中的水系要“疏水之去由,察源之来历”,既定基先察源头,疏导的出路,考察水的来源。

3.3.2水体设计追求自然曲折,水岸溪流,曲折有致,讲究聚散何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我们在设计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分辨主次,选择适当规模及处理手法。

3.3.3园林内水的根本在于,为了使园林中的池水清澈,无异味,除了需对园林水景加强日常管理外,还要尽量在设计时采用高低错落的流泉、水梯、喷水、叠水、涌泉、水雾等流动水类型,以增强水的自净能力。

3.3.4人具有亲水性强,我们在进行水景设计时,应使人尽可能的接近水面,使人感受到它的流动,体味到它的韵律,看到它的多姿。

3.4城市园林系统中植物的配植原则

在城市园林系统中,植物无疑是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可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在一座座建筑物中间,又可起到很好的柔化和软连接作用。

3.4.1生态优先原则

(1)我们进行园林种植设计时,要考虑土壤、环境、位置和功能等多种因素,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能正常生长,并有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工程,有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这四大效益,最重要的是生态效益。园林必须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要注重发挥园林绿地在促进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园林应以自然式复层混交林形式为主。修剪费工的大草坪,树木造型园,刺绣花坛等,被公费钱,除特殊场合,最好不用,在设计中,多用病虫害少、耗水少的树种。植物选择,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尽量使用原有的植物群落。对同一地区的不同率地进行种植设计时,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如行道树要选择树干高,冠幅大、生长快、易成活、耐修剪、组成屏障的树种。

(2)保健植物群落为先。种植群落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能使人增强体制,防治疾病。在绿地中尤其在居住区绿地要配置形态美观,管理粗放的药用保健植物,(枇杷、银杏、无花果等),这样既有利于人体保健,又可美化环境,一举两得。

3.4.2艺术裁植

植物配置应与园林布局相适应,针对不同园林类型选择不同的裁植方式,如对植,行植等。园林植物随季节变化会产生不同景色,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分区分段,使每个分区或地段以一个季节植物为景观主题,点缀其他季节植物。在重点景区和四季游人集中地区,应是四季皆有可赏。叶有红、黄、绿、紫等,有的秋季变色,有的具黄斑纹,有的正常叶色为紫色,绿叶又有嫩绿叶、深绿叶、暗绿叶、蓝绿叶、灰绿叶。选用此类树木合理配植,是园林色彩斑斓。有花的树木多于春夏季开花,其中有些花颜色浓艳,有些淡雅芬芳,花色,红、黄、橙、紫、白不等,这些浓而艳丽的花木之余适当之处,当即其鲜花怒放之时,便可为园林增添颜色,使园林变得绚丽多彩。有些树木的果实鲜艳美丽,富有色彩,颜色为红、黄、黄褐、紫不等。此类树木植于适当之处,当其果实成熟之际,晶莹耀眼、光彩异常,令人赏心悦目。树木的干皮也呈现不同的颜色,如红瑞木青刺藤的干皮为红色,白桦、白皮松、银白杨、核桃、白杆竹等的干白色。这些树木的干皮,极具观赏价值,适宜于孤植和群植,可用作行道树,给人带来明亮、纯洁、爽朗之感。如此合理搭配,会使园林富有色彩,充满勃勃生机,极富情感,若再配以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奇石曲径、高矮环堤、墙体绿化等,便可尽善尽美,达到令人向往的艺术境界。在植物配置时,要处理好植物与建筑、山、水、路的关系以及植物与植物、植物与人的关系,在平面上要注意植物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在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在树林中要注意透视线。一种是植物的景观层次,以及人对植物园近的观赏效果。在绿化环境中,多以乔木为骨干,常绿,落叶树种合理搭配,不能强调立竿见影的近期效果,尽量多栽植落叶乔木,使人们可以从园林艺术角度来欣赏落叶乔木的姿态。落叶乔木越古朴,枝干、树形就越迷人,就越具备树木的色彩美、形态美、季相美和风韵美。另外在园林环境中多种树叶乔木和片片竹林,可以遮挡阳光,利于人们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在树下纳凉,休憩。

3.4.3文化蕴含

园林植物由于有了人的参与,有了传统文化和宗教的融入,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内涵,“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在园林植物规划时除考虑生态效益、艺术栽植等因素外,还应考虑植物的文化蕴涵,通過合理的种植设计,促使植物形与神的结合,使人们感受到园林美的意境和品格。

【参考文献】:

[1]陈云鹏.以近自然园林理念建设东莞生态园林城市的探讨[J].现代园艺,2009,(07):48-50.

[2]侯富荣 ,王晓军 ,陈艳华 ,李建胜.建设生态园林要以人为本,崇尚自然[J].河南林业,2002,(05):26-28.

猜你喜欢

自然生态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