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玛蒂亚?森能力思想启示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优化

2017-05-04王媛

中国市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反贫困贫困

王媛

[摘要]文章从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思想入手,简要阐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农村医疗救助;贫困;反贫困;阿玛蒂亚·森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83

1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2015年10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峰论坛”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当前,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其主要收入来源中断,极容易陷入贫困。贫困与疾病有着天然的关系,当其陷入疾病困境时,国家有义务对其提供医疗救助,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期保存这部分劳动力资源。

2015年10月,世界银行修订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此前的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上调后约合年支出人民币4146元,此次大幅上调意味着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而我国至今仍沿用2011年11月30日国家扶贫办宣布的人均年收入2300元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886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6%。2015年11月3日,国家卫计委下发《2015年我国卫生及计划生育失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为220元,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为78323 元,一次住院费几乎相当于农民一年的人均收入,农村因病致贫的比例高达333%。农民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自2003年实施以来,为政府和社会解决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医疗困难提供了有力支撑。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往的运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社会效益,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农村医疗救助在实施过程中偏重于现金收入再分配,而现金收入分配的数额有限,这使得很多贫困的低保户五保户、接近贫困的低收入家庭和患重特大疾病导致灾难性支出的家庭,即使在新农合报销后仍无力支付医药费,再加上农村医疗设备不足、专业医生缺乏、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健康知识匮乏等一系列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

2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思想对医疗救助制度的启示21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思想解读

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思想”指出,贫困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通常意义的收入问题,这是一种简化、不全面考虑,必须加以澄清,否则就无法展开持久反贫困斗争。贫困应该是一种由于机会、能力与权力的绝对或者相对剥夺而造成的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医疗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匮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拉大。受经济增長方式转变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其主要收入来源中断,极容易陷入贫困。加上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等天然原因及农民教育、医疗保健知识匮乏等原因,极易造成贫困。阿玛蒂亚·森关注了人的能动性,以“能力”为核心的福利思想观,否定了以往社会救助政策中消除贫困的各种形式的现金收入再分配,因为这些做法仅仅保障了救助对象的生存,消除收入贫困是重要的,而真正的贫困是能力贫困,更关键的是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如享受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参与、政治权益等。扶贫的目标不应该是仅仅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而是要提高他们创造收入的能力,哪怕这样做可能暂时减缓贫困人口收入的提高。

22能力思想对医疗救助制度的启示

健康是人类生活能够体现价值的基本潜能之一,基本的卫生保健保证人们获得健康的权利。健康权是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享受所在社会所能达到的最高健康标准。然而,疾病阻碍了人类生命活动,是人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疾病在剥夺人们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个人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贫困与疾病有着天然关系,因为人们会因为疾病而寻求卫生服务,而在享受卫生服务的同时,不得不支付相对于收入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服务费用,而由此陷入贫困。特别是农民本身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就低,加之医疗、教育等资源匮乏,“贫病循环”成为农民的噩梦常态。据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思想解读,减少收入贫困,提供医疗现金救助,决不应该是医疗救助政策的终极目的。

3改进医疗救助制度的措施

31提高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消除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排斥或歧视,提高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保证其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等应有权利,能够维护贫困者的人格尊严,促进贫困阶层进入主流社会,避免贫困人口边缘化。根据阿玛蒂亚·森的理论,健康与劳动力市场有很大的关联,是劳动力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健康状况降低会给劳动力带来直接和间接损失,政府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加大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投入,不仅能增强全体劳动者基本就业能力,减少贫困,提高人力资源,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农民医疗保障,这是一种全新发展思路体现,即社会投资理念,这种理念已突破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变成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推动经济高效发展。

32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意识

健康体魄是个人发展及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很多农民对于农村医疗保障观念意识不强,低收入者越不清楚医疗救助制度,越不愿意参合。这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医疗救助和新农合是相互并存,人均每年缴纳几十元参合费用,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不是问题,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还是一笔很不划算的开支,尤其是自己一年身体健康,那参合的钱就白白亏掉不合算,为了眼前利益,不缴费参保。自然在患病之后得不到新农合救助,更不要说医疗救助资助。另外,农民不仅对于农村医疗救助体系持怀疑态度,怀疑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公正、不透明,自己参合只是把钱送给了有钱有权的人去看病。同时还担心政策不稳定、不长久,自己利益会受损。这些都大大影响了贫困农民参合医疗救助的积极性。

33有针对性的医疗救助到医疗预防的转变

目前的医疗救助一般是单一的事中、事后救助,如果能把疾病扼杀在萌芽或有效控制状态,则需要重视对贫困的预防干预,即从医疗救助向保护预防。具体来说,中国未来的农村医疗救助政策应针对当前贫困农民的特征和主要风险,有针对性地救助,针对有劳动能力,暂时或偶尔陷入贫困的家庭。这类家庭,若能给予及时有效针对性救助,则会增加他们摆脱困境的机会。否则,暂时的困境可能会导致长期贫困,甚至陷入贫病恶性循环中。突发疾病致贫,致贫原因及致贫后家庭情况也很不同,因此,对这类家庭救助必须针对其致贫原因和家庭自救能力实施相应个性化救助方案。在操作上可为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等。救助目的为保护其家庭生产能力,帮助度过暂时困难,从而避免因一时困境而致生产能力受损。例如,对新农合报销医药费后仍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减免最低起付线等医疗救助,减免贫困家庭子女的学杂费等。

34能力再造,开发扶贫

提供就业机会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是一种能力再造,有了这种能力再造,农民可脱贫致富。这也是调整扶贫策略的做法,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开发扶贫基础上灵活变通,增加一些直接为贫病家属及子女提供就业培训和服务等能力再造的功能,让多种方式直接惠及贫病农民。

当然,上述政策实施需要资金来源,这需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筹资机制。同时需整合农村医疗救助政策的运行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及互联网的作用,把预防、扶持和救助等不同作用的政策工具在同一个平台上协调运行。还要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维权渠道和绿色通道,这是保证政策资源的使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蒲川,游岚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10(3)

[2]李沛露,冯显威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 、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思想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优化——以安徽省利辛县为例”(项目编号:SK2016B012)相关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反贫困贫困
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反贫困研究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