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卫生科教片的拍摄风格
2017-05-04谢军
谢军
【摘 要】卫生科教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科教片形式,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理论基础是卫生科学知识、基本形式是视听语言、创作目的是宣传健康教育。传统意义上讲,科教片因其传递的知识信息较为循规蹈矩,常常给人带来无趣乏味、刻板说教的印象,本文拟从卫生科教片的拍摄风格入手,阐述如何提高卫生科教片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以期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方式将卫生科教片为更多的观众所喜爱,将卫生健康知识传播得更为广泛。
【关键词】卫生科教片;拍摄风格;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J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30-02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对卫生科学知识、社会健康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气功大师”、微信谣言都从反面反映了公众卫生健康知识的匮乏。作为宣传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卫生科教片成为了新媒体时代影视工作者、卫生工作者以及相关政府机构偏爱的影视传播方式,大量卫生科教电视片、微电影出现在银幕上。但大量的卫生科教片还存在形式创新、内容陈旧的问题,未能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因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建议在拍摄卫生科教片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四个注重”。
一、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科学性是卫生科教片的“体”,艺术性是卫生科教片的“用”,体用并举才能更好地完成科教片所承担的运用电影技法传递科教知识的任务。从“体”的角度讲,要严格把好内容关,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做到严谨严谨再严谨,仔细审核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是否界定清晰,片中引用数据是否详实可靠。特别是对于阐述科学原理的卫生科教片,确保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尤为重要,对于一些短时间内无法得出结论的猜测和论断,必须加以说明,对于学术界不同意见之间的争鸣,也应当不偏不倚地客观陈述。从“用”的角度讲,卫生科教片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不简单介绍高深的知识、难懂的概念,而要从日常生活的小片段切入,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这就需要在选材阶段突出更具“烟火气”的素材,同时兼顾所选用的片种样式。素材准备妥当之后,还应当仔细考虑谋篇布局,是平铺直叙、开门见山,还是柳暗花明、悬念倒序,在摄制之处就应当明确,这样才能在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加入趣味元素,融入精彩的影视化艺术。进行摄制时,卫生科教片的摄影风格应该尽量平实自然,“功夫在诗外”,把看似随意的抓拍,自然质朴地反映卫生科学的技能、知识、理念。考虑此类电视片节奏较为舒缓,可以更多地应用固定机位、高速摄影等方式,将画面元素的动静结合起来,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也可大量采用延时摄影的方式,将细胞分裂、细菌繁殖等形态更加精彩地呈现给观众。
二、注重说理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与书籍、报纸等媒体不同,影视作品注定要通过画面感和趣味性抓住受众的眼球。从分类上说,科教片也是引导的电影类别,切中观众兴趣点是拍摄卫生科教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一部卫生科教片观众不欢迎,那它所阐述的科学知识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如果把摄制卫生科教片等同于出版一部教科书,那无疑是走了一条没有出路的老路,舍弃了长处,自曝了短处。一部卫生科教片的长度是十或二十分钟,让观众在这么短的一段时间内了解作品的科学内涵是十分不易的。这就要求作品高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自发进行思考。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看卫生科教电视片,特别是看普及性的卫生科教片,不仅要求得到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得到一定的娱乐和美的享受。人们要求卫生科教片摄制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趣味盎然,使人们能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满足求知的欲望。呆板、乏味、观看时吃力费神的卫生科教片,观众是不欢迎的,它所阐述的科学知识也往往不能为人们理解、接受。
三、注重传统方式与科技手段结合
科教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如果将《饮水卫生》(1934,明星公司,江苏省政府主席陈果夫编剧,35mm,无声,6本)作为中国卫生科教片的滥觞,那么我国拍摄卫生科教片的历史已经超过了80年。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技术在进步,但科教片拍摄的核心理念还是在于培养受众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当下,CG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卫生科教片中,常常用来还原历史事件、诠释微观世界等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3D技术大大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科教片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也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来更新科教片原有的拍摄制作,但近几年能够运用多种技术手段拍摄制作的科教片十分罕见,这就导致科教片的拍摄制作在原地停滞,不能和表现手法丰富感染力很强的电影一样吸引广大观众,抓住他们的眼球。
四、注重分镜头台本撰写
不论对于何种影视作品,剧本始终是创作的重中之重。卫生科教片创作依据的“剧本”一般称之为台本。分镜头台本作为科教片二次创作基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教片的水平与质量。
一是强化“形声光色美乐”。形主要是指画面内容表现的形象要生动、动态协调、造型优美。声主要是指解说和音响效果。卫生科教片的解说要兼具精练、优美,并易于上口。光的效果也不容忽视,灵活运用光晕、光环和光的造型,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带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享受。此外,编导要在分镜头稿本时就立足主题,通盘考虑音乐的适配性。
二是融入更多故事化元素。卫生科教片与一般影视作品不同,一般涵盖大量信息,传播的知识也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根据一些国内外优秀的科教片经验,采用故事化的手段描述知识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用故事化的理念轻松讲卫生科技知识,兼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猎奇的故事情节,就能牵着观众的鼻子走。而编导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故事中,巧妙地融入科普知识,在引人入胜的前提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长了知识,然后,在恍然大悟中,获得愉悅的享受。
三是巧用悬念吸引眼球。营造悬念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也是科教片常用的制作技法。事物发展的过程往往充满曲折,存在营造悬念的空间,利用矛盾冲突制造紧张感、代入感,让观众不知不觉被吸引,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卫生科技知识,通过科学探索来实现传播知识的目的,通过悬念破解来强化知识传播的趣味性。悬念设置一般要从卫生科学知识中寻找。第一,要预先设想好所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采用平行式、垂直式、对角线式、曲线式、框架式等构图方法加以描述。在机位摆放和设定过程中,利用镜头移动实现三维构图。为了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有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图片的形式取代画面文字,更加简洁明了地表述。例如央视卫生科教片《神奇的微量元素“硒”》一片中,在阐述克山病时就选择图片作为过渡连接的素材。第二,要关注景别变化。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纵深感,要尽量细致地对画面层级进行划分,增强镜头语言的表现力。景别变化应当循序渐进,综合运用前进式句型、后退式句型、环形句型,避免突然转换造成突兀感。第三,在分镜头构思时就要考虑好镜头组接。镜头组接手法符合画面内容的逻辑、遵循镜头调度的轴线规律,灵活运行淡出、淡入、虚化、叠化、光效等技巧,保持动作衔接具有连贯性。
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科教节目看,历史类(百家讲坛)、考古类(考古进行时)、地理类(地理中国)等科教节目点播量较多,而卫生健康类的科教片(健康之路)点播量则较少。因此,我们卫生影视工作者要把卫生科教片拍得更具艺术性,还需要精巧构思、生动呈现。
作者简介:
谢 军(1968-),男,大专,汉族,浙江杭州人。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称:四级摄像师。研究方向:健康教育声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