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正确与手段高明
2017-05-04
司马光复出为相,车马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近日读史书,看到王安石变法。他为了富国强兵折腾了很多年,但效果寥寥。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驾崩了,司马光复出为相,看看老百姓是怎么反应的?司马光车马所至,民遮道聚观,马至不得行,曰:“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可见当时天下人为王安石所苦,而司马光任相执政一年半,就干了一件事儿,废除新法,然后就去世了。老百姓是怎么反应的?噩耗传出,“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在灵柩送往夏县时,送葬之“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至于画像祭奠的“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王安石改革为什么不受百姓待见?并不能简单地说改革就是进步,保守就是反动。改革是正确还是错误,需要详审政策的内容而不是粗看政策的名目。社会之常态,古代本来就是人民自由自发自然之经济,所以司马光等所谓保守派,保守的是政府不与民争利的传统;王安石等所谓的改革派,改的正是这个传统,要求政府干预管制经济,相反,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先改的是违反经济规律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改革开放中的保守派,保的是政府计划经济的传统;改革派,改的是计划经济的传统,与市场经济接轨,回归经济和社会的本原。所以,美国的市场派也自称保守派,自称古典自由主义者,而非自由主义者,现代自由主义在现代美国实际上是左派标签。不审时度势,不考察背景,盲目地以改革、保守贴标签,无疑是刻舟求剑!
王安石堪称公元11世纪的凯恩斯,他的富国政策是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宋辽缔结澶渊之盟达成了长期和平,是被后世称道的。每年的所谓岁币,其實在富庶的大宋只不过相当于一个州的岁入,低价买和平,以低廉的经济代价换取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宋辽两国都享受了和平红利。其实宋辽双方从官到民都不愿打仗。王安石搞强兵主要是为了打西夏,结果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丧师辱国。司马光相反,以土地换和平,外交解决边境纠纷,在战略上是非常高明的,否则,一向标榜气节的宋朝一代,没有道学家为这件事指责过司马光为汉奸,反而都批评王安石挑衅。北宋的灭亡,不是因为和平协议,而是恰恰违背了盟约,宋徽宗和金秘密签订海上之盟背信攻辽,结果唇亡齿寒,引来金兵南下的靖康之耻。辽国使者韩昉在出使北宋时在庭院中哀号:“辽宋两国,和好百年。盟约誓书,字字俱在。你能欺国,不能欺天。”
富国强兵,是没有争议的,无论是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还是历代宋朝皇帝,他们共同的愿望都是富国强兵。但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采取的政策手段对不对?他的动机正确能证明手段高明吗?他的政策到底是在富国强兵还是在误国?掩卷感叹: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给自己的人民带来和平、富足、有尊严生活的政治家们。
猜你喜欢
——司马光
——从乔治·罗奇伯格的《和谐弦乐四重奏》研读他的《生存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