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琼剧的彩旦

2017-05-04刘开怀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行当表演特点

刘开怀

【摘 要】琼剧与中国其他地方戏曲艺术一样,都具有虚拟性、程式性的表演艺术特点,但其在行当划分上却略有不同。琼剧分五大行:生、旦、净、末、杂(丑),琼剧彩旦这一行当,既与各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彩旦的表演有所相似,但又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戏曲;表演;行当;彩旦;特点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54-01

琼剧起源于海南,是在由闽南、粤东传入的“闽南杂剧”的基础上,既“官琼杂陈”、“错用乡音”,又“只沿土俗”,吸收海南本地的“村坊小曲”、“里巷歌谣”、民歌杂调、歌舞八音、道乐佛曲而于明末清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琼剧用海南话(属闽南方言语系)演唱,极富乡土特色和地方韵味,并随着琼剧艺人的足迹流传于东南亚一带。

作为戏曲表演艺术,琼剧的角色行当,在剧种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变化。从清代中期流传下的《三娘磨面》、《槐荫记》等剧本看,有生、旦、净、杂(丑)四種,而末行一类的角色,基本上由生、旦、净赶场兼演。到了清咸丰年后,一因粤伶来琼,再就是自道光年起琼剧频繁到越南、暹罗(泰国)、马来亚、星州、吕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文莱等地演出,有了更多与粤剧交流的机会。琼剧仿效粤剧行当体制,末从杂行和净行中分化出来,生行里的黑须也逐渐归到了末行里,由是,末行独树一帜,成为单独的一类。清代后期,琼剧表演体制分为生、旦、净、末、杂(丑)五大行,每一行又有若干的分支。如琼剧的旦行,就包括正旦、贴旦、花旦、老旦(婆脚)、彩旦、梅香旦、武旦等。

在戏曲表演中,“彩旦”俗称“丑婆子”,多扮演滑稽风趣或奸刁的女子,也有性格爽朗无拘无束的逗笑角色。从行当的特点来说,在化妆上,很多剧种的彩旦一般都面涂白粉,再搽厚重胭脂;唱念方面,彩旦均以本嗓为主;表演方面,则以丑角应工。总的来说,彩旦多重说白,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京剧中,这类角色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有的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如《拾玉镯》里的刘媒婆、秦腔《看女》中的任柳氏等。

琼剧彩旦,也称“泼妇旦”、“媒妈旦”,专门扮演泼妇、荡妇、鸨婆、媒妈等不正派人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琼剧彩旦在传统扮相上,头饰一般或扎长鬃辫,或重叠鬃结,或结舟型、粑型鬃等,且还满头插花,夸张之极。在表演上,琼剧彩旦的做工比较自由,且以贴近生活为主,多是由演员即兴发挥,或风趣、或刁悍、或粗俗,逗笑时出。

琼剧彩旦大多足登花鞋,不是手执大花扇、大圆扇或大羽毛扇,就是甩一米见方的大手帕,或手持约一米长的旱烟筒或五寸大绣花烟袋等,所走台步或前或后,身体摇摇摆摆,进退不定,且常用男老生台步,喜剧味颇浓。在唱腔方面,彩旦演员喜多加余音杂调,且常用虚字垫词。据《中国戏曲志·海南卷》所载,清末民初演彩旦的名家就有莫发兰、陈顺强、梁永蛟、萧德凤等人。

如梁永蛟(1879~1946),他是“永”字科班馆出身的老旦(婆脚)演员。因其左手缺一指,故号“九爪”婆脚。过去从事琼剧演艺的少有女人,梁永蛟虽男扮女装,但嗓音很好,颇有中老年女人声音的味道,加之他在唱腔上吸收杂脚(丑角)的唱法,颇具特色。而且梁永蛟喜在每唱第一句戏文或在道白、独白时添一“咳”字,好似喉咙有痰卡住一般,令人发笑。在表演上梁永蛟也喜标新立异。因其本身是个男人,对男人平常生活的习惯性动作很熟悉,所以他也喜在表演中用男人经常用的手势动作,指指点点,加之其表演身段、台步、动作、神态等均与其他老旦、泼妇旦明显不同,故引人发笑。尤其在演泼妇、媒妈、鸨婆一类角色时,他常出人意料地或使用三尺宽的手帕,或手掌大的八角葵花扇,或十几公分高的高跟鞋……等等,对刻画反派人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常以一个不大的角色而使全剧生辉,在观众中有“天生的反派演员”美誉。(见《中国戏曲志·海南卷·传记》第634页)

再如萧德凤(1902~1973),也是科班出身的老旦演员。他不仅演老旦名重一时,享有盛誉,饰演媒婆、鸨妈这一类反派人物也是极受观众称道。如《三才者》中的乌鸦,《卓文君回书》中的媒妈,《浪仔推车》中的三九婆等人物,既极为生活化,又均见个性,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中国戏曲志·海南卷·传记》第666页)

2013年,我团排演《盼郎归》一剧,我在剧中饰“张春奴”一角,这是个属“泼妇旦”的角色。地方琼剧发展到了今天,琼剧的彩旦行基本上都是学京剧彩旦的表演。也由于琼剧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名家的表演技艺很少得到传承,大多只留下一些文字方面的记载而令人遗憾。但在饰演张春奴这个角色时,我还是尽可能地以贴近生活的形式去表演,比较贴切地塑造了张春奴这一人物形象。在“2013年海南省琼剧传习与展示活动”中,我获得了“表演奖”,这应该是对我创造的这个戏份并不大的角色的肯定吧。

猜你喜欢

行当表演特点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