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山有铁龙
2017-05-04妙不可言
妙不可言
在中国的辽宁北部,有一座因煤而建的小城,名曰调兵山。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五十多年前的1958年,先辈们就开始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安家建井、开采煤炭。当乌金滚滚时,煤炭运输势在必行,于是,一声声清脆的汽笛声打破了小城的宁静,一台台雄壮威武的蒸汽机车陆续在这里落户,也就是从那时起,兵山开始焕发出生机与希望……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的五十载峥嵘岁月,不论是风霜雪雨还是酷暑严寒,条条铁龙犹如跳动的音符在百里矿区铁路运输线上呼啸穿行,昼夜飞驰,奏出一曲曲激荡雄浑的华彩乐章。
70年代前出生的人对火车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交通工具相对匮乏的年代,火车曾让多少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即便不能坐上火车,就是跑到很远处去体味一下风驰电擎的瞬间,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满足。而这里得天独厚的蒸汽机车资源,就曾担负着矿区四面八方的矿工上下班短途的通勤任务。40年间,至少两代人曾与火车朝夕相伴,火车给他们留下了最深的时代烙印和最美好的青春回忆。尽管如今交通工具已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可许多人心中对古老蒸汽机车的真挚感情依然那么深,那么浓……
百年人文史话,今朝续写新篇。如今,蒸汽机车已满载着工业革命的辉煌、时代发展的足迹,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这里的人们对蒸汽机车有着深厚且难以割舍的情感,像敬重英雄一样。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沉淀后,它们在传承续存历史文化中重新粉墨登场,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那一台台巍然的蒸汽机车,俨然在静静地诉说着工业革命的百年传奇。今天,铁龙更加彰显着至尊无上的王者风范,工业革命时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在兵山煤城熠熠生辉。小小兵山城也因蒸汽机车旅游摄影基地、文化交流传播基地、产品制作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四顶桂冠而声名鹊起……中外游客在这里找到了工业革命的历史见证;摄影发烧友在这里聚焦铁龙神韵;影视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将铁龙形象展现在银幕荧屏。
每年的隆冬时节,当兵山银装素裹,国际蒸汽机车旅游节便如约而至,八方宾朋纷至沓来。伴着气势磅礴的蒸汽机车发出的清脆汽笛声,喷吐着白色蒸汽,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儿在旷野中飞驰,钢铁巨龙如蛟龙出海,此情此景令人心潮澎湃,一种震撼力量油然而生。
蒸汽机车给兵山人带来的不只是珍贵而美好的回忆,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每每提及,铁运人津津乐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这里有上游、跃进、建设蒸汽机车21台,其中由唐山机车车辆厂生产制造的编号为1772的中国最后一台上游型蒸汽机车就珍存于此。还有一段关于“美国鸟”的来历更像是故事一样流传。10年前,铁煤集团运输部以一台完好的上游型机车与平煤集团交换了一台KD6-487蒸汽机车,这台由美国利玛公司1943年生产的蒸汽机车,是1945年联合国支援中国建设的50台蒸汽机车中的一台,也是目前仅存的一台。曾先后在郑州、柳州、韶关、平庄服役。这台在平煤已经停运八年的机车经大修后重新上线运行。现在,这极具历史、人文价值的“洋玩意儿”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镇馆之宝。影片《一代宗师》里的宁静傲然、《1942》里的深沉内敛、《建国大业》里的厚重雄健,让“美国鸟”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在影视作品中呈现……世界各地的许多蒸汽机车爱好者为亲眼目睹“美国鸟”的风采不远万里而来,当他们领略到这已有70年历史的蒸汽机车时,更是难掩兴奋、激动之情,顶礼膜拜,热泪盈眶。
历史弥新,余韵悠长。一台台机车似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老兵,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似风雨与共、并肩作战的战友,戎裝待发,再赴征途,不禁让人意气盎然又肃然起敬。古老的蒸汽机车渐行渐远,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它见证了这片热土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它那种承载使命、负重前行,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也正契合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煤矿工人精神品质,赋予了它博大深厚的内蕴。在煤矿后生的心中,蒸汽机车正如自己的父辈,历经风雨,大半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默默奉献,释放出矿工最质朴的情怀,虽普通平凡,却是令他们永远仰视的丰碑。
沧桑年轮,拂去历史尘埃。站在兵山之巅,仿佛看见一条钢铁巨龙正在穿越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那铿锵有力、豪迈深沉的汽笛声、轰鸣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