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版“禁穆令”解禁伊拉克有玄机

2017-05-04唐恬波

世界知识 2017年7期
关键词:阿巴什叶派伊拉克

唐恬波

3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新版“禁穆令”,宣布从3月16日起的90天内,禁止苏丹、叙利亚、伊朗、利比亚、索马里和也门六国公民入境。比起1月27日出台并立即生效、2月初即被法院叫停的旧禁令,新禁令的内容温和许多,例如不再禁止已有绿卡或签证者入境,还特意剔除了伊拉克。不过,新版禁令依旧被夏威夷和马里兰州的联邦法官叫停,并毫不意外地引发了特朗普“司法越权”、“必将上诉”的怒怼。无论“禁穆令”的命运如何,但就从剔除伊拉克这一点来看,特朗普团队或许是对如火如荼的中东反恐战争有了新思考。

得益于特朗普团队的“伊拉克通”

对于最初被列入“禁穆令”,伊拉克方面显然毫无心理准备。一方面,“禁穆令”的官方名称是“阻止外国恐怖分子入境以保护国家的行政命令”,但纵观美国本土近年来的恐怖袭击,鲜少是由伊拉克移民及其后代发动的。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恐袭案的凶手来自车臣,2015年加州枪击案的凶手夫妻分别是巴基斯坦裔和巴基斯坦籍,2016年奥兰多同性恋酒吧枪击案的凶手则是阿富汗移民后代。难怪有伊拉克人愤怒地指出,如果是为反恐而搞禁令,那最先被禁的应是沙特阿拉伯人,毕竟在9.11事件的19名劫机者中,有15人是沙特公民。

另一方面,伊拉克毕竟是美国反恐的关键盟友。当前,伊拉克政府军正在5000多名美国军人的支持下,与“伊斯兰国”在摩苏尔进行激战,接近夺回该组织在伊拉克的老巢。然而,正当伊拉克人多少有点“并肩作战”的豪情时,却冷不丁被盟友从背后捅了一刀,其心情可想而知。正如伊拉克精英反恐部队第二师(美国训练、装备和顾问协助)的指挥官阿利迪希中将所说,“禁穆令对伊拉克人在反恐战争中的牺牲毫无尊重”,“破坏了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反恐部队的士气”。为了报复美国,伊拉克有什叶派议员甚至提出应该停止向美国人发放伊拉克签证,并将所有在伊的美国人驱逐出境。

一贯亲美的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一面出言温和批评美国,努力缓和国内的反美情绪,一面迅速对美国展开游说。在2月9日与特朗普通电话时,阿巴迪着重提出了解禁要求,获得特朗普积极回应。考虑到特朗普一贯的强势作风,这次改口和最终的解禁并不容易,何况伊拉克为获得解禁所做的承诺也不太靠谱。据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说,伊拉克政府承诺加强对拟入境美国的本国公民的审查,然而伊拉克毕竟是一个2013年就获知进口的爆炸物探测器是假货、却坚持使用到2016年的国家,所谓的“加强审查”水分很大,主要是让美国有台阶可下。

简而言之,伊拉克被解禁主要归功于特朗普对伊拉克以及中东反恐战争形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直接得益于在特朗普的国安和外交团队中,十分凑巧地汇集了一些资深“伊拉克通”。刚刚走马上任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麦克马斯特中将曾在伊拉克战场上大显身手,其平定北部城市泰勒阿费尔的经验是美军平叛战的范例;国防部长马蒂斯上将曾是美军在伊拉克的二把手,领导了夺取费卢杰、组织逊尼派对抗“基地”组织等棘手任务;出任国土安全部部长的凯利上将曾任伊拉克西部战区的最高指挥官。而且这三名高级将领都以强调军事行动必须结合政治行动著称。同时,执掌美国外交大权的国务卿蒂勒森在任埃克森美孚CEO时,一手决策了在伊拉克石油领域的大笔投资。据称,这四大巨头都赞成解禁伊拉克,并成功将其落实在了新版“禁穆令”中。

美国“自上而下”,伊朗“自下而上”

2014年以后,美国在伊拉克一心一意地扶持阿巴迪,但这位伊拉克总理的执政之路却并不平坦。由于在党内根基浅薄,阿巴迪始终受到前总理马利基的掣肘,执政之路颇为坎坷。2016年3月和7月,伊拉克石油部长和内政部长分别辞职;8月和9月,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也先后遭到议会罢免。内阁中实权最大的五大“主权部长”已去其四,剩下一个当过总理的外长贾法里还在勉强支撑。由于实在摆不平议会和内阁,阿巴迪只能更加倚重美国的支持,将精力集中在他还相对有发言权的军事和作战问题上。特别是2016年10月宣布进攻摩苏尔,摆出决战的架势,既是要抬升一下自己的声望,更是希望借胜利为2018年上半年的议会大选铺路,争取能连任总理。目前,阿巴迪主要是以美国的鼎力支持来对冲国内政敌的掣肘,他的国际声望也基本来自美国的庇佑。例如今年2月,沙特外长在时隔27年后再次访问伊拉克,考虑到沙特与伊朗毫无和解迹象、沙特对伊拉克这个由什叶派掌权的国家也长期没什么好感,其出访的一大动因就是为了给美国面子:毕竟在特朗普上台后,沙特已经屡次示好,表示愿意与美国加强联合反恐。总之,来自美国的支持稍微少一点,阿巴迪在国内和地区都可能面臨不小麻烦。在反恐战争的关键阶段,解禁伊拉克是美国能给予阿巴迪的一点举手之劳,何乐不为。

比起美国与阿巴迪利益捆绑、借政府总理之手自上而下主导战局的做法不同,伊朗最近在伊拉克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子,即借什叶派民兵搞农村包围城市。2016年10月以后,在摩苏尔之战吸引广泛关注的同时,什叶派民兵已经一路北上,打到了伊拉克西北部、临近与叙利亚和土耳其三国边境的泰勒阿费尔(没错,就是麦克马斯特曾经“平定”的地方)。这一行动的重大意义在于,这是什叶派民兵第一次把势力渗透到了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真正打通了从伊朗到叙利亚的“什叶派走廊”。毕竟在此之前,在伊朗和叙利亚之间隔着一个尽管是什叶派掌权但仍是主权国家的伊拉克,而现在伊朗已直接控制了经伊拉克至叙利亚的陆路。由于泰勒阿费尔的居民主体是逊尼派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与土耳其亲近),又位于摩苏尔和“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大本营拉卡之间的交通要道上,伊朗借什叶派民兵武装之手,进可影响叙利亚战局,退也能牵制土耳其甚至是美国。鉴于特朗普上台后对伊朗追加制裁、威胁修订核协议,交好以色列,面对这样“满满的恶意”,伊朗认为自己实在有必要在伊拉克多抓几张牌。

面对新态势,大家都急了

最近一段时间,中东反恐战场颇有山雨欲来的氛围。摩苏尔战事进展顺利,伊拉克政府军已经攻入了城西的老城区,距离“伊斯兰国”首领巴格达迪宣布“建国”的大清真寺只有数百米之遥。相比之下,“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老巢拉卡的战事则要安静许多,因为作为主攻的叙利亚库尔德人处境微妙,为了给自治保存实力,并无强烈愿望要陷入一场消耗战。但是,两大战场的大规模反恐运动战都进入终盘阶段,各方加紧争夺地盘、增加筹码,以图在战后胜利果实分配的卡位战中占据有利地形。

美国的布局频率就在明显加快。特朗普上台后不久便要求军方制定打击“伊斯兰国”的方案,目前看来该方案的一个具体步骤就是增兵。今年3月初,美军大张旗鼓地向叙北部城市曼比季派出了地面特种部队,据称在叙的地面部队已达到500至900人,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此处的库尔德武装、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军事人员彼此火并,影响打击“伊斯兰国”进程。然后美国又放出风声,准备再向科威特的军事基地增派1000人,可能会被伺机派往叙利亚。至于伊拉克,美国将再次迎来“打赢后怎么办”的难题,几千美军如何留、何时撤,从现在看还并无定数。

地区大国近来的动作也十分频繁。先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访问沙特,与萨勒曼国王会谈,就在叙北部建立安全区争取沙特支持。然后,中东的大国领导人开始频繁访问俄罗斯,埃尔多安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3月中旬先后前往莫斯科拜会普京,而伊朗总统鲁哈尼据称也将在3月底访俄。3月中旬,沙特王储继承人小萨勒曼突然访美,据称主要也是与特朗普和美军方商量反恐事宜。把所有的迹象联系在一起,只能得出“大家都急了”的结论。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阿巴什叶派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Chapter 5 New lamps for the old
阿巴扎拜师(下)
阿巴扎拜师(上)
论《云中记》中的阿巴形象及其意义
新千年沙特什叶派问题的演进与前景
激战正酣
伊拉克战争关键人物今何在
爆炸“侵袭”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作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