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多肽对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17-05-04朱满意韦正祥

浙江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多肽细胞因子脑出血

朱满意 韦正祥

脾多肽对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朱满意 韦正祥

目的 探讨脾多肽对急性脑出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86例急性脑出血伴SIR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脾多肽联合治疗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脾多肽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10ml/d静脉滴注10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3、7、10天的体温、呼吸、心率、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1水平的变化,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 结果 脾多肽联合治疗组体温、呼吸、心率、WBC较常规治疗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或0.01)。两组患者hs-CRP、TNF-α、IL-1水平在治疗第7天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脾多肽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0.01)。脾多肽联合治疗组MODS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致SIRS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能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

急性脑出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脾多肽

脑出血是指无外力损伤的原发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基础,若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从而减轻SIRS,可防治MODS并降低急性脑出血的病死率。脾多肽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激活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2],在某些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的预期[3],对于急性脑出血诱发的SIRS患者理论上应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笔者采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诱发的SIRS患者,观察脾多肽对急性脑出血致SIRS的疗效及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1水平的变化,同时统计MODS的发生率,探讨脾多肽在此疾病中的临床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综合ICU住院的急性脑出血致SIRS患者86例,男49例,女37例。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4],并经颅脑CT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发病后于24h内入院;(2)年龄40~75岁;(3)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发病前有明显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症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4)3个月内无脑卒中史,女性患者无服用雌激素史。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脾多肽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3例。脾多肽联合治疗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1~75(57.5±8.9)岁;出血量29~55(41.8±7.2)ml;APACHEⅡ评分15~36(30.2± 5.1)分;基底核区出血18例,丘脑出血16例,脑叶出血9例;入院24h内应用呼吸机37例。常规治疗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0~73(58.2±9.3)岁;出血量28~56(42.6±6.7)ml;APACHEⅡ评分13~37(29.6±5.5)分;其中基底核区出血17例,丘脑出血18例,脑叶出血8例;入院24h内应用呼吸机39例。两组患者在入住ICU时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脑出血量及呼吸机应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IRS诊断标准依据美国胸科学会/危重病医学会联席会议提出的标准:(1)体温>38℃或<36℃;(2)心率>90次/min;(3)呼吸>20次/min,PaCO2<32mmHg;(4)WBC>12×109/L或<4×109/L,幼稚细胞>10%;具备上述4项中的2项及以上者即可诊断。MODS诊断标准依据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5]。本研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脱水、抑酸、营养支持、控制血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稳定等综合治疗。脾多肽联合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脾多肽注射液(吉林丰生制药有限公司,2ml/支)治疗。具体方法:将10ml脾多肽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连续静脉滴注10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每天SIRS表现变化,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WBC及MODS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7、10天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3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hs-CRP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TNF-α水平。相关试剂盒购自北京邦定生物医学公司,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1、TNF-α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IRS表现的变化及比较 脾多肽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后患者体温、呼吸、WBC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治疗后第7天改善更显著(P<0.05或0.01);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第7天才有所下降(P<0.05),脾多肽联合治疗组体温、心率、呼吸、WBC比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加快,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IRS表现的变化及比较

2.2 两组患者hs-CRP、IL-1、TNF-α水平比较 脾多肽联合治疗组血清hs-CRP、IL-1、TNF-α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第7天开始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0.01),在治疗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MODS发生率比较 常规治疗组发生MODS共23例,发生率为53.49%;脾多肽联合治疗组发生MODS共13例,MODS发生率30.23%;脾多肽联合治疗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hs-CRP、IL-1、TNF-α水平比较

3 讨论

重症脑出血患者中多合并MODS,病死率极高,且预后不良,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明确其病理生理机制,选择有效的药物防治对其病程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是造成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不仅直接引起脑组织肿胀,同时也是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出血早期产生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加重了脑出血引起的局部神经损害[6]。急性脑出血后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不仅脑组织局部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过度表达[7],而且IL、TNF-α等细胞因子的失控性释放也会造成炎性级联反应,诱发全身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导致SIRS。SIRS作为部分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若炎性反应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将进一步恶化,进展为MODS[8],结果导致患者致残率、病死率升高,直接影响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因此能否及时阻断SIRS向MODS发展成为治疗及改善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

诸多研究表明,失控的SIRS可能在MODS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多种疾病发展至MODS的前期表现,是导致MODS的共同途径[9]。SIRS是指机体遭受各种打击后所产生的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内毒素是SIRS的触发剂,其后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SIRS的最初启动。在受到损伤的过程中机体不仅作为受害者,同时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其基本病理变化是机体内促炎-抗炎自稳失衡,机体过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使许多生理生化及免疫通路被激活,引起免疫失控、免疫紊乱及持续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形成一个不断放大的连锁反应,从而引起组织细胞功能的广泛破坏,最终导致MODS的发生。当机体发生SIRS时会产生促炎介质,如IL-1、TNF-α等,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其他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TNF-α主要参与机体炎症过程和免疫过程,是单核巨噬细胞在内毒素、炎症介质等的作用下生成的一种多肽,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IL-1β,从而激活细胞因子间的级联反应并形成放大“瀑布效应”[10]。IL-1是一种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免疫炎症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hs-CRP是机体内重要的抗炎介质之一,其浓度在体内较为稳定,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因而被作为监测各种炎症状态的经典指标。hs-CRP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人体内血清中的浓度极低,但当组织损伤或炎症反应发生时,其在血清的浓度急剧升高,在脑血管病中hs-CRP可直接促进单核细胞释放组织因子,从而导致凝血纤溶机制失衡,造成脑血管发生缺血[11-12]。

脾多肽作为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已应用于临床[13]。有研究显示脾多肽注射液在治疗感染过程中具有激活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加速免疫系统功能的修复,加强对感染的抵抗力和机体的免疫力[14-15]。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在激活非特异性免疫的同时,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并激活成为致敏淋巴细胞,从而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触发和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此外还有调节NK细胞、巨噬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因此本研究对脑出血合并SIRS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脾多肽,并与常规治疗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该组患者SIRS各指标的改善要明显优于仅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相关炎症介质IL-1、TNF-α及hs-CR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可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脾多肽注射液可以减少SIRS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损害,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充分说明脾多肽对脑出血合并SIRS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为脾多肽通过降低患者血浆中相关炎症介质水平,阻断及延缓SIRS向MODS进展,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然而本研究尚未对患者更远期的疗效进行随访跟踪,这还有待于后续研究作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探索。

[1]贺传沙,鲁远君.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11):1391-1393.

[2]孙燕,王冬梅.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34):58-60.

[3]彭朝胜,盛晓燕,田力,等.脾多肽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北京医学,2015,37(2):184-187.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6-381.

[5]王今达,王宝恩.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46-349.

[6]Arthur,Moritz L,Wei M,Simone Z,et al.Comparison of humoral neuroinflammation and adhesion molecule expression in two models of experimentalintracerebralhemorrhage[J].Experimental &translationalstroke medicine,2011,3(1):11.

[7]张逸,苏瑞文,徐晓莉.急性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3):71-73.

[8]周武,王雪晴,刘汉伟,等.急性脑出血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CD62p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J].中国综合临床, 2008,24(10):1014-1016.

[9]陆莹,肖刚.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国急救学,2014,34(12):1150-1152.

[10]Feng T,Yunfeng N,Jinbo Z,et al.Single immunoglobulin IL-1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attenuates the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549 cells[J].Chemico-biologicalinteractions,2010,183(3):442-449.

[11]黄少敏.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脂联合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82-83,89.

[12]朱海生,王振贤,段香芬,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青年脑梗死患者关系的探讨[J].西部医学,2012,24(2):299-300.

[13]谢猛,马福,李洪渊.小剂量脾多肽对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过程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3,34(6):761-763.

[14]武春涛,刘亮,徐永峰,等.脾多肽对胰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12):906-913.

[15]彭朝胜,盛晓燕,田力,等.脾多肽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北京医学,2015,37(2):184-187.

Efficacy of lienal polypeptide in treatment of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

ZHU Manyi,WEI Zhengxiang.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Chuzhou First Hospital,Chuzhou 239000,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lienal polypeptide in treatment of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complicated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 (SIRS). Methods Eighty six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SIRS were randomized assigned in study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comprehensive therapy was given to both groups.The addition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lienal polypeptide 10ml/d was given to study group for 10d.The symptoms of SIRS were observed;serum hs-CRP,TNF-α and IL-1 level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3,7,10d after treatment,the incidence of multiorgan disorder syndrome(MODS)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rate of SIRS in study group was more marked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Serum hs-CRP,IL-1 and TNF-α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of pretreatment after 7d of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0.05),however,the changes were more marked in study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MODS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Lienal polypeptide inj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ODS,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inhibi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SIRS.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syndrome Lienal polypeptide

2016-12-31)

(本文编辑:严玮雯)

10.12056/j.issn.1006-2785.2017.39.7.2017-10

239000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朱满意,E-mail:manyi2010@126.com

猜你喜欢

多肽细胞因子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
徐寒梅:创新多肽药物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