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2017-05-03韩秀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课教师

韩秀华

摘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心中装着课标,在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里,对学生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还语文课以“语文味”。本文就针对此作一简单探究。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味;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114

眼下,语文教学中“生本教育”“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一些高效课堂模式相继出现。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的机会多了,“顾此失彼”的现象随之产生了。教师往往只注重了课堂的模式,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热闹的课堂背后往往令人瞠目: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上到底学到了什么?语文课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基本含义指一个人的修养,还可以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与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词,它包含了学生通过一定的语文实践而获得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的方法及习惯等。即以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比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等。也就是说,语文课要教会学生“语文的”东西,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养成”和“习得”一定的语文素养。我们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者,应该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回归常态。

一、利用“课文”,教好“语文”,落实语文教学任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好的范例。教师在语文课上,应通过这个例子,教会学生识字、阅读、写作。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而并非教课文,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教课文”的误区,走向“教语文”的境界,使语文课真正彰显“语文”色彩。

《花钟》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说明性文体。写了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还谈到修建“花钟”。文章结构清晰条理,语言生动有趣。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实乃一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教材,学生在提升语文能力的同时,还能学到一定的科普知识,得到美的熏陶。然而,正是这个“花钟”,使许多教师“误入歧途”。曾有一位教师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是这样设计的:

自读提纲:

1. 自读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文中描写了哪几种花?

2. 同桌互相说说这些花分别是什么时间开放的。

3. 设计一个花钟。

学生自学完这段课文后,教师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学生很准确地找出了课文描写牵牛花、蔷薇花、睡莲等九种不同的花以及它们开放的时间。紧接着,学生“饶有兴趣”地在黑板上“展示着”以自己设计的很个性的花钟。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在學生“精彩的”“画”钟场面中结束。教师只是在设计“花钟”上花费了心思,恰恰忽视了语文课的任务。“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同样是写花开,但是不同的花,作者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描写,这就是学习的重点。语文课不是科学课、生物课,仅仅停留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层面上是远远达不到语文课的目标的。学生只有通过习读文本,才能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我们的教学才能通过“课文”这个例子,达到“教语文”的境界。

二、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还课堂“语文味”

如今的每一堂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方便快捷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更是随“课”可见。它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可以使学生穿越时空领略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的利用只有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富有情趣而又不乏“语文味”。

在刚刚结束的霍州市中小学教学新秀的评选活动中,我们小学语文组高段教学所选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文章题目是写毁灭,但却用大量的篇幅写了它辉煌的过去。反衬出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毁灭,损失惨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利用相当重要,学生要理解课文,应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因此,教师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过去与现在的资料,特别是一些直观感人的图片与视频资料。遗憾的是,大部分教师对“语文课”要求把握的有偏差,语文课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课,貌似政治课、历史课。课上,教师仅仅让学生观看了圆明园被毁灭的影片,引导学生欣赏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而没有带学生去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去了解圆明园,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及谋篇布局的巧妙。特别是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句子,这恰恰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学生只有认真仔细反复地去读,才能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才能有所突破。

如今,电子白板、数字媒体技术作为课程的外在资源已被我们广泛利用,我们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才能凸显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还语文课以“语文味”。

语文课要突出语言性,要增加语言学习的分量,要直面语言,增强语言的学习。现在很多的语文课上成了情感课、政治课和活动课等,强调表演等,偏离了语文课的本质。课堂要直接面对语言,语言的学习、训练、迁移,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学习语言。语言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外延。在学习过程中,还有精神上的、文学上的内容,要整体上把握,整合课程资源,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仅仅关注语言也是不行的,不仅要加强字词句的训练,还要从语言的学习上体会精神上的、人文上的享受等,体现浓浓的语文氛围。努力克服干巴巴的讲解和训练。

语文课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要心中装着课标,在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里,对学生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还语文课以“语文味”。

(作者单位:山西省霍州市教科局教研室 031400)

猜你喜欢

语文味语文课教师
语文课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秋天在哪里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美育教师
语文课代表的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