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仲淹的赤子之心

2017-05-03张君燕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7年2期
关键词:涌泉相报刀切节操

张君燕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在13岁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因为家境贫寒,范仲淹每天总煮一锅米粥,经过一晚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和一点腌菜吃。尽管如此节俭。断炊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有一次,范仲淹带来的米已全部吃完了,而距母亲给他送米的日子还有十来天,范仲淹不愿意麻烦别人。只好喝凉水充饥。在老师戚同文发现异样并追问下。范仲淹才说出了实情。戚同文当即带范仲淹吃了饭,还送了他足够10天吃的米。不过,范仲淹并没有对戚同文的“大恩”感激涕零。只是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这让很多人意外、不解甚至谴责,因为戚同文以前也帮助过其他学生,他们不仅连连感激,还都信誓旦旦地表示。来日一定涌泉相报。对于人们的指责和议论。范仲淹都默不作声。

之后,范仲淹考取进士,走上了仕途。13年后(1024年)的一天,正在兴化任县令的范仲淹匆忙赶到应天府,看望旧日恩师戚同文。原来。戚同文家中突遭变故,这使平日乐善好施,不蓄积财产的戚同文一時措手不及,陷入了困境。范仲淹得知后,立刻快马加鞭赶来。为戚同文送来了足以渡过难关的银子。此时。戚同文感动地说:“那些曾经坚定地说要报答我的人,此刻都不见踪影,倒是当初什么都没说的你,现在却及时赶来了。”后来,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涌泉相报刀切节操
有感“节操”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狐狸的钱袋》读后感
爆笑中式散装英文
切一切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喜旱莲子草时空传播规律研究
科学的节操就是没有节操
滴水之恩,用拳相报
高级黑
C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