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著作权侵权中专家证人制度研究

2017-05-03孙立智

现代交际 2017年3期
关键词:侵权著作权

孙立智

摘要:知识产权是保护作者合法权利的有效法律手段,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有关版权诉讼和著作权侵权的事件越来越多,在审判版权侵犯问题时,由于版权的专业技术性要求很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具备专业版权知识的专家证人,协助案件的处理,才能保证裁判的公正性。我国之前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一般采用的是鉴定制度,近几年来,随着案情的深入发展,专家证人制度越来越受欢迎。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本文主要介绍专家证人制度实践现状,并对其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著作权 侵权 专家证人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55-01

在司法案件中,著作权侵权行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模棱两可的问题愈来愈多。要解决这些复杂问题,需要强大的专业技术作为后盾,于是专家证人制度开始有了它应有的位置和意义。如今,著作权侵权行为简单方便,成本低,使不法人员有机可乘,而对著作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与其相关的法律制度,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一、我国著作权侵权案件专家证人的现状分析

(一)专家证人制度的时代需要

鉴定制度是相关专业人才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对版权问题进行专业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版权案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定制度专业性较强,但实施成本高,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为了保证版权案件的专业化,专家证人制度被提上了日程,并越来越被重视。其次,法官虽然法律知识深厚,但对版权的专业知识也有盲区,有关专家虽也可以对其进行判断,但这往往得不到原、被告双方的肯定和认同,也会存有暗箱操作的可能,使法律制度与司法实践产生冲突,影响了审判的合理性。

(二)专家证人制度起步较晚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专家证人制度被广泛采用。在审理版权相关案件时,专家证人制度,甚至被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采用,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为解决著作权侵权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虽然在审理案件时,有请各类专家进行判断。但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知识产权作出精准定义,致使案件审理争议较多,制度与实践形成制约,严重影响了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

二、著作权侵权的举证责任分析

著作权侵权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制度。在实践中,若原告为其著作权举证,根据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从此条例可以得出,原告完成举证轻而易举。而对被告来说,相对被动很多。被告要证明产品的来源合法,还要列出产品与原告的实质不同之处。这个任务难度较大,要对作品的细节等各个方面作出专业评析,若非专业人士,很难为之。就举证责任来看,被告更需要专业证人制度的帮助。

三、专家证人的特点

专家证人制度的相关定义:专家证人制度是从欧美国家引进来的。欧美国家对专家证人有四个基本要求:一是证词的判断是依赖于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的,不能依赖一般经验。二是专家证人必须在特定领域有所经验,并具备胜任该工作的能力。三是专家证人必须对自己作出的评判加以证明。四是专家证人要根据事实作出评判,并对相关假设性问题,作出肯定回答。专家证人来源广泛。专家证人可以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只要具备专业的相关技术知识,就有可能成為专家证人。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来源于教育培训,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经验所得。专家证人具有倾向性。因为专家证人都是当事人聘请来的,并接受当事人的酬金。所以,在进行举证时,会有意无意地偏袒自己的当事人,成为当事人的“帮手”,而非法律公正的保证。

四、我国对专家证人制度的应用

(一)对专家证人进行严格审核

我国实行专家证人制度的时间很短,实践中缺乏规范性,使法律的公正性受到影响,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对证人的选择标准,国家应给出明确的定位和资格审核制度,确保专家证人的公正。一是重视专家证人的资格和能力审核。专家证人的资格与能力对案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挑选专家证人时,其应具备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并有正确作出判断的能力,提供法律性的专业意见。其次,专家证人应对在领域有充足的经验,并能对案件的内容进行证明和论述。

(二)规范举证流程

传统举证时,由于案件专业性要求较强,法官很难对证人证词作出正确判断,容易受专家证人误导,影响公正。所以,我们必须规范举证的流程,确保每一个举证细节都有据可循,有理可证,并综合多方专家证人意见,对案件审判作出精准分析和结论。

参考文献:

[1]胡露.专家证人制度在我国实行难的原因[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1(160):138-140.

[2]胡朝飞.知识产权案件中的专家证人制度[J].法制与经济月刊,2015(9):39-40.

[3]余哥.构建中国特色的版权诉讼专家证人制度——兼论版权诉讼不宜移植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31):125-126.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侵权著作权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研究
论手机游戏的著作权保护
浅谈体育赛事与体育赛事节目
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台北故宫要告北京故宫“侵权”
美味也有“著作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