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诗中的立体空间与层次美
2017-05-03焦健
焦健
【摘 要】本文探索王维诗中的立体空间与层次美,提出王维诗中的意象组合应置于立体空间中来看待,在立体的空间中进行想象,读者才能摆脱“以画论诗”的惯性思维,更好地还原王维诗歌中的意象组合。在此基础上,读者可进一步理解空间中的层次之美。
【关键词】王维 立体空间 以画论诗 层次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32-02
一、王维诗歌的立体空间
王维之诗在意象组合方面颇有过人处,但囿于苏轼“诗中有画”(《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的评价,人们对王维诗歌的认识常陷入平面化的误区。本文认为,就视觉效果来说,王维诗中景物带来的感受要放在立体空间中考量。
在立体空间内来考量王维的诗歌,想象得越立体,得到的审美感受就会越丰富。不妨来看《终南山》一诗: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首句写终南山接近“天帝之都”,言其高峻;次句写终南山与其他山连接不断绵延至海,言其长远。故沈德潜云:“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唐诗别裁集》)这造成了终南山在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上的延伸,形成了二维平面内“高远”的视觉效果。在颔联中,“白云”“青霭”的变化实质上是其在三个维度上弥散的“汽”,它们允许观察者出和入。出“白云”后回望,三个维度上的颜色同时变白,形成了“先开到闭”的效果,这是“合”;入“青霭”后四顾,它在立体空间中变淡,形成了“先实到虚”的效果,这是“无”。颈联将观察点提升到空中,通过其山脉跨越分野,各处阴晴有异的立体效果,衬托终南山之广,这绝不是二维的图画能够表现出来的。
从对《终南山》一诗的分析不难看出,在立体空间中看待诗中景物,能产生丰富的美感。另外还有一些例子,如在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钟元凯先生认为“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两句“以群山连绵和数峰高耸构成横向与纵向的配合”。这个观点是有见地的:上句中“千里”二字描述的是长度,而“横”字又有宽度的意味。基于这两个维度的描述,“黛色”便在一个巨大的二维平面上铺展开来。下句的“出”字,是对第三个维度—— 纵向高度的描述。有了这个字,山峰便依托于上句构成的平面拔地而起,破云而出。而“数峰”之“数”,又增加了山峰的数量,造成了“高低”,“遠近”的错落感。此二句切不可作“画”来看,否则必定会限制观察角度的变化,也会减损景色壮阔绵延的艺术效果。又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两句,诗中景物形象鲜明,如在目前,但也不宜作“画”来看:一方面,落日会带来多变的颜色光影效果(关于在实际诗境中的光影颜色,请参看拙作《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中“色彩”的再认识》);另一方面,“墟”为村落,其房屋草垛、牛羊工具等事物都存在于现实立体空间中,若只从“画”的角度对其考量,房屋的纵深、道路的曲折、农具的错落、牲畜的种类都将被忽略或简化。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指出:“‘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为超物之境……超物之境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这与陈贻焮先生的说法暗合,其《王维的山水诗》一文指出:“(王维)注意把握并描写客观景物作用于审美主体所产生的浑然一体的整个印象。”二位先生的观点其实都隐含了同一个道理,即王维诗中的景象是客观世界反映在人脑中的统一体,来源于三维世界中真切而实在的景物组合。它们立体丰富且层次分明,与二维平面的“画”是截然不同的。再进一步看《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这两句诗可算受“以画论诗”之累最深的佳句之一,不少学者会将这两句诗转化成一幅简笔画:一横(大漠)、一竖(孤烟)、一条斜线(长河)、一个圆圈(落日)。陈铁民先生的《王维论稿》曾批评这种观点:“线条在现实的物体上是找不到的……比如‘大漠一联,诗人描绘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四样景物的形象,读者感受到的是这些景物的面、体、光、色,而不是什么直线、弧线、曲线。”的确,在这两句诗中,只有“落日圆”可以说是平面视觉效果,“大漠”辽远宽广且起伏不平的沙面,何尝是“一条线”能够表达的?“长河”中浪花的起伏、水流的回旋、泥沙的涌动,又怎么能是一两条曲线能表现得完的?“孤烟”更是如此,烟雾并非一维线条,而是三维立体圆柱。烟柱从下到上,由浓到淡,丰富多变,又岂是“一竖”能够概括得尽的?应该承认,“诗中有画”的确阐述了王维诗歌中景物构成的一些特质,但将逻辑倒转推演,以画论诗,则会漏掉诗中很多视觉上的美感。
二、王维诗歌的层次美
认识了王维诗中的立体空间,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理解其诗的“层次之美”。它包括一维的“距离”层次和三维的“大小”的层次。如“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辋川闲居》)一句中,“屋檐”为一景,“树”为一景,“原野”为一景,“村”为一景,它们依次在平面上从近到远铺展开来。我们考量其美学要素:一方面,从其间隔距离来看,屋檐和树的距离较近,树与原野的距离稍远,原野上的村落又离原野的近端更远一些,四者间距逐渐拉长,这是“距离”层次;另一方面,从景物所占空间看,屋檐最小,树稍大,原野更大,村落的大小又收缩到原野和树之间,四者“大小”变化规律,这是“大小”层次。另如“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田园乐》七首·其五)亦然,从“距离”来看,“远村”的“远”字,点明了村和诗人的间距,而“天边”二字又使高原更加辽远。如此一来,诗人、远村、高原三者形成了“距离”层次;从大小来看,诗人最小,远村稍大,高原最大,三者又形成了“大小”层次。故方回将以上两例并举:“右丞《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与此‘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予独心醉不已。”(《瀛奎律髓》)这两首诗中有何共同特征让其“心醉”呢?笔者认为正是“距离”和“大小”引发的“层次之美”。又如《北垞》一诗: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阑。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许总先生在《唐诗史》中对此诗有一段分析:“近景‘杂树朱栏历历在目,中景‘青林依稀可见,远景‘南川水则明灭幻忽,这就清晰地展现出随‘人眼的远近距离所产生的差异的透视作用下的空间层次。”这段分析中,许先生主要讨论的是近景、中景、远景之间的“距离”层次和“清晰度”层次。另需补充的是,在此基础上,“杂树”之嫩绿、“青林”之青绿、“南川水”之亮绿构成了“色彩”上的层次;“杂树”空间最小,“青林”空间稍大,“南川水”空间最大,这又构成了“大小”上的层次。这首诗中,“距离”“清晰度”“色彩”“大小”四元素都采取了渐变的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并带来美感。它们交融在同样的几个意象中,取得了丰富的艺术效果,显示出诗人在意象剪裁上高超的技巧。类似的还有《新晴野望》一诗: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诗中“郭门”“渡头”为近景,“村树”“溪口”“明田”为中景,“白水”“碧峰”“山”为远景,几组景物呈扇形向外扩展,它们之间的距离造成了人们视觉上的层次感。故葛晓音先生的《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认为:“这首诗中的景物按由近而远的顺序层层推出……造成了像绘画一样分明的层次。的确,若只考虑“距离”间的层次,此诗跟画确有共通之处,都可以放在二维的平面中讨论。但若将其放在立体空间中来考虑,这就不光涉及景物的间距,还关乎景物的深度、厚度、质感。与前文所举数例相似,此诗每层景物所占的空间在逐渐变大,立体空间的层次感造成了“画”所表达不出的美感。
“层次之美”不光涉及上文中所说的“远近”概念,還可体现在二维的平面当中,如“里外”这个概念,它强调的是事物向周围各个方向的扩展。试看王维的《竹里馆》一诗: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此诗使诗人和竹林构成了“里外”的空间关系,诗人独自一人坐于竹林之中,四周是密密层层的竹林。从二维平面来考虑,整个场景以诗人为中心,竹林向四周规律性扩展,由一点扩大到面,形成了“从里到外”的层次;从三维空间来考虑,竹林高耸茂密,而诗人却独自一人栖于竹间,二者在立体空间又形成了“从小到大”的层次。另如《临湖亭》一诗: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
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
此诗与《竹里馆》类似,也形成了以人物为圆心向四周、从里向外扩展的层次之美。只不过与《竹里馆》相比,此诗多出一层:主客俱在湖心之亭饮酒,四周环绕围栏(轩),此为第一层;栏杆之外环绕婷婷芙蓉,此为第二层;芙蓉之外又有湖水碧波,此为第三层。景物从里向外层层推出,形成了“从里到外”的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一层的间距最小,第二次逐渐扩大,而第三层则向外无限延伸。如此一来,三个层次的间距形成了渐变的关系,十分规律。故顾可久在《王右丞诗集》中注此诗道:“远景弥幽,近景可即。澹适乃尔,意兴极玄。”
综上所说,以立体空间的角度来看待王维诗歌,不仅能获得更丰富的感受,还可以此为基础形成层次美。这一点是唐诗研究者应当注意的。
【参考文献】
[1]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6
[2]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70
[3]陈贻焮.王维的山水诗[J].文学评论,1960(5)
[4]陈铁民.王维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73
[5]王维诗集笺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55
[6]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23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王维诗歌艺术论稿”(YB201447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焦 健(1980—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