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
2017-05-03郑淑霞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相继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合作和互惠共赢提供了新的路径,有利于沿线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繁荣,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引。
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一带一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挑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有不同,知識产权保护意识、保护水平和保护制度各有差异。这就为我国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很多问题。
沿线少数国家保护水平较高,比如俄罗斯、新加坡,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我国知名品牌被抢注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商标权具有地域性,在中国注册的商标,只在中国受中国商标法的保护,要想在国外也受到保护,必须到国外进行商标注册,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一些知名品牌被国外企业在当地抢注的现象比较严重。
而沿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欠缺或不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不高,这就又导致了我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被山寨、被模仿的现象比较严重。拿专利来说,要想获得专利权,就必须以公开专利技术为代价,专利技术外溢风险也就增加了,技术公开了,沿线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随之而来的就是模仿现象比较严重,也就使我国企业海外专利被侵权的现象较为严重。
如何防范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的风险
针对上述我国企业的海外风险和问题,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防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随着国际贸易的往来,知识产权遭遇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或欠缺,导致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遭遇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所以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打好品牌战
针对我国知名品牌在国外被抢注的现象,我国企业应该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于一些知名品牌,应该及时在市场国注册,防止被抢注现象发生,如果被抢注,需查找市场国的法律资料,看有没有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同时应结合市场国文化氛围和普通消费者的喜好,及时注册一些商标,做到产品未出,商标先行,打好品牌战。
多种途径保护专利技术
针对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不高的国家和地区,我国专利权被侵权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我国企业应该从多种途径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
一是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核心技术。对于核心技术,可以不申请专利,而作为商业秘密来保护,因为获得专利权的代价是专利技术的公开。这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可口可乐公司借鉴经验。作为商业秘密来保护核心技术的话,就要特别注意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限制知悉秘密人的范围,对商业秘密进行多重加密等。
二是模块化拆分核心技术。如果确需申请专利,我们也可以通过模块化拆分专利技术,可以将整个技术拆分为数个部分,就不同部分各自申请专利,再通过一定系统进行整合,也可以就有些部分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其余部分进行模块拆分来申请专利,总之,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降低被侵权的可能性。
从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来讲,也要建立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防范机制,要制定“一带一路”知识产权总体发展规划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区域一体化制度,加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交流和合作,建立市场国法律法规数据库,培养精通市场国语言和法律的律师,帮助企业组建境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等等,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企业境外维权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晓红.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卓雅玲.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内部化保护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卢海君,王飞.“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张占江,王良猷,李珊.“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5(6).
[5]赵建国.“一带一路”显生机 知识产权添活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04-08.
[6]尹怡然,黄亦鹏.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机制[J]. 广东科技,2015(8).
[7]卢海君,王飞.“走出去”企业知识产权风险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0-46.
[8]漆苏.企业国际化经营专利风险因素——基于专利属性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4(11):139-145.
[9]杨蜀军.融入“一带一路 ”需提升区域经济软实力[J].社会主义论坛,2014(8):34-35.
[10]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 ”: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10.
[11]赵华胜.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5-24.
[12]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60-65.
[13]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23):6-13.
[14]杨恕,王术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及其挑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3-30.
[15]赵龙跃.新丝绸之路:从战略构想到现实规则[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13):82-89.
作者简介
郑淑霞 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