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17-05-03袁晓夏覃潘燕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方向互联网+

袁晓夏++覃潘燕

【摘 要】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分析创业教育的新方向和目标定位,提出新型创业教育的路径,即将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学分控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组建创业教育联盟、注重创业教育与市场主动对接、优化创业教学等。

【关键词】互联网+ 创业教育 方向 目标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3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入推广与运用,给各行各业衍生出很多创业机会。创业也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但是一些盲目的创业导致创业失败率增加,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要求,出现了新的方向,高校如何正确地进行目标定位,改变创业教育的导向,转变创业教育模式,成为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的新方向

“互联网+”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与此相适应,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风潮。“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掀起了一股智慧教育风潮,国内首个“教育物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成立,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教育领域的物联网科技应用产品,旨在打造智慧化的校园。在此项目的推动下,该校引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使得学校的创业教育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智慧教育能够通过网络课程自动识别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也可以让学生选择所需的课程,并推荐和推送相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学习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网络模拟创业过程,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教育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成为高校创业教育普遍采用的途径,通过远程教育设置智能化的智慧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开放教育平台。学生不但可以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而且智能化的课程设计将会主动为学生推送合适内容,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智能化图书馆提高了学生学习资源的互联程度以及响应速度,随时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不再是学生跟着老师学的固有模式,即使学生不在学校也可满足同步学习的需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创业学习。

(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推教育转型升级。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国内出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融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与产业发展于一体,形成了智慧化的教育产业,实现了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在培养大量创业人才的同时提升了创业教育的经济效应,发挥了创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的实际需求,鼓励学生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创业目标,根据创业需求提供适合的创业服务,通过校企结合的模式突破传统的创业教育局限,实现产业化,使创业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适应实际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成本和融资难度降低,创业成为众多大学生的梦想,于是很多大学生盲目地走上创业道路。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尤为重要。

(一)支持“大众创业”,而非“盲目创业”。“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变化,使得创业机会增加,创业成本降低,融资的渠道更加灵活,国家和政府也设置创业扶持,大力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然而,创业不是盲目创业。盲目创业由于没有明确的方向性,缺乏周密的计划,对市场缺乏深入的了解,容易增加创业的失败率。高校的创业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创业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仅是一种实践,创业更多的是需要长久的坚持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创业教育的另一职能是要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时下热门的创业领域并不适合每一创业者,应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擅长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合其特长的创业指导,让学生在理性的分析下选择合适的创业领域,杜绝没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盲目创业。

(二)注重创业者需求,而非结果导向。以往的创业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完成了课程的学习,是否达到了规定的学时和学分,这样难以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专长。在“互联网+”的智慧教育背景下,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智慧课程、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的设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效果,并进行实时评估,在此基础上自动推送学生所需学习内容,及时查漏补缺。智慧图书馆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自主学习途径,学生能随时随地地寻找和查阅创业所需的文献资源,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使掌握的知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将来的创业实践。

(三)降低创业失败率,而非增加创业者数量。大量学生创业失败后退出了创业大军,这样的结果是创业教学的失败,也是教学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创业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成为众多大学生的追求,这时应将降低创业失败率作为教育的目标,而不再是单纯地把创业当成就业方式从而拔高就业率。因此,高校应该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育实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挖掘学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离开学校之时对创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不是处于懵懂的状态,以使学生从创业者自身的角度降低创业失败的可能性。

(四)引导创业思维,而非理論灌输。传统的创业教育大多是创业理论教学,让学生了解创业和激发创业热情,但是创业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事业,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则失败,这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思维差异导致的结果。拥有创业意愿和创业热情的学生很多,但真正拥有创业思维的学生并不多。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之一应是引导学生的创业思维,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创业,是否具备创业者素质,更要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创业相关问题,包括怎样得到创业的第一桶金、创业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如何将自己的创业成果扩大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这样的思考过程也是创业思维培养的过程。只有养成良好的创业思维,学生成为创业者时才能在遇到各种困难、挫折、机遇时从容应对。

三、“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创业教育的路径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采用新的教学与管理的路径,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成败。

(一)将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以往的创业教育过程中,以理论课程为主,而实践的机会很少。大学生创业大赛是最常见的创业实践途径,但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创业实践。“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应用为创业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成立教育物联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机会,为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业过程,培养创业思维,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创业实践,学生可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存在的欠缺,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以期具备创业所需各项素质和能力,成为真正的创业人才,降低创业失败率。

(二)将学分控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国家鼓励高校采用弹性学制。放宽学生的学业年限,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业进程,制订学习和实践计划,在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后进行一定的创业实践,在创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后继续进行查漏补缺的学习,弥补自身不足。为此,高校要制定严格的弹性学制管理办法,设立灵活的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课程。但是,弹性学制也不能太随意,要对学生创业的成果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等级累加学分,作为学生学业成绩的一部分,既促使学生更多地投入创业实践,又杜绝了学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只有将学分控制与弹性学制相结合,一方面用理论指导创业实践,另一方面用实践经验为理论学习提供方向,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

(三)组建创业教育联盟,形成合力。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业教育不是单方面即可完成的事业,它更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社会形成创业联盟,综合各方的力量,共同引领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为学生的创业学习和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才能真正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业人才。创业联盟的建立可以获取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凝聚各大院校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创业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得学生的创业计划与构想在企业真正得到实践,让学生的创意与创新在创业实践中得到验证,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以期创造社会价值,获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提升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注重创业教育与市场主动对接。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业人才,而创业必定要融入市场,只有这样创业才会走向成功,因此,创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主动与市场对接,培养贴合市场需求的创业人才。传统观念认为,实验室或者创业大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这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或是一种创业设想,并没有真正走近市场,了解真实的市场需求和创业环境。“互联网+”环境下的创业教育,要求学校搭建从创业设想到创业成果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选择既能发挥特长又能贴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最终实现学生创业成果的产业化。

(五)优化创业教学,引入创业导师。创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校一方面要注重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另一方面要聘请各行各业,尤其是颇受学生青睐的“互联网+”行业的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让创业导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激励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树立创业信心,敢于创业、勇于创业,同时让学生学习创业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大幅降低学生的创业风险,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卢卓.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原则与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2)

[2]王洪艳.物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

[3]徐晓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農业大学,2014(5)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提升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就业发展对策研究”(KY2016LX506);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提升项目“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英文门户网站翻译研究”(KY2016YB769)

【作者简介】袁晓夏(1974— ),女,广西平南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覃潘燕(1982— ),女,广西宜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方向互联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位置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