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的种种

2017-05-03作者许家靓

创作 2017年2期
关键词:贝儿安徒生童话

作者:许家靓

学校:长沙市明德中学

读书有感

童话的种种

作者:许家靓

学校:长沙市明德中学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读安徒生的童话长大的。

小时候的我,不谙世事,却唯独被安徒生创造的童话世界吸引。现在长大了,虽然不再经常去看童话之类的作品,但是对于原来阅读过无数遍的童话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安徒生“童话里的现实,现实中的童话”。

安徒生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是一位鞋匠,母亲是洗衣工。他年轻时当过学徒,学过裁缝,也曾在济贫学校上过学。可以说他之后如此深受爱戴,完全是凭他自己日积月累地努力换来的。另外,大家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直持续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无论是怎样的人,都会经历一定的起落。而往往,作家就是把这些起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作品里的人。于是,这才有了作品的“时期”之分。安徒生亦是如此。他的作品一共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以及晚期,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有不同风格与背景。那么,安徒生先生在每个不同的时期,是怀着怎样不同的心态,基于怎样不同的现实,写出这样一些令人亦或轻松愉悦,亦或悲伤流泪的作品呢?

首先,就让我们进入安徒生的早期作品之一——《海的女儿》。

安徒生的早年经历并不是完美的,就比如说,他早年的恋爱经历。安徒生本人长相平常,出身寒门,在女性面前,就有一种深深的自卑。求学时,他生活在古林的家人之间,古林先生的女儿,温柔美丽而又具有很深文学修养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他的心头,他爱恋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鉴于以往与女性交往的几次失败,安徒生不再希望人们知道蕴于他心中的爱情。但炽烈真诚的感情是藏不住的,它在童话湿润的氛围中绽开,凝成了凄凉美丽的《海的女儿》。在童话中,那位优美、高贵、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则是远远望着他的海的女儿。美丽的小人鱼天真、善良、无私,她浓郁的爱情如此坚韧而纯净。她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追求生命中那件最宝贵的东西——灵魂。这也正是安徒生艺术上的追求——永恒的、真挚的人的灵魂。

《海的女儿》在我的童年里占了不容小觑的分量,它令人向往,却又让人悲伤。向往它的浪漫与纯净,悲伤它的无奈与怅惘。安徒生的早期童话就是这样充满了绮丽幻想,体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对于这部作品,网络上众说纷纭。比如说有的人认为,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人”的价值表示肯定的体现。而对于我来说,这部作品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人鱼为了换取人类的双腿,她不惜失去美妙的声音。然而失去了声音,她便没有办法跟王子坦白自己的心意,这样一来,王子也很难爱上她。这其间还存在一个诅咒——倘若王子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爱上她的话,小人鱼将幻化成一堆泡沫。所以,故事的结局,想必大家也不难猜到了。这也是我认为安徒生和海的女儿很相似的一个地方,不过不同的是,安徒生不是没有办法发声,而是不能发声,他骨子里那种深深的自卑不允许他对心爱的女孩表明自己的心意。他的故事,让人悲哀,又让人心疼。

《海的女儿》掀起的一阵惊涛骇浪,在久经波折后,终于稍微得以平静。然而在这之后,又有一部众人皆知的童话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上,它不像《海的女儿》那般荡气回肠,却以一种独特的、平淡的描写触动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它的名字叫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个童话故事的故事情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肯定都再熟悉不过。故事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柴微弱的火光中看到了自己渴望的一切,并在火光中的“奶奶”的怀抱里落入长眠。童话中的小女孩代表的其实就是广大的贫民,他们连温饱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而幼年时的安徒生,几乎也就是在这样的贫困生活中度过的。

安徒生的父亲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养活全家人。然而,在他出生的奥登塞小镇上,住着不少的贵族和地主,他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玩。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这个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没有给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动空间。然而,就是这么一间破烂的小屋,父亲却把它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似的。他也常常会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则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者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这些书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联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橱窗里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还不能让他感到满足,他还用破碎的布衣给木偶缝制小衣服,把它们打扮成讨饭的穷人、没人理睬的穷小孩、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编起木偶戏来。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亲同意和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坐着马车横冲直撞的贵族和伪善的市长、牧师等人的生活,获得各种感性的经验。

安徒生的中期童话,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他之所以能够鞭鞑丑恶,歌颂善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与这段童年经历是分不开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里依凭着那一根根小小的火柴获得一点点温暖。她所渴望的幻想的事物一一呈现在了微弱的火光中,幼年的安徒生又何尝不是在冰冷的现实里抱着一颗美好的童心,在其父母给他创造的“童话世界”里追逐着梦想,简单而又快乐地长大呢。金钱根本就不是衡量生活价值的标准,安徒生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反映了自己幼年时代所经历过的现实,同时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到了晚年,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安徒生所写的作品范围越来越宽广,思想情感也越来越深入。这究竟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最后,我想到了安徒生的晚期代表作——《幸运的贝儿》。

我是在后来才知道的这篇童话,它不像前两篇那么著名,却也是《安徒生童话》中重要的一部分。故事内容是说一个叫贝儿的小男孩,生活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仓库看守人,母亲是洗衣工。贝儿一开始想做一名芭蕾舞蹈演员,他天资聪颖,一学就会,然而这招来很多的羡慕嫉恨。于是贝儿离开了舞蹈教室,找到了自己新的道路——去做一名歌唱家。他独自找到乐队的指挥请求帮助,有着动听嗓音的幸运的贝儿终于如愿以偿地踏上了歌唱之路。后来,虽然贝儿也因为变声的缘故暂时停止了声乐课程,在一个寒酸的私塾里学习知识,但最后他通过顽强的奋斗与坚定的毅力,成功地实现了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在快乐中幸福地去世了。

安徒生一直想当一名芭蕾舞演员,但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后来他又想当歌唱家,在饥寒交迫的冬天,贫困的他得了重感冒,破坏了嗓音,一直未能恢复,希望完全破灭了,他在爱情方面也惨遭失败。但在这篇故事中,通过顽强的奋斗和坚定的毅力与信心,这些愿望都取得了成功。只是他的事业和爱情达到了高峰的时候,他在观众的喝彩声中悲壮地结束了他的一生:“死了!……在胜利的快乐中死了,像索福克勒斯在奥林匹克竞技的时候一样,像多瓦尔生在剧院里听贝多芬的交响乐的时候一样。他心里的一根动脉管破裂了,像闪电似地,他在这儿的日子结束了——在人间的欢乐中,在完成他在人间的任务以后,没有丝毫苦痛地结束了。他比成千上万的人都要幸运!”

这就是贝儿,也是安徒生本人作为艺术家所盼望达到的生命的高潮。终于如愿以偿了——这也是安徒生所梦想得到的幸福。他晚期的代表作,很多都像《幸运的贝儿》一样,更加面对现实,甚至以自己为蓝本进行创作。

品味了这么多童话与现实的交织,我突然明白,为何安徒生的童话会如此受到广大孩童与成年人的喜爱。他的童话并不是毫无依据的想象,而是立足于个人或社会方方面面的现实。从《海的女儿》到《幸运的贝儿》,他一步一个脚印,字字珠玑,勾勒出这些现实的轮廓,却在内部给它填上了梦幻般的色彩。当然,即便是现实生活,也不会单单只有灰白的色调,它需要我们自己通过实践去为它添上美丽的颜色。甚至大胆点说,你可曾想过,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可能就是一部童话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会有奇迹的发生,也会有梦想的实现,也会有很多凭借自己的努力达到人生巅峰的“幸运的贝儿”!安徒生不仅看到了生硬的现实,更看到了现实中那些带有梦幻色彩的童话,他作品中的现实与幻想让人深陷其中,使人惊奇,而后幡然醒悟。

关于安徒生,在纪念他诞辰200周年纪念特刊中有这样一段话:“他的灵魂飞翔200年,他的文字温暖数代人的心。他曾深深地打动过无数纯洁欢乐的、善良美丽的乃至忧伤沉郁的心灵,因为他不仅让他们认识了童话世界的美好与纯真,还让他们共同经历和体验过了同在童话世界之中的现实和理想。尽管生活会让我们流下眼泪,尽管生命中有无可奈何,可是,我们会一直爱,含泪爱他,直到永远。”

就如同热爱他的文字般地,热爱着他的灵魂。

点评:作者深度解读安徒生,从他的人生到他的作品,因此该篇的写作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可谓细致入骨,引用铺述恰当,在引着读者们一路读来的同时,可能还意识到要调整自己的一顿乱翻的阅读习惯了。

猜你喜欢

贝儿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童话镇
美女与野兽
午夜童话镇
捉迷藏
不完美的国度,最美的姑娘
安徒生红绿灯
戴帽子的小熊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