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017-05-02唐亚
唐亚
摘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至关重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及内在驱动力,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一、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尊重规律、休养生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重视家庭和睦、融洽相处;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强调协和万邦,重视睦邻友好、互利互惠。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一种以“和”为宗旨的文化。其内在特征表现为:
一是道德至上,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孟子的“仁政”论到韩愈的“道统”论等等。道德至上、义以为先、重理轻欲的价值取向已积淀为人们的社会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所企盼、所乐于归属的充满温馨亲情的精神家园。
二是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既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既不屈从自然,又不破坏自然,通过参与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是合和包容,中国自古以“和”为最高价值。合和、宽厚、包容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华大地上自古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并存,在各种文化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合和包容的人文精神。
2、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它包含对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还包括对社会发展的实践取向和制度构建。其内在特征表现为:
首先,和谐文化是坚持和倡导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文化。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和谐现象的哲学抽象,是和谐思维的集中体现,是渗透于社会和谐、文化和谐的精神升华。
其次,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再次,和谐文化的灵魂与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以“和谐”为价值追求目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国人对待自然讲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互为一体、不可分割和对立的。 “天人合一” 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髙法则,说:“道法自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仁爱”因此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社会和谐。中国人对待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和谐、经济和谐和文化和谐。
政治和谐:它要求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于“以德治国”与“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于孟子所说的“以民为本”和墨子所说的“民贵君轻”。
经济和谐:儒家对百姓要先富而后教,儒家反对“富者居广厦万间,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并认为它是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事实也证明,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往往就是贫富分化的结果,贫者生活难以维继,与其坐以待毙,到不如揭竿而起。
文化和谐:它需要发扬中国文化的一统多元性。一统性是大中华需要一个能兼容并蓄的主导意识形态,多元性在于各种思想能在此基础上相互独立和并存。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相互吸收、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能够兼修并用,实现了 “以儒治国、以道修身、以佛养心”的和谐局面。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的和谐。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人强调“仁爱”、“亲亲”、“尊尊”等,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人的行为。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渊源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要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必须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优势,又深刻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新特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实现了文化发展的新的自觉和新的提升。可以这样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催生和孕育的成果和产物,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句话,是与时俱进、带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和谐文化不是囿于书斋和学堂的纯学理文化,它是由实践呼唤和催生的文化形态,是引导和指示实践发展的文化理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谐文化内在的实践特征必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从本质属性上体现和展示先进文化的这一基本特征。和谐文化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深刻反映现实需要和时代特征的文化,而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空洞概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大趋势的环境和背景下,以跟随实践发展、反映实践要求为本质特征的和谐文化,就必然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文化的主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任务,不能和实践有丝毫的疏离和隔膜,不能远远地躲开、远远地落后。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实践基础之上,体现了历史继承性,但作为新生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理念,又是文化创新发展的产物,因而必然具有新的文化内涵、新的文化特征。我们现在的社会,丰富得多、也复杂得多,这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文化呈多元化的趋势,思想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适应现实,又要积极引导现实,有区别、分层次、讲实效,一方面要坚持党的纲领目标、理想信念,不能降低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思想道德要求,随波逐流、放任自流,放弃领导和引导的责任;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照顾适应历史发展阶段的现行政策,考虑照顾社会多数成员的状况,针对不同人群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 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钣社,2006:213、219.
[2] 习静,王艳荣.当前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2010(8).
[3] 张江明.和谐文化的内涵与特色[J].学習时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