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7-05-02徐占学

未来英才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教学

徐占学

摘要: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和前提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现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一、激发兴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新知切入点的动力和源泉,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知识产生兴趣,就会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也会马上表现出来。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可以很快地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信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想难倒老师,便说出一个又一个的数,有的同学甚至说出爸爸的手机号码。结果老师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判断。

二、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例如:学生学过分数的約分、通分后,思维往往停留在“基本法则”的浅层认识上,如果能适时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让学生悟出两者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只不过所取的角度不同,前者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者取“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概括,引向深层。

三、建起师生间的民主关系,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接触、碰撞和沟通。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能动作用。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扬和鼓励。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可先出示两个图表,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一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办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得到老师欣赏和赞扬的同学们又产生疑问,引起思考。

四、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思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2.0元=2.00米丨2.0米=2.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以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五、探索新知,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以发展。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形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可以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开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时,有的学生便讲出了自己的方法,即沿一个梯形中住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教师给予肯定,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还发现了许多解题方法。

六、鼓励大胆猜测,培养求异思维,促进创新

一个科学家发现知识和取得成果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凭借直觉提出各种猜测进行实践验证、揭示知识规律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发表不同观点和独特见解,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使学生不仅获取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完"三角形的分类"后,教师可拿出一个装着三角形的纸袋,使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的是直角或钝角时,学生立即判断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而当露出的是锐角时,学生无法确定是什么三角形。此时教师可以问:“为什么无法决定?”大家说说理由,教师给予肯定。这时有某同学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那么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理由是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因为任何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现在它的顶角是锐角,所以能肯定它是锐角三角形。我在表扬该同学后,话锋一转又说:“你怎么就能肯定它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呢?假如是底角,那么又是怎样的情况?请大家课后讨论讨论。”

七、加强开放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沿袭已久的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品质。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开放题的教学,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对学生思维变通性、创造性的训练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开放题的教学中,选用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多更好的培养能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新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