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02王志雄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王志雄

摘要: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采用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形式,該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由于大学的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层次不齐,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团队伙伴的帮助中提升英语学习效果,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模式;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实践

探索高效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操作方法,但是传统的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对于英文基础薄弱的学生甚至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就是立足于团体互动模式,在团队伙伴的互相帮助中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个人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各大高校中加以广泛推广。

一、合作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1、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效果,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散漫,被动,缺乏学习动力,导致英语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合作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结合老师适当的教学引导,对于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在团队式的学习模式中,在同年级的学习群体中很容易滋生竞争意识,在有意无意中模仿同学优秀的学习习惯,在长时间的规范作用下从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资源。大学生科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基奠意义,所以,合作式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推广应用对于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

2、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式的学习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小组合作中展开学习,在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中,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团队成员的更新中,帮助学生了解与不同性格的人的交往技巧,在团队成员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需要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团队精神的凝结中实现团队目标的阶段性达成。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顺利的步入职场,灵活解决职场的内部矛盾,提升个人的职业发展可能性也具有直接的促进意义,所以,合作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应用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3、英语学习自信心与目标的建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是学生开展自发性学习的心理动机,部分学生由于英语学习基础薄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随着时间的累积,英语学习的知识盲点堆积的越多,长期的挫败心理导致学生缺乏英语课程的学习信心,部分学生甚至产生抗拒的心理。合作式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教学困境,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状态中,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距小,在同学的鼓励,优秀方法的借鉴中能够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这一互帮互助的过程中不仅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建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感。与此同时,团队分工的学习方式需要在团队目标的建立下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分阶段的,切合学生实际状况的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目标意识的锻炼下实现学习状态的稳步提升。

二、合作式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1、学习小组的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是开展合作式学习模式的重要依托,只有科学的建立学习小组才能保障教学效果的实现。学习小组的搭配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老师可以依据男女搭配的原则,考虑学生之间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按照每六人一组搭建学习团队。老师也可以与班委沟通,主动倾听学生的个人意见,在对学生意愿满足的程度上推进合作式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需要有编号,采取组长负责制,组长由英语学习成绩不错,并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可以定期进行轮换,每一学期老师可以依据小组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组员的调配,在新组长,新成员的搭配中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与英语学习成绩的提升。

2、任务的分配与合理设计。合作式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施,需要在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中实现团队目标。首先,老师可以将英语阅读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板块,设计成不同的部分并下发给学习小组。在课外,老师或者小组组长为团队设定团队目标,规定团队成员参与学习小组的次数与频率,小组组长需要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比如说,在团队成员阅读文章后,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文章大意,需要小组成员得出每个段落的中心要点,结合小组的段落总结得出文章的表达主旨。老师也可以进行单词听写,对于英文基础不错的学生采用句子听写。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文章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组长根据每队的实际情况将文章分段给小组成员,要成员了解段落大意并且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在整合小组成员的阅读准备中得出文章的表达核心,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英文能力不错的学生要主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团队的分工合作,互帮互助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3、老师的合理教学定位。合作式学习理论主张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在学习小组的建立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此时,老师需要明确个人的角色定位,配合学习小组的学习进度,实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提升。首先,老师需要合理的进行课程设计,为学习小组的任务细分奠定合理的学习基础;其次,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催促,保障教学任务的合理推进;最后,老师需要对学生的疑问给出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保持正向的学习轨道,在服务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参与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合作式学习的特性。

三、结语

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辅助者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迟志娟.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153-154.

[2] 戴俊霞,陈宗伦.当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3] 金艳红.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合作学习新模式探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l(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