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
2017-05-02周芳
周芳
看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说梦》,两处出现“素人”一词。最后一句是:“我是彻头彻尾赞美梦的,因为我是素人,而且将永远是素人。”本来这篇文章就不似《荷塘月色》《背影》般有情有境,颇有些晦涩难懂,偏偏又来个不明了的“素人”一词,把我的思维给彻底堵住。愚笨如我,只得耐着性子又将《说梦》认真地看了两遍,冰点仍在“素人”俩字,无奈,只得求助资料。
经查,“素人”乃是外来词,源于日本,多种意思。以我肤浅的理解,其中与《说梦》一文最接近的,当指“外行,门外汉,业余的”。这也是符合朱自清先生一贯谦虚的品行。
在浩瀚的方块字里我会莫名地喜欢一些单个的字,一些连缀的词。“素”宇便是,与其搭配的词也是无与伦比的绝妙,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素色年华,抱朴守素,素净,素常……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素”字内涵里那一抹本色、单纯、质朴吸引了我:“素”字貌似空无,却又无端地让我觉得旖旎而壮阔,似一段光阴里的素帛,岁月中的繁花,微微的凉,经久的香。而尘世里的人呢,却又是极尽复杂,极其丰富的个体,哪怕是相似度极高的双胞胎,也因为各自的大脑,以及练就的思想而秉性相异。
但是,“素”与“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素像一匹洁白的绢丝披挂在某个特定的人身上,素人便施施然地遗世独立于芸芸众生中,以其质朴与简洁,幻化成一个微妙的发光体,照拂着尘世里的所有。我以为此时的“素人”乃指无功利、淡如秋菊之人。或许被我误读,但我宁愿固执地想象其义。细观身边,真的就有我理解的“素人”存在,仿佛一枝清莲,不染尘埃,不慕浮华,兀白玉立。
N年前,单位一个中层管理岗位空缺,当然,也是一个肥缺。一栋楼里,哪个不趋之若鹜呢!意外的是,领导们避开所有的关系网,共同指向某人。待及找某人谈话,他却一再推脱:行政管理我是外行,还是让我做自己的专业吧。作为朋友,我为之惋惜。他却笑道:我一外行无法承受众望,与其从零开始,不如讓我专心做业务,再说了,那么一个高风险、高危情的岗位,恐我的定力无法让自己长久地勤恳下去。
我了解他的为人,其实是谦虚之语,不过,业务的活计确实让他做得炉火纯青。尤令人佩服的是,他还是个有名的书虫,一年里百十来本书轻松读下,书中的营养提升着他的修为,文字早给了他一颗水晶般透明的心。他就像一个磁场,吸引着一帮志同道之友,和他聊天,不知不觉中,心会沉静,他娓娓道来的是俗世里的智慧,是庸常里的合情合理。有人说,向他靠近,为的是养养心。而朋友自己常挂在嘴上的笑语是:费那劳什子,不如读书去!“不如读书去”,好一个掷地有声之语,不由得联想到赵朴初先生的那句名言———“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或许,朋友在安身之外,最向往的还是那种“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悠然吧。
素的反义词有“荤”、“艳”等,无论哪种,都让人有头晕目眩之感,久了,感官的不爽更能引起精神烦躁,坐卧不安。众生有百态,相异之处在于相貌和品性,有的令人如沐春风,有的则以居心叵测示人。好在中国的汉字丰富,无论哪样的人,都能给予界定,一界定,面目就清晰了,格调与境界也来了。就像此时的我,无端地喜欢以“素”来修饰“人”,没来由地想到那位爱读书的朋友,而他,就是红尘中的一枚素人。
选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