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探讨

2017-05-02王海欧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需求课程设置

王海欧

摘 要: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各大高校正陆续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但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来看,目前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所以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亟待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社会需求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行各业对于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外语综运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视听、说、读、写等基础英语课程,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将很难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所以应改变传统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建立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

二、理论基础

需求分析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需求分析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著名学者束定芳将需求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代表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个人需求代表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

即将出台的2015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

而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语言技能类为主,主要针对听、说、读、写中的某一项具体展开训练,而专业英语类课程很少涉及。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某些课程的开设学期都不固定,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取消和增加开设的课程。某学期师资不足,就将选修课取消,某学期师资充足,就重新开设课程。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导致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课程。

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

吉林省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摇篮。我省的汽车产业在未来将建设成国内整车规模最大、研发实力最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

在此背景下,企业对具有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言而喻。然而通过调研,发现大学英语包括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语言技能类课程为主,过分强调语言技能,而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所以毕业生将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市场。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特点,笔者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应考虑到社会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而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性课程。

比如,我省的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所以很多外资或合资企业对既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又精通汽车知识的毕业生需求很大。因此,对于外语专业学生,为其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如汽车英语、机械英语等。对于国际交流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后会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或进入外事部门工作,为其开设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程很有必要,如英美概况、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对比等课程,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了解英美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更为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

我省每年都会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展会期间,对既有国际贸易或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毕业生有很大需求,因此,对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和国际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类课程,如会展英语、酒店英语、商务英语谈判等,使毕业生提前适应市场的需求。

第二,大学英语选修课开设的时间要科学合理。在大一和大二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为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打基础,所以这两学年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应该以英语语言技能类课程为主,如大学英语阅读、大学英语写作、大学英语演讲、基础语法、英语词汇等。另外,可以从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方面出发,开设提高英语提高课程,如中高级英语视听说、高级语法、高级英语写作等。为了确保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在大部分学生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之后,学习的重点应从语言技能向专业英语过渡。因此,在大三和大四阶段,要开设专门用途类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五、结论

大学教育应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要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既精通外語又懂专业知识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社会需求课程设置
公共营养师社会需求现状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与领袖气质养成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