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体会
2017-05-02刘梅兰
刘梅兰
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讲求教学策略,细化字词句教学,突出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习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6-01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语文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几乎占据了小学教育的"半壁江山"。那么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用情境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1 创建课堂提问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思维已处于发展时期,對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会去质疑、讨论与研究,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营建一个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多进行提问,想方设法地创设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实施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能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山中访友》一课时,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根据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间进行讨论。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也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教师可顺势提出以下问题:这个"仪式"是什么仪式?为什么说是短暂的?又为什么说这仪式是别有深意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领悟课文内容。
1.2 创设课堂表演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天生好动,即使到了高年级仍对课堂表演充满热情。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创建表演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设表演情境,有利于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视频、动画、音乐、图画等形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勤记笔记。课后勤阅读、勤写阅读笔记、日记。可以说,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语文课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教学的必修课,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2.以自学为主
让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是人才的标志。比如在"麦哨"教学:这是略读文章。作者描述了欢乐农村夏季全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的同时保持自由发挥的情况,展示了农村孩子的天真,简单,可爱的形象,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充满生活。本课的学习任务,全面安排学生,数据收集的田园风光,便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农村环境和生活在这样的幸福环境特征。在本文中,平原的景色,意境清新的内容,写人的幼稚简单。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
3.学生互动,参与课堂教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互动,提高学生的互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4-6人,让学生自己备课,选择上课形式,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为其他同学上一节课。各小组成员轮流授课,相互查漏补缺,讲课结束后进行点评。通过这种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力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并且通过这种讲课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一种提升。开展这种活动,学生首次备课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备课的基本流程,并告知注意事项:首先是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和技巧、板书流程等进行梳理;其次是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也要使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得到答案。
4.师生共同参评
教师通过对课文进行全面讲解,让学生了解到在讲课中应注意的思路和问题,对课堂导语的设计,对文章标题的解读,引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然后对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语句的流畅及提出问题的技巧性。在板书的过程中,要有有逻辑性,有层次性。通过这些形式的共同参评,能够让学生熟知教师的上课流程,还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思路。
自然界也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高年级的小学生不应该还像小孩子一样,像写记流水账那样的作文,要在作文里面加入自已的所感所想。要让自己的文章富有灵魂,让自己的文字富有灵气。而这些是枯燥的课文和室内的教学难以启发我们的,走进自然,和朋友们交流心得才是启发智慧的最好的方式。
总之,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