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的关键词
2017-05-02张珠容
张珠容
关键词:二孩妈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二孩妈”这个词就跟着火热了。多数当了二孩妈的女性,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她们白天基本都在看护小的,晚上大的从幼儿园或小学回来,她们就需要给出关爱或者辅导,弄得每天都心力交瘁。
关于育儿,二孩妈们就更头疼了。比如今年暑假时,我身边的二孩妈朋友就常常抱怨:“上一分钟我还在辅导老大功课,下一分钟我可能就得唱儿歌哄老二睡觉了。我这脑子,一整天都在他们身上切换来切换去,感觉都要崩溃了。”
我也是一个二孩妈,老大女儿已经上小学,老二儿子刚进幼儿园。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我自己带他们。不仅如此,我从未间断我的工作—写作。二孩妈们提的“时间不够用”,我其实也有过,但仅仅是在老二刚出生的头一两个月。那时我有点手忙脚乱,可之后,我就能做到平衡了。平衡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我时时刻刻都在摸索技巧,想着怎么做一个“懒妈”。
拿抱孩子这件事来说吧。多数人一听到孩子哭就抱起来。我的做法是,和孩子面对面互动,用哄、逗等其他方式替代抱。孩子虽然小,但有习惯培养意识。你不抱他次数多了,他也就知道:我可以不在妈妈怀里,因为妈妈在我对面。
二孩妈如果一直抱着老二,不仅自己累,还会让老大觉得妈妈不关注他(她)。可把抱换做哄、逗就不一样了。妈妈可以邀老大一起和老二互动,这样,不仅妈妈省时省力,还能促进两个孩子间的感情。摆脱了“抱”,时间就腾出许多。同理,孩子的其他事,只要稍稍掌握技巧,也能省时很多。
关于教育,我一直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先带好老大,二是一定要平等。为什么先带好老大?因为老大对于老二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往往超乎大人想象,而老大,常常就是老二模仿的对象。因此,老大带好了,老二才会有样学样,从而好带。
至于平等,许多二孩妈称没办法做到。举个例子,俩娃发生矛盾时,妈妈难免会多安抚老二,希望老大让着点。这时,老大心里一定会不平衡,反问“为什么都是我让”。有一次我的女儿也这样问我,我的回答是:“你像弟弟这么小的时候,邻居的哥哥姐姐也是这样让着你的。”然后她就明白: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妈妈对待我和弟弟是公平的。当然,如果是原则性错误,那么不管是老大还是老二,当妈的都不能偏私。
我身边的许多二孩妈都患上了焦虑症,整天不是愁老大学习不好,就是愁老二胃口不好,已经完全没有她们自己的生活。其实,孩子们总会长大。妈妈与其做孩子身体上的奴役,不如做孩子精神上的导师在心灵上多给予他们帮助、和他们互动。只有孩子性格独立了,当妈的才能一劳永逸。否则别说两个孩子,就算只生一个,也要折腾一辈子。
关键词:朋友圈微商
2016年你在刷朋友圈时,是不是感觉更费时、更费神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朋友圈里的微商数量增加了好多。一般选择去做微商的,多是女性,要么是家庭主妇,要么是较为轻松的上班族,因为她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朋友圈发布产品广告信息,然后多多少少卖出一些东西,赚点小钱。
以我为例,我的微信好友数百人当中,有几十人都在做微商,且多是女性。她们卖的产品种类繁多,有蜂蜜、面膜、化妆品、牙膏、姨妈巾,等等,基本都是和女性相关。有次和闺蜜聊天,她跟我讨论:“你说那些做微商的人,有的怎么那么厉害,一个月赚的比我们上班族还多?”我不是一个经济学家,但在平常刷朋友圈的过程中,还是能从女性的角度總结出哪种类型的微商比较成功。
比如我的文友小Y。小Y前些年一直都是带娃加自由撰稿,能赚些零花钱。去年她加入微商行列,为她所在地一个县的蜂蜜产品做代理。刚开始时,小Y只会偶尔卖出一两瓶。可一年多之后,她隔几天就要到蜂蜜厂家拿几十套产品,卖得十分不错。
她的成功凭什么呢?无非是细节。小Y的朋友圈广告,一天只放一两条,且从不照搬厂家信息。她总能用书写心情的方式,把看的人带入她的生活,继而关注她的蜂蜜。她每晒出成交好的一单,必定加上“感谢某某信赖”字样,且截图上的聊天内容一定不是显示数额的红包,或冷冰冰的“来几瓶”字眼,而是客户使用蜂蜜后的一些真实感受。
上个月有一天,小Y的朋友圈更新了这条动态:有人对我说,还是喜欢从前的才女。我微笑。谁不想整天白裙飘飘吟诗诵词,喝着咖啡扮小资,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但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必须先生存、再生活,最后才是逐梦之旅。
这些文字后面,她才发布了当天蜂蜜产品的一个活动信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小Y就这样一边感悟着一边把广告打好了。这样的广告不仅一点都不矫情,反而十分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我留意了一下,那条动态后面,估计有很多人留言买蜂蜜,因为小Y一会儿回复发货事宜,一会回复“感谢信赖”字样,更新个不停。
朋友圈里的微商,我就独独爱看小Y的动态,因为其他微商基本是照搬厂家信息,一天能更新十几条甚至数十条广告,只有数量,没有一点点温情。这样的微商,很容易就被人屏蔽了,试问,她怎么还能能卖得多、卖得好?
很多人都说,朋友圈微商当做兼职赚点零花钱还行,想靠它挣钱养家太难了。我不这么认为。阿里巴巴的淘宝店主们,如今“无声无息”的很多,但做得风生水起的也很多。实体店商、电商、微商,将来,或许还会出现其他形式的“商”。人们推广产品的形式会越来越多,但我想,作为买家的我们,有一种心态一直都不会变,那就是:我们更喜欢有温度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