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口成章值得一学

2017-05-02马宇彤

小康 2017年12期
关键词:部长讲话官员

马宇彤

走上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的部长们为各级官员言之有物的出口成章带了个好头,官员说话,代表的绝不仅是自己,而他们出口成章的背后,则是深钻苦研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一个多月前闭幕的全国两会留下了太多话题和回味,可圈点处比比皆是,其中之一便是“部长通道”。这条位于人民大会堂北门的一段铺着地毯的通道,虽然不过百米之长,却自开通以来,每年都是媒体鏖战的重要场所,各路记者仔细倾听,争相发问,力求从部委掌门人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其间传达的重要信息。

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部长们的表现颇具教科书风范,完全可供各级官员借鉴:3月12日亮相的12位部长均为“空手上场”,没有准备片纸书面材料。首位登场的司法部部长张军面对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律师执业权益受到侵害”和“天价鉴定费”现象两个重磅问题时,到任仅十几天的他不仅毫不回避,而且应答专业。其他部长面对热点问题时,也都是关键数字信手拈来,回应关切简洁有力,赢得一片点赞之声。

“部长通道”的设立,之所以被认为是新风扑面,主要是因为它不仅优化了官员的表达方式,而且提高了官员的表达效率——不再正襟危坐,而是亲民而立;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即兴发挥;不再长篇大论,而是直奔主题,一问一答间洋溢着部长们的自信之情和为民之意。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现代政府必须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保持与社会各方密切沟通,他还对部长们及时回应重大舆论关切提出明确要求:成绩要讲透彻,问题要讲明白。话要堂堂正正讲出来。不能遇到事都闷着不讲话、不回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预期管理,而每年的全国两会,无疑是释放信号、引导预期、鼓舞士气的重要场合,同时也是部长们回应重大舆论关切效果最大化的绝好机会。出口成章的部长们,除了口才上佳之外,应该得益于他们长期的熟悉情况、研究问题、审慎思考和理性分析。《人民日报》曾刊发题为《“稿来稿去”搞坏文风》的评论,形象地指出“稿来稿去”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没有稿子讲不了话、发不了言,即使一个主持词、一次即席讲话也需请人捉刀;二是稿子改来改去,不到讲的那天不定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并没有实质进展,到头来也没几句让人记住的话……

叶圣陶曾说:“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事。”部长们出口成章,说明他们对本部委的情况烂熟于心,所以才能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而那些离开写作班子就不会做汇报、提要求,面对媒体追问和公众质疑闪烁其词、模棱两可的官员,怎能指望他们拥有高远的眼光、做出英明的决策?

向部长们学学出口成章,学的是他们深钻苦研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其实,很多地方都不乏这样的官员,台上台下,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乍听上去,面面俱到,很有条理,一旦仔细咂摸,就会发现他们的讲话好像全都说到,又仿佛啥也没说,剥除那些“正确的废话”后,并无半点有助于理解其施政理念和举措的“干货”,这样的“出口成章”,尽管句句穿靴戴帽、自成一套,但因其浸满了浅薄与世故而变得毫无意义。

走上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的部长们为各级官员言之有物的出口成章带了个好头。官员说话,代表的绝不仅是自己,特别是那些居于重要岗位的官员,如果只会谈论成绩而不是直面问题,只会点到为止而不是触及痛点,只会扬汤止沸而不是标本兼治,那么,即使说得再漂亮,也无法贏得百姓的认可。

(抽文)

那些离开写作班子就不会做汇报、提要求,面对媒体追问和公众质疑闪烁其词、模棱两可的官员,怎能指望他们拥有高远的眼光、做出英明的决策?

猜你喜欢

部长讲话官员
“注水”讲话
国旗下的讲话
部长通道:从“躲”到“等”新气象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男朋友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丝绸之路旅游部长
文艺评论家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