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为什么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2017-05-02徐呈丽
徐呈丽
绝大多数人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芬兰人相信,人生不是一场赢在起点就能笑看终点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与别人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或许,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7岁才开始正式上学,十几岁之前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和考试;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上学时间,老师上课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说“资优”和“精英”是犯大忌,更没有“能力分班”……
因材施教 芬兰教育特别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有的教师都被要求接受培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芬兰简直成了所有孩子的理想乐园。看似随性的芬兰,其教育水平却在全球首屈一指。
经济合作组织(OECD)公布的2004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在25个国家40万名参加测试的学生中,芬兰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三项测试的成绩均位列第一。自从40年前实施教育改革以来,芬兰的教育体系一直高居国际教育体系榜首。“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就是芬兰教育。
一场无人落后的“马拉松”
芬兰Arkki儿童与青少年建筑学校是欧洲一流的儿童青少年建筑学校。在这里,老师将建筑结构的知识蕴藏在搭建游戏中,激发孩子们的乐趣,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动手去创造。校长碧荷拉·梅斯卡能(Pihla Meskanen)女士说:“学建筑就跟学习其它爱好一样,都是要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生命中接触的所有事物,都会累积成我们想象不到的样子,每一步都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芬兰教育特别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所有的教师都被要求接受培训,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芬兰的教室内,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不用向老师示意,就可以自由地走到教室后面的图书阅览区进行阅读。阅读,是芬兰全民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书籍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窗口。
除阅读外,学生还可以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比如,若学生对于贸易感兴趣,那么教师则需要为其提供指导。在这种环境下,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关爱,每一个生命都能自由地翱翔。芬兰教育不但使孩子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从小就培养了他们热爱学习的习惯。
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精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绝不标榜精英,坚持每一个小孩公平受教,“一个也不能少”。
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60万中小学学生,分布在4000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150人,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小校小班的制度有利于后进学生。在这里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芬兰的学生不需要择校,无论是在市区、郊区还是只有10多个学生的村校,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的差距都非常小。
芬兰对待移民子女也都一视同仁,不论是否有芬兰国籍,移民子女都能免费上学,政府还额外拨预算让他们学习母语。在九年一贯制教育中,芬兰学生课本、交通和午餐费用,全由政府负担,经费则由中央政府出资57%,地方政府分摊43%。这个决策延续数十年至今,不因政党轮替而改变。
另外,“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个重点。
比总统还受人尊敬的老师
芬兰年轻人最向往的职业就是教师。中小学教师受民众敬重的程度,甚至超过总统和大学教授。
自1979年开始,芬兰国家教委就规定:中小学教师属于研究型人员,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这几乎是全球最为严苛的规定。高中毕业生申请师范院校时,除了看成绩,还要经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忱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的师范窄门,教师被有效地赋予了与医生和律师平等的地位。
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坎萨宁指出,芬兰师范体系的唯一任务,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师,并发展其专业品质,以确保教师素养能够持续提高。换句话说,在芬兰,老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经过芬兰师范院校教学和实训体系的打磨,这些未来的教师几乎个个都拥有研究、教学与思考的多轨能力,实现芬兰人所说的“老师一样好”。
虽然要求是全球最为严格的,但老师和学校的教学自主权也是最大的。教委会和教育部每4年制定并公布核心课程纲要,但其他如征聘师资、经营管理则由各校自治,班级大小、课程内容、学生课表,甚至是每年上课几学期都由学校全权负责;至于要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科书,则由老师自由选择。
在赫尔辛基市内的拉托卡塔诺(Latokartano)小学,就不用分年级上课,180个学生,每个人有自己的课表,有的人8点半上学,有的则是9点或9点半,大家放学的时间也不一样。
芬兰中小学并没有全国一致的联合评量,学校也很少有考试,芬兰官方也不进行教师评鉴。被问到是否要考核教师表现,任职教委会长达三十年的资深顾问劳卡南反问道:“为什么要评鉴老师?”他骄傲地说,“芬兰根本没有不好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很自律,不需要打考绩。”
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最优秀的人,家长对于教师的信赖程度也很高。尊敬和信任是芬兰社会的维系纽带,同样也是教育的基石。
一场教育革命
2016年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中小学全面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引发了各国教育界的热议。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芬兰基础教育领域每10年左右进行一次课改,已成为传统。这种传统之所以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芬兰将课程改革作为重要的教育发展督导工具和手段,通过开展类似“钟摆式”的周期性课改,不断在教育集权和分权管理模式之间寻找更恰当的平衡点。
近十几年来,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带来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迅猛的科技发展、快速的信息流动等,使得芬兰教育界意识到,学校教育应该是教孩子未来生活所需的技能,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此次基础教育核心课程改革的重心,就是提升下一代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
因此,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2015年3月份的时候就正式发布了强调“寓教于乐”和学习兴趣培养的《国家核心课程大纲》,在2016年8月,新的核心课程已经开始实施。
这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横向(通用)能力与跨学科学习能力。在课程大纲中增加“基于现象(主题)的教学”,即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某一现象或主题调配师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改革前注重“教什么”相比,新核心课程更加关注“怎么做”。
在课程结构上,新核心课程包括主体部分和学科相关部分,并按照年级划分,學科被细化到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从而使每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总目标更加具体且易操作,按照综合学校的结构设置使课程目标更加清晰。
新大纲还要求,老师不再是站在课桌前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不要立即指出孩子的错与对,而是要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跨文化沟通等能力,新大纲还取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采用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有可能会让芬兰从国际Pisa教育体系排行榜的榜首宝座上跌落下来,然而这不是芬兰人真正关心的事情。芬兰人认为,最重要的目标是要教会年轻人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技能。
绝大多数人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芬兰人相信,人生不是一场赢在起点就能笑看终点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与别人争第一,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