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傩舞的发展与传播
2017-05-02李妮娜
李妮娜
摘要:毛南族傩舞盛行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山乡一带,它依附于毛南族傩仪发展至今,是当代文明社会遗存的活化石。其动作语汇源自宗教、生产劳动、原始文化等,反应出毛南人乐观向上、谦虚融合的民族精神。本文从毛南族傩舞历代传承沿袭的多种形式阐述毛南族傩舞的发展历史。同时在现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新技术的推动下,媒体传播成为毛南族傩舞新一代传承沿袭的新途径,这一新技术的出现扩展了对毛南族傩舞保护与传承的新空间,推动打开了毛南族傩舞走向世界舞台的新局面。
关键词:毛南族 傩舞 发展 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053-03
在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有28个人口低于三十万的民族,其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毛南族是我国较少人口的民族之一,人口仅10.7万人,全国91%的毛南族主要居住在以中国云贵高原的茅南山为中心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带,而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一带山区更是被称为“三南”,素有“毛南山乡”之称。毛南族自称“阿难”,意为“这个地方的人”,毛南族的族称,历代记载中曾有“茅滩”“茆滩”“冒南”等,但都作为地名,直到1956年国家正式承认“毛难”为单一少数民族,八十年代国务院在本民族意愿下由“毛难族”改称为“毛南族”。毛南族虽人口较少,但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和民族特色。流传在毛南族的祭祀活动“肥套”,即还愿,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肥套”是毛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普遍的敬神祭祀活动,每一代毛南族的成家男子在36岁以后必须完成这项神圣的“还愿”仪式。在仪式中由师公表演的跳神傩舞是毛南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毛南族傩舞在毛南语中称“条套”,“条”是跳的意思,“肥”即做,“套”即道场。在“肥套”仪式中共有十五个舞蹈场面,当主唱师公念请到哪种神时,即由师公带上该神的木面具出场表演,表演时舞蹈动作轻柔文静,且在輕柔平稳中有规律的起伏跳荡,气氛肃穆庄重,舞蹈风格原始古朴,舞蹈内容大部分以繁衍子孙、祈求家族兴旺为主。通过“还愿”的舞蹈场面,祈求神灵恩赐,使家族人丁兴旺发达。毛南族傩仪中的舞蹈盛行至今,足以说明这种渗透在民族民间文化中的舞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一、传承沿袭
毛南族“肥套”盛行于明清之际,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诗、歌、舞、乐、戏等艺术形式。毛南族傩舞伴随着毛南族傩仪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不仅与毛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连,同时更是毛南人的精神食粮,其深厚的根基是毛南族文化的重要印记。以下笔者将从家族、师徒、社会三个方面谈谈毛南族傩舞的发展传承。
(一) 家族沿袭
家庭传承沿袭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传承受教,并世代沿袭。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毛南族傩舞起初主要由表演“肥套”的毛南师公进行的内部家族传授,且传男不传女,因此毛南山乡傩舞表演班子全由男性组成。毛南山乡能表演傩舞的有几个大班子,其中居住在下南乡堂八村的上干强屯班子是由家族沿袭父子承传组建。今年已有70多岁高龄的谭三岗,是上干强屯班子谭家师公班第十三代传承人,其家族班子历史已有200余年。谭三岗19岁便跟父辈学唱“肥套”歌、跳傩舞,现为环江县师公班里最能全面体现跳傩舞、唱山歌、打击乐、演傩戏内涵的师公。现如今谭三岗的二儿子对此甚是喜欢并已学会了傩舞,他将继承父亲的衣钵,将技艺代代沿袭相传。
(二) 师徒教授
师父对徒弟口传心授,是毛南族傩舞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师徒教授已经成为毛南族傩舞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依托于农耕时代、打着深刻儒家烙印的传承关系延续至今。师公在毛南族是有着一定地位的职业,不仅受人尊敬,而且收入可观。尤其在1949年前,是毛南族傩仪形成和发展的巅峰时期,能表演傩舞的几个大班子分别居住在中南乡的南木屯、松崖屯、下塘屯、古周屯、上干强屯和上南乡的大屯。毛南族师公班子不仅在毛南山乡傩仪中主持表演,附近的壮族、瑶族地区也请去,可见当时师公班子是有着一定的市场的。随着几位师公的相继去世,南木屯班子解散。松崖屯、下塘屯、古周屯合为一体,并以师徒承传的古周班子为主。在现代科技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请师公班子表演的家族在逐年减少。经多次走访了解到,现如今师公班子表演者大部分年龄都在40岁以上,而愿意学习并传承傩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傩师收不到可传衣钵的徒弟,同时受现代生活快节奏的影响,民间傩教古礼越来越简化,在举行还愿仪式时只重仪式,不重歌、舞、乐、戏,如傩仪在传承过程中一旦失去传统艺术文化,也将失去审美价值和传承沿袭的意义。
(三) 社会传承
傩舞是傩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傩舞富有巫术色彩,核心功能是驱魔逐疫,史册记载中在汉代有关于傩的“方相舞”“十二神舞”。后来傩舞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并加强了娱乐成分。在毛南族的傩舞中,其社会功能更趋向于祭祀还愿以及娱人娱神,例如:毛南族傩舞中《花林仙官松银花》(女孩)与《万岁娘娘松金花》(男孩)是在毛南族傩仪中表演的舞蹈,师公带上不同神仙身份的木面分别扮演万岁娘娘、瑶王、花林仙官,给主家送去祝福,保佑主家人丁兴旺、子孙繁荣。在毛南族傩仪中,与其他各段傩舞肃穆、神秘的气氛形成强烈对比的《土地配三娘》和《瑶王拣花踏桥》,其欢快诙谐的场面,热烈的气氛,富有生活的气息,深受观众喜爱,同时在娱人娱神中表达了毛南人的爱情生活。
傩舞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历经多个朝代流传千年至今。为何傩舞能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是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一种力量支撑。毛南族傩舞由毛南族人民创作,并世代相传,是毛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是毛南族文化的象征。毛南族傩舞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有过由盛转衰的阶段,甚至一度濒临灭绝。“文化大革命”期间,傩曾被当作封建迷信打入另册,师公被抓起来,傩面和书籍被焚烧。当时一名叫谭信慈的年轻人偷偷从火堆里救出几本书籍藏于箱底,这一藏就是近二十年。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劫后重生复原的毛南族傩舞,如今又重放异彩。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次组织文艺工作者收集、整理、录制傩舞等工作。在花费了三年时间,修改了五次,终于于1986年完成了第一本《毛南族舞蹈》(收录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将濒临失传但又别具特色的毛南族傩舞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抢救了这份宝贵的民族遗产。
二、媒体传播
在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平台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媒体。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媒体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在民族民间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领域,媒体的介入加速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毛南族傩舞遵循着家族沿袭,师徒教授的传承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在传统的传承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活动参与,职业化传承。伴随着媒体技术的潮流,传统的传承方式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毛南族傩舞从传统传承模式向新型媒体传播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渠道,原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原始古朴、风格独特的毛南族民间传统舞蹈傩舞,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度沉浮,历经风雨。现如今在当代文明社会发展下,毛南傩舞通过纸媒、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传播渠道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关注毛南族神秘的傩舞。毛南族独特的傩舞曾频临灭绝,如今在社会媒体关注下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再次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引起中外学者高度关注。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唯一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得到当地政府专项拨款,开设了4个专业傩戏班,通过学习会跳傩戏的群众已有50多人,目前正在大力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随着傩舞和以傩戏为主调的民歌走進校园,越来越多的毛南族青少年开始接触、了解本民族这一独特的文化。可见媒体传播对社会各类群体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影响力和推动力。
2002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编舞蹈《傩舞》参加了在南宁举行的民间舞蹈大赛。作品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独特的韵律和丰富的内涵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获得一致好评,最终在当年的广西民间舞蹈大赛上连拿四项大奖。
1995至2003年,毛南族傩舞走出国门,两渡日韩、四下东南亚演出,1999年又组团去到台湾公演,得到社会媒体的密切关注,我国中央电视台以及日本、英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多家电视台也慕名来到环江进行多次访问和考察。
一年一度的当地分龙节是毛南族最盛大的重大节庆,来自各地的电视台等媒体等汇聚于此,其中新华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对2015年环江飞龙节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期三日的环江飞龙节最令人期待,最吸人眼球的活动——“神秘毛南傩面舞汇”,再次印证环江“中国傩面舞之乡”的美名,助推了毛南族傩舞文化遗产走向国际。
(二)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机构
在广播、电视媒体中,人们常采用文艺、音乐、电影、访谈实录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在文字媒体中,人们运用书籍、报纸、杂志等媒介进行信息传播。报社、电台、电视台、影视剧组等正是从事此类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机构。不少文艺工作者,把民族民间题材经艺术加工,通过数字化平台传播出去。于2015年经一年多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完成的微电影《傩缘》,由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硕士研究生韦海燕执导完成,本片选自毛南族傩仪题材,片中多次出现毛南族傩舞场景,其身穿龙袍蟒服,头戴象征原始图腾傩面的师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片中充分展现了毛南族傩舞的原始古朴,肃穆庄重的原始神韵,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颂扬了真、善、美的观念,同时揭示了傩文化的拯救努力程度与消亡异化速度之间的张力及其根源,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毛南族傩舞通过艺术加工制作成电视或电影,通过网络、电视台等机构传输出去,对有效发展传承民族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毛南族傩舞与电视、电影艺术的融合,正是传统艺术与新媒体的碰撞,这对毛南族民族舞蹈的挖掘、发扬、创新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能让珍贵传统的毛南族傩舞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发展传承下去。
三、结语
神秘独特的毛南族傩舞被中外专家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它是毛南族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形成、发展、演变对认识毛南族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历史上,毛南族傩舞经历“文化大革命”洗劫,遭遇重创,曾处于濒危状态。然而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傩舞在毛南民间存活下来,直到改革开放得到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当地政府多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毛南族文化遗产,成立了毛南族傩文化保护机构,建立保护资料数据库和毛南族文化艺术教育基地,以及投资数百万元人民币建设毛南族文化馆、博物馆。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应利用新媒体传播拓宽毛南族傩舞的发展,从而丰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手段,从传统传承向新型传播转变,继承、发扬、创新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加入时代因素,同时还扩展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新空间,让毛南族傩舞不断与时俱进,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编辑部.毛南族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M].出版社信息不详,1987.
[2]黄小明,胡晶莹.毛南族还愿仪式舞蹈“条套”的动作特征与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09,(05).
[3]赖程程.毛南族傩舞形态考察[J].大众文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