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平衡理论的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

2017-05-02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0142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定性装备专家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北京 100142)

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装备建设与经济建设、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点越来越多,融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军民融合已成为统筹装备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2010年,我国颁布的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和指导性文件[1]明确提出:“着力健全开放式发展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强化信息共享服务,在符合国家安全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分类、分级发布武器装备发展需求和任务信息,为民用企事业单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及时提供信息服务。”2015年1月,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简称“采购信息网”)开通运行,标志着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建立,有效地发挥了装备建设领域军民融合的“触角”和“探头”作用,推动了装备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了科学准确地把握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现状,及时发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有效地解决体系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提高体系建设质量和效益,亟需开展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简称“体系建设”)效益评价工作。

《辞海》[2]3493中定义“生态平衡”亦称“自然平衡”,是指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相互排斥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和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由此可知:生态平衡是指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生物各种群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达到高度协调、适应和统一的动态平衡状态。因此,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生态平衡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中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和能力充分发挥而达成的一种综合平衡的稳定状态。

《辞海》[2]4367中定义“效益”是指“效果和利益”。笔者应用生态平衡理论开展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研究,核心是按照客观、系统和科学的原则,根据体系建设生态平衡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体系建设生态平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1) 依据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能力3个影响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要素,构建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指标;2) 综合考虑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能力发展的态势(即平衡状态),运用评价模型评估体系建设效果;3) 以提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平衡状态为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是指由“物种”“种群”和“本体”等构成的,各“物种”“种群”和“本体”之间,及其所处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产生装备采购信息流动进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物种”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中有相同基因、形态和生理特征的个体集合,包括政府部门、军队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种群”是指在特定空间和环境下,由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并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固定的外貌和结构,具备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获得者、信息再造者和信息监管者;“信息本体”是指装备采购信息或信息资源本身;“环境”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中除生物种群以外的所有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种群的要素集合,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设施、技术、政策和资源等环境。

图1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生态系统

2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采用文献综述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生态平衡理论构建了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3-6],如图2所示。该评价指标体系由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能力3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组成。

图2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1 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主要从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完整性和平衡性的维度,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种群、生态位、生态链、生态环境、生态协调和生态适应6个子指标。

1) 种群,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的参与主体。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装备采购信息的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获得者、信息再造者和信息监管者等种群是否齐全,分工是否合理,能力素质是否满足要求。

2) 生态位,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中各主体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管理体系是否建立,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服务部门是否健全,运行是否高效,各主体占有的信息资源、信息时空及其功能发挥是否合理。

3) 生态链,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运行情况。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信息采集、信息对接、信息反馈和信息监督等运行机制是否合理、高效,信息生产者、传递者和获得者之间是否形成了良好的链式依存关系和机制。

4) 生态环境,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包括保密审查、信息采集、信息标准、信息反馈和信息监督等制度环境。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相关制度是否建立,能否落实,是否实用、有效。

5) 生态协调,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中主体间的协调情况。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工作中相同主体内部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程度。

6) 生态适应,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生态系统中主体的适应情况。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工作中各类主体与信息本体、生态环境和信息时空等的适应情况。

2.2 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主要从生态系统功能完备性和有效性的维度,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的作用进行评价,包括信息丰富度、信息质量、信息反馈率、信息成本、发布方式和发布载体6个子指标。

1) 信息丰富度,是指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种类和数量情况。该指标为定量指标,主要考察实际发布的信息种类、数量与期望发布的种类、数量之间的差距。其计算公式为

(1)

式中:x信息种类为实际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种类;x期望信息种类为期望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种类,若x信息种类≥x期望信息种类,则x信息种类=x期望信息种类;x数量为实际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数量;x期望数量为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数量,若x数量≥x期望数量,则x数量=x期望数量。

2) 信息质量,是指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内容的优劣程度。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信息内容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清晰度等。其中:及时性是指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满足时效性要求;真实性是指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内容反映客观情况的程度;清晰度是指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内容准确程度和表达的清楚程度。

3) 信息反馈率,是指信息使用者在接受信息生产者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后,向信息生产者提起响应的效率。该指标为定量指标,主要考察反馈时间是否达到社会公众接受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2)

式中:x实际平均反馈时间为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实际平均反馈时间;x期望反馈时间为期望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反馈时间。

4) 信息成本,是指获取装备采购信息所付出的代价。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获取装备采购信息的成本,包括所需人力、物力、时间和费用等成本。

5) 发布方式,是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的途径。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利用网站、会议、刊物等多种方式发布装备采购信息的情况,以及各种发布方式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6) 发布载体,是指传递装备采购信息的平台。该指标为定性指标,主要考察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的信息化平台、信息服务机构和信息发布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2.3 系统能力

系统能力主要从生态系统满足主体期望的维度,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的满意度和信任度进行评价,包括满意度和信任度。

1) 满意度,是指主体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的实际感受与理想预期的差距。该指标为定量指标,主要考察主体的知情权满意度、表达权满意度、参与权满意度和监督权满意度。其计算公式为

x满意度=

(3)

式中:x知情权满意人数为满意知情权的人数;x表达权满意人数为满意表达权的人数;x参与权满意人数为满意参与权的人数;x监督权满意人数为满意监督权的人数;x调查总人数为调查的总人数。

2) 信任度,是指主体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信赖和支持的程度。该指标为定量指标,具体表现为用户是否愿意继续使用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的服务,以及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的信心。其计算公式为

(4)

式中:x信任的人数为愿意继续使用采购信息发布服务的人数。

3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模型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模型包括权重模型、单指标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7-11]。

3.1 权重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模型,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详细论述。经计算,得到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3.2 单指标评价

单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对于定性指标,笔者采用证据推理理论构建评价模型。证据推理理论是对概率论的扩展,通过构建命题和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命题的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集合的不确定性问题。该理论通过利用专家知识和数学模型将定性评价结论定量化,且充分考虑了专家知识的关联性以及评价结论的可信度。证据理论包括基本概率分配函数(Mass)和信度函数(Bel),其中:Mass函数表示指标分布于相应评价等级的概率;Bel函数表示指标最终隶属于评价等级的可信度(概率)。基于证据推理理论的单指标评价模型构建步骤如下:

表1 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评价指标权重

1) 专家评判。设评价等级为优、中、差3个等级,并记为{μ1,μ2,μ3}={优,中,差},其对应的分值为(d1,d2,d3)=(1,0.5,0.1),第i个专家评价定性指标A的隶属度

2) 建立Mass函数。依据专家评价结论,生成相应的Mass函数,则第i个专家认为评价指标A分布于优(A1)、中(A2)、差(A3)的Mass函数为mi(Aj),即

mi(Aj)=pi(Aj)

3) 冲突分析。冲突分析的核心是判断不同专家对同一指标的认识是否一致,误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设α(0<α<1)为允许的冲突水平,即允许不同专家对同一指标评价的误差范围。根据常用冲突水平标准,设定α=0.6,若冲突系数K<α,则可利用证据推理合成法进行综合;反之,专家的评价无效。其中,

(5)

式中:Θ为全部可能结果的集合;m1(Aj)和m2(Al)分别为同一识别框架Θ上的2个基本概率分配函数。

4) 证据合成。对专家评价结论证据进行合成,Mass函数m12(Aj)和信度函数Belj(A)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6)

Belj(A)=m12(Aj)。

(7)

5) 单指标评价。首先,比较Bel1(A)、Bel2(A)、Bel3(A),其中置信度最高的等级即为该指标的定性评价结论。然后,将定性单指标评价结论定量化,即

g=Bel1(A)×d1+Bel2(A)×d2+Bel3(A)×d3。

(8)

3.3 综合评价

采用加权和方法对各单指标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即

q=W×GT,

(9)

式中:W为权重向量;G为单指标评价结果矩阵。

4 案例分析

以XX年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情况为例(数据均为模拟数据),验证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适用性。

4.1 定量指标评价

1) 信息丰富度。XX年实际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种类有规划计划、政策法规、装备采购需求、成果、技术、资源和军品配套需求等共10类,数量为50 000条;期望发布的装备采购信息种类为20类,数量为100 000条,则

2) 信息反馈率。XX年装备采购信息平均反馈时间为25 d,期望的反馈时间10 d,则

3) 满意度。XX年针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情况邀请500人进行调研,其中,450人对知情权满意,380人对表达权满意,310人对参与权满意,150人对监督权满意,则

4) 信任度。XX年针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情况邀请500人进行调研,其中,383人对体系建设信任,则

4.2 定性指标评价

邀请3名专家对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定性单指标进行评价,其中“种群”指标的Mass函数值如表2所示。

表2 “种群”指标的Mass函数值

1) 专家1和专家2之间的冲突系数为

K=m1(A1)×m2(A2)+m1(A1)×m2(A3)+

m1(A2)×m2(A1)+m1(A2)×m2(A3)+

m1(A3)×m2(A1)+m1(A3)×m2(A2)=0.52,

由此可见:冲突系数K<α,说明专家1和专家2评价结论有效,可进行合成计算。

2) 专家1和专家2的合成结果为

3) 专家1、专家2和专家3之间的冲突系数为

K=m12(A1)×m3(A2)+m12(A1)×m3(A3)+

m12(A2)×m3(A1)+m12(A2)×m3(A3)+

m12(A3)×m3(A1)+m12(A3)×m3(A2)=0.352,

由此可见:冲突系数K<α,说明专家1、专家2和专家3的评价结论有效,可进行合成计算。

4) 专家1、专家2和专家3合成结果为

由于Bel1=0.96,Bel2=0.04,Bel3=0,因此Bel1的置信度最高,即该指标的定性评价结论为“优”。

根据式(8),“种群”指标的定量评价结果为

g=0.96×1+0.04×0.5+0×0.1=0.98。

同理,可得其他单指标的评价结果,所有单指标的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所有单指标的评价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种群”和“信任度”的评价值均大于0.7,而信息反馈率和信息成本评价值均小于或等于0.4。表明:1)该年度中,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参与主体包括了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各类主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种群,且各类参与主体均普遍认可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也非常信赖和支持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2)该年度中,装备采购信息发布机制、反馈效果等还不够理想,装备采购信息交流时间成本和费用等还比较高。

4.3 综合评价及对策建议

根据表2、3,由式(9)可得该年度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为0.56,表明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效益处于中等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建设质量效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完善生态系统结构。针对“生态位”指标得分较低(0.5)的情况,建议建立职责分工明晰、功能完备的装备采购信息发布管理机构、使用机构和服务机构,提升装备采购信息发布体系的生态位;针对“生态链”指标得分较低(0.392)的情况,建议优化装备采购信息采集、对接、反馈和监督等业务流程,形成信息发布体系全寿命生态链;针对“生态协调”指标得分较低(0.356)的情况,建议采用军地信息协调共享模式和手段,形成良好的生态协调环境。

2) 提升生态系统功能。针对“信息质量”指标得分较低(0.448)的情况,建议加强装备采购发布质量体系建设,提高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针对“信息反馈率”指标得分较低(0.4)的情况,建议建立强有力的装备采购信息反馈制度,缩短反馈周期,提高反馈质量和效益;针对“信息成本”指标得分较低(0.16)的情况,建议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借助新媒体,降低装备采购信息获取成本;针对“发布载体”指标得分较低(0.5)的情况,建议建立线上与线下、静态与动态、泛化与定制化相结合的装备采购信息发布方式,确保社会大众通过网站、展会、期刊等多种渠道获得装备采购信息。

参考文献:

[1]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EB/OL].(2015-01-04)[2017-03-24].http:∥www.weain.mil.cn.

[2] 辞海编写委员会.辞海[M].6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 朱迎春,王大鹏,张海英.基于生态平衡原理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89-91.

[4] 李晓松,李增华,刘鲁红.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效益评价[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6,29(6):1-6.

[5] 陈凤桂,张虹鸥,陈伟莲,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产业发展适宜性综合评价:以广东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6):120-126.

[6] 何红光,张玉军.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能力评价模型[J].企业经济,2013(5):13-17.

[7] 李晓松,吕彬,肖振华.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评价[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96-98.

[8] 吕彬,李晓松,陈庆华.装备采购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35-138.

[9] 梁静国,魏娟.基于证据理论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2):104-107.

[10] 鞠彦兵,冯允成,姚李刚.基于证据理论的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12(3):218-223.

[11] 樊红,冯恩德.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船舶综合安全评估(FSA)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8(4):546-549.

猜你喜欢

定性装备专家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港警新装备
致谢审稿专家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基于UPLC-Q-Tof-MS/MS和HPLC的牙膏中叶绿素铜钠主要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