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江十文铜元版式演化初探

2017-05-02北京

中国钱币 2017年5期
关键词:铜币清江飞龙

郭 琪 (北京)

清江浦,又叫清江,为今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清江浦原为河名,即今淮阴区码头镇至淮安区淮城镇之间的里运河。清江浦在海运及陆路交通兴盛之前曾是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的枢纽,长江以北的繁华重镇。自古漕船由此北上,行人在此弃舟骑马,清朝还在此设立漕运总督,一体节制漕运事宜。在清末各省纷纷设立铜元厂牟利之际,漕运总督陆元鼎于光绪三十年(1907)三月以江北清淮一带制钱缺乏,银价日减,官民交困为由请求在清江浦仁义洼运河北岸设局制造铜元,获准通过。

关于清江铜元的研究早有论述,如王冠仁[1]、杨进南[2]、孙浩[3]在清江二十文、“清江铜元局开铸”铜币、开工时的模具、样币与产品等方面做了论述,贺传芬等[4]虽然在《光绪年间清江十文铜元版式演变初探》一文中梳理了清江铜元的版式顺序,但随着近年来新资料的发掘以及研究方式的不同,其所推演的演变顺序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希望进一步利用文献资料、实物对比、结合自己对其他省份研究的经验,以期对清江十文铜元的版式演化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探究。

一 光绪元宝类版式演化

从大的版式特征来看,清江光绪元宝类面版按珠圈可分小圈、中圈、大圈,背版按龙纹可分水龙、反三云飞龙和正三云飞龙共六种样式。研究这部分的版式演化需将面版和背版看成相对独立的系列,各自演化、相互印证。

清江铜元局最早一批的机器设备来自英国伯明翰厂,据英国伯明翰厂档案记载“1904年11月5日,接获清江局十文铜元币模订单一份,六个月内交货”[4]。按照这样计算出货时间已是次年五月,但清江局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已经开铸,可见在伯明翰厂提供币模之前,清江局已用其它币模开铸生产。从实物来看,面版小圈、大圈和背版水龙三种图案文字粗拙,龙纹的雕刻憨态尽显,比不上中圈和飞龙雕刻精细,文字有力。如果推测正配版式中圈配正三云飞龙是伯明翰厂产品的话,按照前文所述,在伯明翰厂币模到达之前,自行雕刻的币模品质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从搭配来看,有两款值得关注,一个是小圈错配清江圆珠龙,清江珠圈龙与湖北浙江龙相似,可以说是自行雕刻水龙的参考模板,这就将小圈的出现时间划定在了开铸早期;另一个是小淮错配正三云飞龙,小淮是大清铜币类面版,而正三云飞龙是光绪元宝类中圈的正配背版,能出现此种错配说明中圈配正三云飞龙出现在光绪元宝类的末期。由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得知清江光绪元宝类面版的演化顺序是小圈到大圈最后为中圈。

清江铜元的开铸处于整个晚清各省设厂铸币的中期,加之其非省非行政区的地位,所以其铜元的样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先看小圈,面版小圈的设计有受北洋铜元的影响。在此之前,除北洋铜元外其他各省开铸铜元面版均是上缘汉字“某某省造”或“某某官局造”。唯北洋与清江面版上缘满文“光绪元宝”,下缘“当制钱十文”,左右书地名或行政区名(图1)。

小圈配水龙是清江铜元规模生产的第一版,清江的水龙最可能仿刻自湖北浙江圆珠龙,于是存在小圈错配浙江龙的搭配。清江水龙是个长寿型背版,从其搭配看贯穿于整个清江光绪元宝时期。有钱谱按照龙睛的形状将清江水龙细分长眼和圆眼,从版式演化和模具雕刻方面分析,笔者以为大可合并看成一类(图2)。

除水龙外,小圈还搭配反三云飞龙,反三云飞龙是清江引入的第一代飞龙。从实物看,小圈配反三云面背迥异,面版粗拙,背版精致,仔细分析,笔者认为第一代飞龙与江苏苏州梅家桥厂设计的大九尾龙关系密切,理由如下:一是梅家桥厂开铸于光绪三十年(1904)二月,最先设计使用的就是大九尾龙,这使梅家桥厂给清江提供技术支持在时间上可行;二是观察反三云飞龙和大九尾实物,珠圈皆为111点,相似程度高达九成以上;三是苏州和清江同属江苏管辖且造币设备及币模同来自伯明翰厂,纵观整个清江光绪元宝类钱币,受同省影响最深(图3)。

图1 左北洋面版 右清江面版

图2 左浙江龙 右清江水龙

图3 左大九尾龙 右清江反三云飞龙

紧接面版小圈的是大圈。大圈雕刻风格与小圈一致,应是清江自行雕刻版本,诸谱对大圈的版式细化解读大同小异,笔者较为认同伍谱(伍德华)按照“清”字和花心分成四种的分法,即大圈大点清、大圈大点清无花心、大圈小点清、大圈小点清环心花四种(图4)。

图41.大圈大点清 2.大圈大点清无花心 3.大圈小点清 4.大圈小点清环心花

大圈系列主要搭配水龙和反三云飞龙,其中大圈小点清环心花混配有正三云飞龙,正三云飞龙是清江引入的第二代飞龙,这部分单看面版,差距不大,很难看出版式演化,所以要从背版入手,清江光绪元宝类背版的演化顺序是水龙到反三云飞龙最后为正三云飞龙,根据这个顺序以及实物搭配我们还是可以找出这部分的演化顺序。上表的面版已按笔者推测的演化顺序排列,搭配是根据实物统计而来,可能会有遗漏,但主要搭配随箭头呈对角线分布的趋势依然明显,符合演化的标准。所以大圈类中的四个小版式演化顺序是从大圈大点清到大圈大点清无花心到大圈小点清最后为大圈小点清环心花。

表一 清江大圈类面背搭配表

中圈是清江光绪元宝类中最后一个面版,中圈搭配水龙、反三云飞龙和正三云飞龙,其中中圈配正三云飞龙是正配。由文章开头引用英国伯明翰厂档案可知,清江向伯明翰厂订购过币模,笔者推测中圈配正三云极有可能就是伯明翰厂产品。正三云飞龙珠圈112点,与反三云飞龙略有不同,但飞龙基本样式类似,加上江苏梅家桥厂设备也来自伯明翰厂,可以推测清江飞龙与江苏飞龙同属一个体系(图5)。

图5 左反三云 右正三云

二 大清铜币类演化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户部财政处在《会奏筹拟整顿圜法改归一律酌定各省通行章程折》中要求各省从户部承领祖模,均与总厂所铸一律,唯在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但清江规模生产的大清铜币却并非从户部领取的币模。

各省加铸一般是在面版中间加铸字台,字台中间阴刻省名,但江苏、江南、清江早期都出现了无字台阳刻省名的大清铜币且整体文字与部颁大清铜币风格迥异,应属自行雕刻。将清江大清铜币与同时期的中圈、江苏中花二十文面版一起比较,通过下缘纪值中的“當”“制”“钱”“文”等文字观察,会发现这三种面版字形相似,加之江苏与清江一直以来的渊源,笔者相信清江大清铜币币模的雕刻与上述两种面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图6)。

图6 三种纪值文字风格对比(上中圈 中大清淮 下江苏中花二十文)

清江大清铜币类面版按中心阳刻淮字的大小分小淮和大淮两个版式,背版根据龙睛及龙珠火焰分部颁龙、仿部颁七火焰大眼龙、仿部颁九火焰大眼龙、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四版。对于面版小淮大淮的演化顺序,笔者认为从以下两点可判断,一是从实物判断,存在小淮错配正三云的版式,正三云是光绪元宝类末期出现的背版,在新老版式交替之际,出现混配属正常现象,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淮的出现早于大淮。二是从样币判断,已知现存的样币搭配面版都是以小淮为主。基于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小淮的出现早于大淮(图7)。

小淮除错配正三云外,其余的搭配与大淮相同,与上述四种大清铜币类背版均有实物存在。大清铜币类四种背版版式特征变化较少且面版无法提供更多有效的对比信息,笔者认为应通过观察同一部位在不同背版的异同及模具雕刻方式来判断其演化顺序(图8)。

以上面四个背版及局部特征图为例,我们只需观察箭头标出的三个部位龙眼、火珠、龙脸左侧的云朵。第一个部颁龙,从户部承领,应属后续版本的标准,特征是圆眼、火珠火焰七条、龙面左侧有朵实心云;第二个仿部颁七火焰大眼龙,特征是大眼、火珠火焰七条、龙面左侧有朵实心云;第三个仿部颁九火焰大眼龙,特征是大眼、火珠火焰九条、龙面左侧有朵实心云;第四个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特征是大眼、火珠火焰九条但与前三个不同,龙面左侧有朵空心云。由这几个相同部位的特征图可以看出,仿部颁七火焰大眼龙与部颁龙比,只将圆眼放大,其他部分相同、将七火焰变成了九火焰,差异最大的是异云龙,不但火焰的形状发生改变而且龙面左侧的云也变成了空心云。在没有政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版式的演化一般是循序渐进的,因此这部分版式的演化顺序应该是先部颁龙然后仿部颁七火焰大眼龙然后仿部颁九火焰大眼龙最后到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

图7 小淮合面样币

图81.部颁龙 2.仿部颁七火焰大眼龙 3.仿部颁九火焰大眼龙 4.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

图9 部颁面配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

这种阳刻省名的做法与其他省份的通用样式是相违背的,所以江苏、江南后来都将阳刻省名改为了字台阴刻,清江也有标准部颁面阴刻省名的面版,但只搭配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且存世量屈指可数。笔者认为搭配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说明清江在认识到阳刻省名不符合规矩后,也想到要改成阴刻,这时它搭配到的就是已经演化到第四版背版的仿部颁九火焰异云龙。至于存世量稀少,笔者认为与清江局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停铸有关,还没来得及大规模改版就遭遇停产的命运,这样也导致了现价段还没有发现清江局标准部颁面配部颁龙样式的铜元(图9)。

三 清江十文铜元版式一览表

前两节笔者详细叙述了清江光绪元宝类和大清铜币类的演化顺序,本节笔者希望将前两节的内容通过一张表来表示,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清江铜元的演化规律。

表二 清江十文铜元版式演化一览表

上表的横轴和竖轴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是按照面版和背版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两个绿色部分分别表示光绪元宝系列和大清铜币系列,小淮错配正三云飞龙,面版是大清铜币类,背版是光绪元宝类,所以这个搭配并没有在两个绿色部分内而是出现在板块的交接处就比较符合演化的实际了。整个表格的搭配近似呈现一个对角线,箭头所指方向即为版式演化的方向,对于像小淮、大淮部分出现成片区搭配的情况是与这部分在同一时间维度内先后出现的版式过多,也就是版式划分过细有关。

注释:

[1] 王冠仁:《大清铜币淮字二十文管窥》.《江苏钱币》,2013,3:P56-57.

[2] 杨进南:《关于清江铜元局两种铜元的考证》.《江苏钱币》,2013,3:P46-47.

[3][4]孙浩:《清江浦“江北铸币局”二三事》.《中国钱币》,2015,3:P3-6.

[5] 贺传芬、李银、王惠毓:《光绪年间清江十文铜元版式演变初探》.《中国钱币》,2012,1:P60-62.

猜你喜欢

铜币清江飞龙
工程塑料防眩板在桂柳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张文胜《清江帆影》
把清江挑回家(外一首)
飞龙剪纸
鱼跃清江 广场舞
进军魔环山
小品中的数学问题
王戎·随波
阿凡提分饭钱
The Princess And The Dragon (公主与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