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
2017-04-30武志英
武志英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确立最佳教学目标、多种教学方法并举,讲透讲清,以简要逻辑讲清信息技术知识点,当堂训练与回顾,深化知识点的巩固,学生才会熟悉、牢固掌握。同时,精当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豁然开朗、触类旁通,激活其兴趣与热情,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与全面素质教育之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体目标。它不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而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要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所以,要真正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我认为,即要有理论,更要有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最主要能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在教与学中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学生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把握好初中教材内容,灵活处理
处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尝试,循序渐近地慢慢积累。以下几种教材处理方法是本人在近几年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积累总结的经验。
(1)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情境化。如果我们花点心思在教材处理上,将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生需要并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蕴含在一定学习情境中,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情境的引领下,通过探究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不断的自我发展,亦能实现激情飞扬的课堂氛围。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初中生带着真实的感受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然而,老师也要积极创造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样利于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发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其实无论小孩还是成年人,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事情,就会比较投入地去学、去做。所以当教材上的內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时,我们就要考虑选用适合教材的载体来指导学生学习,想办法使学生感兴趣。通常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处理应与初中生的实际能力相匹配,不宜过于简单化。一些教师在处理信息教材时往往只注重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没能把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剩余时间就用于玩游戏;有时布置的学习任务又过重,学生难以完成,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渐渐失去了完成任务的信心。教材处理的过程就是不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是一种持续的探究过程。然而教材处理是一个复杂的教学事件,因为要考虑到它在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所以要花费教师很多的精力与时间。这时就要我们考虑到处理教材与所得教学效果是否成正比。
二、注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巧妙的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眼前一亮。 引入新课要生动活泼、清晰流畅,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开场白——“导”是很关键的,既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材料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引导学生乐学。导课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展示图片、动画、音乐等等,为以后的信息技术学习打下基础。
(2)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选用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抑扬顿挫,致力于点拨、引导。例如:教授时,教师可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学生纠正,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这种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共同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其印象将更加深刻。又如:在遇到难度不大的任务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位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完成任务学生更具有成就感。课堂总结也要平和、严谨。但是何时提出归纳总结也相当关键。例如:在大多数学生已完成任务或大多数学生碰到共性的问题时使用此法较合适,同时也应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练。
(3)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巡视指导相结合。讲课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同学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时间最大限度的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学生在上机实践所学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学生个人的疑难问题,简单的问题我会让学生看书或同位相互帮助解决。对于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再统一讲解、示范指导。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掌握。
三、以多种手段,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是“副科”且不是中考课目,学生多不会再拿出课余时间用于该课程的学习,因而教师要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及时巩固教学效果即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精讲多练。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与学生练习时间应保持在3比7左右,并根据具体内容及时调整,或缩短讲授时间,增加练习时间。对于教师讲授,一方面,并不是讲授越多效果就会越好,特定教学内容下,讲授越多,学生可能会越糊涂,另一方面,受时间限制,教师的讲授要精到,言简意赅,并提高其感染力。对于学生操作练习,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利用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心无旁骛把时间用在实践操作练习上,巩固学习成果。二是分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为促进学生随时掌握所学、巩固学习成果并为后面学习奠基,教授与练习均可分段进行,交叉前进。例如,对“数据表处理”单元相关内容的学习,因其难度较大,为便于学生理解、消化与巩固所学,即可采取这一方式进行。三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教学成果。对于相对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吸引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采取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例如,对“防治计算机病毒与保护软件著作权”单元相关知识的学习。四是学生示范、复习与演练。教师的示范固然重要,在教学进行一定阶段,来自于同伴的示范演练对于其他学生所起到的榜样作用与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既是对进行示范学生的肯定与表扬,也是对其他学生的无言的促进与鞭策。五是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切磋、帮助等,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其作用也是非常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