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
2017-04-29康晴包佳倩
康晴 包佳倩
结合课上与阅读《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这本书之后的感受,想谈一谈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及高校的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
一、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组织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组织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进而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与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在企业管理学术研究和实际运用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随后又被作为非营利型组织的高校、基金会、科研组织等逐步引人。国外大学管理引人企业战略管理理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标志是1983年美国凯勒发表的《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一书(国内译作《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由此掀起了高教研究人员对高校战略规划的研究热潮,企业制定战略计划的技术方法被广泛用于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制定发展战略工作中,并产生了一系列专著、论文,以及有关成功经验的案例。可以说,从战略规划发展到战略管理,既是理论的呼唤,又是现实的需要。
传统的战略规划是以充分理性、充分信息为理论基础的,而战略管理中战略规划则是以“有限理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理论基础的。为了克服建立在“有限理性”理论基础上的战略规划的局限性,就应加强战略实施、战略评估两个部分,因为它们是战略规划的继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组织对自己的战略目标的表述非常清晰,但实施运行过程常常与这些理性目标背道而驰。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组织战略目标通常是由领导层做出的。但战略实施的过程则是一个政治过程、利益表达过程,反映了各种利益的冲突与妥协,因此常常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安索夫在其著作《新公司战略》中指出,战略计划与战略管理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焦点是制定最优战略决策,而后者的焦点是关注产生新的戰略结果——新市场、新产品和新技术。战略规划是有一个专门部门制定的,而战略管理涉及所有组织部门,它更综合,将战略扩展到所有组织单位。战略管理包含了战略规划,但它更关注战略的执行,关注整合组织的力量去实现战略目标,而且规划或计划的制定而不再是一个特殊部门的活动,而是全部管理者的责任。
可以概括为: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而且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以及对战略进行评价等管理环节,因此是全过程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的、总体性管理。第二,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的关系表现为:战略规划是在行动之前部署力量,而实施则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战略规划重视目标的有效性,而实施则关注效率;战略规划是一个思维过程,而实施是行动过程;战略规划是一个思维过程,而实施是行动过程;战略规划需要协调的是少数人,而实施则需要更广泛的行动者之间的协调。战略评估是临近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战略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修正甚至终止战略的合理依据。因此,它立足于战略规划而优于战略规划,强化了战略规划的实践特色,并且能够整合组织的全部力量去实现战略目标。显然,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并非字面或表述上的简单调整,而意味着实质性的变化。
二、高校战略规划与管理
通过战略规划手段,高校不仅可以适应环境,还可以跳出环境制约谋划未来,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大学处于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办学环境中,新的世界格局和秩序正在形成,大数据时代、慕课时代等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全球化、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的生存变得更为艰难但亦更富机遇。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我国大学必须要注重战略规划的作用,主动、自发地利用战略管理来谋划未来发展。在形成战略规划意识之后,学校应对办学环境进行系统、具体地分析,从外部环境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定位和空间。
一般而言,影响我国大学发展的办学环境包括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环境以及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的生态环境,即除大学个体之外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地理、法制、科技等均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都对大学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社会环境中,决定高教系统管理方式的政治环境、决定大学财政水平和服务市场的经济环境、决定大学所处地理位置的地理环境,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更为显性和直接。
就政治环境而言,我国为中央集权制国家,因此对高教系统的管理方式为中央集权制领导,虽然地方政府参与分权与合作,但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的教育部仍然有实质的掌控权,大学自身的办学自主权则较为有限。就经济环境而言,国家、社会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政府、产业/企业、慈善团体/个人等对高教的投入或资助水平,也决定着人们对高教的消费水平和选择偏好,因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往往导致人们选择就业前景好的学校和专业就读,从而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倾向。就地理环境而言,在高教市场划分日益精细化和区域化的今天,大学所处地区经济是否发达,地方市场对高教人才和技术的需求是否旺盛,地方政府对大学的发展是否重视,都明显影响着大学的发展水平。相较而言,影响大学学生规模的人口环境,决定信息技术发展程度的科技环境,以及其他相关环境,如文化环境、法制环境等,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则更为隐性和间接。以人口环境为例,人口出生率和适龄人口数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高中学业人口和毕业率则制约着大学能够入学的人数,而一个国家的人口总规模也影响着大学生规模。同时,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潮的发展,中老年人亦日渐成为大学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其学生规模主要还是取决于办学质量,人口环境只是宏观背景。又如科技环境、信息化技术的革新对高教的影响日益凸显,高教领域发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诸多变化皆由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网络教学平台、翻转课堂、慕课、大数据时代等均是信息技术革新的“产物”。除教学和研究外,大学的管理及校园生活方式亦因信息技术而改变,广泛推行的智慧校园建设便是最好的佐证。但是,信息技术的功能更多是作为推动大学内部具体行为发展的工具,而非影响大学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的生态环境主要指作为整体存在的高教系统所面临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高教系统所处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自主权日益扩大,资源仍然紧缺,竞争日益激烈,重视提高质量,谋求个性发展。在办学自主权上,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等管理部门向大学下放管理权力的信号已经发出,下放本科专业设置权、教授和副教授评审权、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等放权步伐已经迈开,虽然大学要获得真正的、充分的自主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自主权的日益扩大亦是不争的事实。在资源配置上,我国仍然处于高教资源不充足、高教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高教资源尤其稀缺的阶段。
以上所谈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属于我国大学发展面临的一般的、或者说共同的环境。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而言,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素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对研究型大学而言,国家建设创新强国的需要和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主导着该类大学发展的速度和方向,但对行业划转地方院校来说,地方需求和行业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分析对学校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从而科学制定适宜的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