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油田就业服务工作的途径探索
2017-04-29徐继雁
徐继雁
摘 要:油田从事我国的油气田开采工作,在企业改革转型的改革进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人员分流、裁减等现象,这就使油田企业的人员构成之中出现了失待业人员群体,为了更好地稳定油田企业的稳定,针对这部分失业人员,油田成立了相对应的就业安置服务机构和部门。随着国企转型升级、不断改革的的深入,就业服务工作就不断出现的问题,如何应对新常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不断提升油田失业人员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创设和谐稳定的油田社区环境。
关键词:油田 失业人员 就业 服务
在我国建构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下,要关注油田企业的失业人员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基于油田企业改革、重组的现状,使油田企业内部出现了因企业调整、机构改革而裁减、富余下来的人员,也随之形成了失业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为了确保油田企业的安定与和谐,要建立相对应的油田就业安置服务机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合理、实效性的油田就业服务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本文以中原油田为例,探索就业服务工作的具体路径,以更好地缓解油田就业的压力,减少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一、做好油田再就业服务工作的必要性
油田企业的再就业服务工作,不仅与群众的利益紧密相联,而且还关系着改革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做好油田企业的再就业服务工作,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很好的做好油田企业的再就业服务工作,不仅会影响到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与结果,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做好油田企业的再就业服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油田失待业人员就业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油田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不同方面入手,推进油田的就业帮扶工作,然而,失待业人员的就业还相当困难和艰巨,存在较为突出的就业帮扶和服务工作问题:
1.就业安置空间相对狭窄。从油田内部环境来看,我国油田开发的产能逐渐减少,国际市场的油价也极不稳定,智能化、机械化及管理水平提高,受种种因素影响,特别是以会战模式建成的中原油田,资源禀赋较差,历史包袱沉重,油少人多的矛盾一直存在,所以,油田内部可供安置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就业安置空间越来越窄。
2.失待业人员的社会就业竞争力较弱。在油田内部存在较多的失待业女性群体,她们年龄偏大、就业技能相对较弱,加之家庭照看因素,女性群体的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并且,这些失待业群体没有及时在地方政府部门备案,未办理失业登记手续,无法享受就业扶持优惠政策。
3.毕业生数量激增。在油田内部接受高等教育的子女不断增多,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这些不断激增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是“80后”和“90后”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较弱,加之油田企业部分家长的就业观念的限制,他们将自己的子女束缚于身边,不愿他们到外打拼,为油田企业的就业服务工作增加了难度。
4.失业人员的观念具有一定的障碍。一些失待业人员存在“手低眼高”的现象和问题,他们自身的就业技能较低,却对就业岗位有过高的期望值,并且在工作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靠、等、要等这些严重的依赖性的思想,这就对他们的就业抉择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同时,这些失业人员对于油田企业的改革形式与过程没有认真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失业人员对企业改革政策的理解与认识具有一定的误差,从而使得失业人员产生思想上的波动。除此之外,由于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的单一性无法适应目前油田企業发展过程中岗位的要求,而再就业人员也不愿意参加培训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油田企业的再就业服务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油田就业服务工作有效性的探索
1.从思想上转变就业观念。在社会不断趋于公平和进步的形势下,“接班”、“内部顶职”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正在逐步消退,在社会进步的趋势下,需要油田企业内部的失待业人员的家长转变就业观念,要将目光放宽,鼓励子女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市场中去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而油田企业内部职工的失待业子女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过于强调工作单位的环境、待遇等,而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工作,打拚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油田就业服务机构也要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要求,加大就业岗位收集和输出工作的宣传,引领油田内部企业家长的观念转变,并积极与资质良好的私营、民营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相联系,及时把握市场上的动态用工需求,为自身油田失待业人员的再就业创造条件。同时,还要加大向周边社会推介就业的力度,要举办大型的招聘交流会,开展“星期日”人才市场交流活动,为油田企业失待业人员的再就业牵线搭桥。
2.开展多项举措,实现对失待业人员的就业帮扶。
2.1实现以社区为主体的业务外包,实施对失待业人员的就业帮扶。中原油田基本不再补充正式职工和劳务工,而是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实现对失待业人员的就业帮扶。油田社区要积极开拓新的服务业务内容,实施整体外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油田社区内困难家庭成员就业的问题,并由劳动就业站统一管理和安置,并将职工遗属、原油田代培工、残疾人、两劳刑满释放人员等均列入劳动就业的帮扶对象,合理确定岗位用工的人数、推荐用工范围、用工方式等。
2.2积极鼓励油田失待业人员到社会上就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二胎”政策的放开,老年人和幼童看护成了就业安置的新渠道,而且需求不断攀升,要求也更加专业化、职业化。油田失待业人员在大企业环境的影响下,有其自身的优点,比如文化程度较高,综合素质好等,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3鼓励失待业人员到规范改制企业再就业。要加强失待业人员到改制企业中就业的力度,鼓励油田失待业人员到改制企业的不同岗位就业,如:物业管理公司、物流公司等,以吸纳尽可能多的油田失待业人员。
3.为油田失待业人员提供技术培训途径。油田企业可以开办各种技能培训班、SYB培训班等,基于市场和社会的岗位实际需求,开办与社会岗位相契合的汽车驾驶、电焊、厨艺、按摩、营销、保育师等技能培训班,还可以针对油田女性失待业群体开设汽车坐垫的手工编织项目,用灵活计件的方式使油田失待业女性获得就业渠道。另外,还可以对油田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办SYB创业培训班,增强油田大学生女子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并为创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减少创业中的盲目性,提升创业成功率。
四、结语
油田就业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转变原有的就业观念,探索多样化的就业途径和渠道,提升油田失待业人员的就业技能,在多个项目的就业帮扶措施之下,更好地实现油田失待业人员的再就业,为油田失待业人员提供优质的再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华. 浅谈江汉油田劳动用工对策[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02).
[2]黄松. 油田失业人员社会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初探[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04).
[3]徐惠芬. 失业人员再就业相关问题的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1).
[4]李娟. 完善失业培训保障 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J]. 人力资源管理. 2014(06).
[5]杨书梅. 浅析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J]. 中国外资. 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