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烟威地区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2017-04-29叶瑜琦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

叶瑜琦

摘 要:服装业作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已经发展为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为一体,同时包含科学、技术、艺术、创新的综合性体系。从总体上面来说我国的服装现状仍基本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服装行业拥有一流的设备、 二流的产品、 三流的品牌,是一个能够创造外汇,但并不能创造价值的行业。从服装这一行业出发,我国又长期处于生产本土品牌高消耗多投入却有量无质生产国际品牌又往往是“为他人作嫁衣”的现状。青烟威作为胶东半岛的代表城市,坐拥毗邻日韩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尚未发挥出全部优势,服装产业仍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地位。面对“贴牌制造”类似的项目重复建设、扎堆上马,整体服装需求萎缩、市场低迷,以及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力,总量扩张与结构升级令青烟威的服装企业有更多模式选择,有基础和有条件的服装企业迫切地需要提前进行产品升级的战略性规划。

关键词:青烟威 服装产业 转型升级

一、引言

山东省是全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大省,截至2014年,山东省的纺织服装行业的产出能力、销售收入和利润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二位。然而,山东省服装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缺乏自主品牌创新,多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青烟威地区有5000多家日韩企业在发展,其中服装产业尤多,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青烟威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加快东北亚经济合作拥有近水楼台不可多得的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随着新一轮自贸区热的出现,三中全会公告释放的这一信号,对于青烟威地区谋求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示范区的城市意义重大。对其承接日韩服装外贸提升高端服装设计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品牌建设等等,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青烟威地区服装业发展现状浅析

青烟威地区以纺织业为基础,逐渐形成门类齐全的服装业,配套产品多,产业链较长,基本形成了上中下游相衔接的产业体系,已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如青岛即发、红领。目前,青烟威地区服装业主要从事出口订单加工,从事外贸服装加工,处于加工集聚的初级阶段。但是,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风暴的浪潮中,三地的服装业尤其是外贸加工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由于国外厂家寻求更经济的加工产业而将订单发往东南亚,导致订单大量减少。服装加工业技术含量低,利润较低,出厂价格一直低迷,这直接影响企业缩减开支减小产量,盈利空间持续缩小。青烟威地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三、困境与机遇并存

1.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1产业链不健全,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影响国际市场开拓。首先,青烟威三地服装业结构水平不高,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没有形成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其次,三地服装产业也存在产品市场定位不准的情况。比如在威海市,有高端品牌和低端品牌的覆盖,但是中端服装品牌却很少。在发展中要做到追求高端产品,实践中端产品,兼顾低端产品,使产品覆盖面更完全,适应威海市居民消费能力,有利于服装市场的开拓。

1.2没有发挥青烟威三地的区位优势进行服装供应链横向和纵向的紧密合作,从而打造区域服装业特色。产业集群效应弱。目前来看,青烟威地区的服装行业集群力量总体来说与南方多地如浙江、福建、珠三角等地的集群发展无法抗衡。

1.3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缺乏独立品牌,本土品牌知名度不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直处在工业链的低端,没有能够形成品牌影响力的品牌是青烟威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三地服装产业大多以“贴牌生产”为主,虽然也拥有数量众多的品牌,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大多未能跻身一线品牌,品牌附加值相对较低。企业不够重视对品牌的打造,并且塑造品牌的手段比较落后。另外,还存在品牌的文化底蕴不足,品牌创新力度也不够大等问题。

1.4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大批量、单一品种的服装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了,企业应该专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青烟威大部分服装企业还未持这种新观念,导致大量库存积压,企业运营陷入困境。

2.青烟威地区服装产业发展新机遇。

2.1中日韩自贸区的开发。山东临近日韩,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利于承接日韩产业专业转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贸区的建设。政府放宽限制,无疑是为青烟威地区工业集聚方向指出一条道路。若能抓住机遇,青烟威便能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吸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2地区发展战略布局。长久以来,服装业一直是青岛、烟台、威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三地服装业的发展也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等问题。政府相继提出相关政策法规扶持该产业发展。在青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服装业的资金支持,同时主办服装、纺织品采购交易会助力企业采购成本的降低。在烟台,政府对于有竞争力的服装业分支如女装、婴童装等重点配置。在威海,政府借助推荐企业参加纺织服装业发展地区的展会等活动,扩大文登床上用品基地和重点培养的纺织服装品牌的影响力。

四、解决困境的对策

笔者主要从服装企业自身发展角度提出服装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1.做好企业自身定位。小微企业不具备资金优势,应继续巩固当前的经营模式,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并做好基础服装的代工工作。在创新方面,注重对先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的模仿,逐步积累利润,提高自身竞争力。中型企业的业务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和资金实力。企业可以寻找本行业知名企业,积极寻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接收高水平服装外包业务,另一方面可与其合作共同进行科技创新。大型企业在本地区或全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稳定的现金流支撑企业的科研及扩大再发展。应在企业经营模式上,注重自主品牌的研发。

2.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青烟威地区纺织产业应加快产业链集成创新,实现产品价值提升。发挥中韩自贸区市场优势,拓展海外销路。加强同地区间服装企业合作,寻求政府支持,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中,龙头行业对中小企业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胶东半岛的服装企业应加强信息交流,优势互补,学习福建、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

3.创新商业模式。积极研究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不断改进和创新服装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形成独家特色发展道路。例如,Zara、H&M等快时尚品牌企业致力于把控和优化服装供应链,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而青岛汇瑛服饰有限公司则把重心放在设计和生产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服饰。

4.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在服装制造业中,订单从下达到最后完成的时间中,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设计、生产过程耗费的,往往是在原材料的采购环节、生产过程的等待环节以及生产完成以后的销售物流环节中耗费掉的。 生产过程的等待环节需要企业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采用自动化等设备加快生产速率,提高流程之间的衔接能力。销售物流环节则一般是由服装企业将物流部分外包,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那么在原材料的采购环节,让原材料供应商来管理库存,能够有效减少采购环节的时间。

当今世界,唯快不破。打造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环节高度一体化供应链,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走在行业前沿。服装企业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吕鹏. 新常态下山东省出口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6,(03):177-181.

[2]朱颖. 山东半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

[3]刘娜娜. 基于“圈极化效应”视角下山东区域发展战略整合定位探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试论集团公司如何实现财务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