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

2017-04-28

世界建筑 2017年4期
关键词:草图比利建筑师

读书

建筑师为什么画图

Why Architects Draw

作者:爱德华·罗宾斯/Edward Robbins

出版:The MIT Press, 1997

该书选题颇有独到之处,主要讨论了两大问题:一是画图对建筑师的意义,二是建筑师如何使用建筑图。从西方建筑史的角度来看,建筑师的角色由工匠变成艺术家,建筑图功不可没。使用建筑图使建筑师非现场设计成为可能,也使建筑师能更超脱地进行设计探索。今天,建筑图除具有记录和交流设计构思的作用外,在建筑实践中还是各方(包括不同专业工种)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建筑教学中是师生之间交换交流最多的东西,也是表达建筑理论思想的重要工具,书籍杂志中对建筑作品的分析评论也离不开建筑图。另外,建筑师参加竞赛、获取声誉也十分倚重建筑图。

关于当今建筑师如何使用的建筑图的部分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作者选取来自英、意、德、西、葡、美、日的11家规模不同、业务倾向各异(包括建筑设计、建筑师兼开发商、建筑结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事务所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是建筑图在各阶段的不同作用、使用建筑图所针对的对象等问题,被访者用结合相应的建筑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访谈结果展现了各具特色的被访者在使用建筑图时的不同态度与习惯方式,也使我们得以一窥佳作背后的设计过程和设计工具的运用。以“建筑草图的使用”为例,一些受访者强调其“沟通和思考”的作用,莫内欧认为建筑师画草图不仅是为了展示成果或将概念现实化,同时还是建筑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西扎则将建筑草图视为和自己、同事以及甲方之间对话的工具。KPF更强调“建筑草图”的适用范围和针对性,用草图来汇报沟通多用于小型项目,且以设计初期为主,在大型项目中更多使用模型。有些被访者则比较重视模型与图纸的分工与合作,例如皮亚诺用草图表现初步的设计概念,再用模型不仅研究体量而且用真实材料研究全尺寸建筑细部。有趣的是,大多数被访者都对透视图持有戒心,担心会造成误导。对受访者而言,中国建筑界常常使用写实风格透视图、追求“表现最佳角度”的做法恐怕更不可接受。总的说来,这是一本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的书,值得一读。(撰文:胡戎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香港工程考—— 十一个建筑工程故事(1841-1953)》

作者:马冠尧

出版: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1

罗马从来都不是一日建成的,世界上所有城市的发展其实都是一点点的累积,这种累积引领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推进,同时城市文化亦使人类精神面貌一直演进。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都已经选择在城市居住,我们期盼着城市生活在未来会变得更美好,但其实我们更需要透切了解现今城市与建筑构成的过程,并试图追溯发展的历史,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改善下一代的生活。当我们继续堵在北京的路上,有否回顾改革开放以后外扩型城市规划的利弊;当我们自在地走在上海法租界的梧桐树下,有否思考以前的这种优良街道规划如何延续下去。

此书与其说是关于建筑工程发展史的史料记载,倒不如视之为诉说香港这座由渔村到港口再到大都会的殖民地的历史故事书。书中阐述了11个与香港工程历史有关的小故事,例如,香港工程业在19世纪中西结合建造方法的演进,位于香港中环圣约翰教堂的工程合约对以后工程契约的影响,第一部《建筑物条例》执行的波折,早年火灾及风灾致使日后政府对建筑物的规管,开辟大潭水塘的故事、卜公码头的沧桑岁月、被遗忘的地震纪录以及不同年代的塌楼惨剧。作者既是专业结构工程师,亦是中国及香港历史学者,长久以来以非常严谨的态度从政府档案及旧报章中查找与工程相关的数据,整理结集而成,内容扎实,分析有序,让读者能窥见殖民时代的发展。

历史一直演进,在这个时代世界彷佛又来到转折点。唯有认清历史,方能踏步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撰文:陈树仁 ,AaaM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办人及设计总监)

24个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

作者:丹尼尔·凯斯/Daniel Keyes

译者:邢世阳

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4个比利》是美国著名作家丹尼尔·凯斯所撰写的一部关于多重人格分裂的纪实小说,主人公是1977年美国俄亥俄州连续强暴案嫌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William Stanley Milligan),在他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除去令人惊奇的故事本身外,如果将多重人格与空间设计进行关联也是一种颇为有趣的思考。

小说中比利将其他人格占据身体的时间称为“丢失的时间”,因为从“比利人格”的角度来看,他的时间是不连续的。但从比利物理身体的角度来说,他又是连续的,只不过他的连续时间是由24种不同长度随机顺序的片段组成的。这种辩证统一的非连续性作为一种建筑或空间设计的手法,在许多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比如里伯斯金的纪念馆或美术馆——通常用来体现撕裂的历史与文化。但如果将24种不同的空间体验进行撕裂组合,不知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空间设计题目。

小说中比利是这样描述他体内的情形的:仿佛在一间昏暗的房间,房间正中有一盏灯,几个看不太清楚的人影围拢在聚光灯周围,谁走到聚光灯下,那个人格就拥有了身体的支配权。巧合的是,这部小说目前正被改编为一部电影:《拥挤的房间》(The Crowded Room)。电影将怎样通过艺术手法来表现略显朦胧、且带有神秘又深邃的微妙感受的室内光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撰文:高建航,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

钢铁之前

Before Steel

编者:马里奥·力克,约瑟夫·施瓦茨/Mario Rinke, Joseph Schwartz

出版:Niggli AG, 2011

《钢铁之前》讲的是在钢材产生之前的建筑故事。表面上看是一本关于建筑材料的历史书,但实际上该书通过铸铁和熟铁这个切入点,展现了工业革命对于整个19世纪建筑、工程、城市和思想方法的影响。本书由9位不同领域作者的文章组成,这种“小而专”的文章合集是对诸如《19世纪xx史》这种“宏大叙事”写法的良好补充。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本书的意义在于揭示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比桁架的发展、理性设计思维的产生、工程学院的建立,人们就会发现“西方现代桁架”与“西方传统屋架”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传承关系,是典型的“貌合神离”。通过对比力学计算方法的发展与结构设计发展的关系,人们就会发现随着计算方法的进步,诸多当年因为“无法计算”而被舍弃的前现代的结构形式今天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而对于中文世界而言,此书内容是彻头彻尾的空白领域。无需对比阅读,每篇文章都是硬知识点。读过亚当·卡鲁索(Adam Caruso)关于铸铁与装饰的文章,人们就会明白19世纪末芝加哥高层的立面来源,也会明白今年英国建筑师的铸铁实践背后有着悠久的传统。读过汤姆·彼得斯(Tom F. Peters)关于设计思维方式的文章,人们就会明白中国编木拱桥、俄国20世纪初的雷达塔、欧洲石吊顶石楼板之间的相似性。比如读过安托万·皮肯(Antoine Picon)关于当年结构建筑具体做法的文章,人们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在历史基础上的重复,什么是在历史基础上的创新。

除了内容以外,作为一本论文合集,书中相当一部分作者,比如亚当·卡鲁索、约瑟夫·施瓦茨等,都同时从事理论写作和工程实践。对于国内的同行来说,这种理论实践结合,“互相促进,同步探索”的状态实则非常罕见。这也许是本书对中文世界读者的额外启发。(撰文:于洋,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建筑师)

猜你喜欢

草图比利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幸运的“比利”(下)
幸运的“比利”(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布尔和比利
布尔和比利
当建筑师
画好草图,寻找球心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波三折